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三十节 饱餐恶水 净秽不分
第三十节 饱餐恶水 净秽不分金山活佛喜欢吃人家倒的剩饭,贱糕,以及恶水缸里的饭和水,是否是他的怪癖也不知道。每到一宇都是如此,在他心里已经到了不垢不净的地位,可是在我们凡夫心里,以为这是肮脏污秽的东...
净土法门法语:佛陀教学境界之广大,不可思议
1 中国古人常讲“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儒家只讲一世,佛法讲三世。佛教不但讲这个世间、出世间,所有的学术是应有尽有,而且还讲过去世、未来世。为什么佛讲过去、讲未来?他有这个能力,他不迷于过去,也...
哪7种布施不花钱就能得大果报
作者:滕建波七种施因缘第七十六佛说有七种施。不损财物。获大果报。一名眼施。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不以恶眼。名为眼施。舍身受身。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得天眼佛眼。是名第一果报。二和颜悦色施。于父...
佛教故事:玄奘法师传第十五卷
玄奘法师传第十五卷奘师追上同伴以后,继续向东南山行去,约五百余里,至健陀罗国(今巴基斯坦白夏瓦),这是在北印度境内的国家,东临信度河,都城叫做布路沙布罗城。这个地方多出贤圣之辈,古来作论诸师,如那罗...
要把佛法学好首先要做好人,我们要把人做好,最重要的是放下什么?
作为一个人来说,不管从什么角度,要把佛法学好,首先得做好人。如果人没有做好,没有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善良一面的本质啊,应该从善去罪的话,谈学佛法是一个空谈。但是我们要把人做好,到底要做些什么呢?我以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四十五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四十五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四十五卷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辩随眠品第五之一 广辩诸业并决择已。诸契经中说感有处。皆言诸业能为引因。然见世间有离染者。虽亦造善身语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