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先消业还是先发菩提心?

达真堪布:先消业还是先发菩提心?

问:先消业还是先发菩提心?

有的人有疑惑:“若是要发菩提心,不是要消业吗?而要消业,不是要发菩提心吗?

那到底是先发菩提心,还是先消业?”既要发菩提心,也要消业,可以同时修炼。若菩提心真正发出来了,业障也就消了;若业障彻底消了,菩提心就生起来了。最初时是有前后次第的,最后时就没有前后次第了。

如同猫出现了,老鼠就会无影无踪;当菩提心生起来了,往昔所造的恶业立即就没有了。如同阳光照进来了,黑暗立即就会消失,不是渐渐消失的,而是在阳光照进来的同时就消失了。同样,若业障消掉了,心地清净了,菩提心就显现了;当菩提心显现的同时,业障就没有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是厌世与出世的宗教吗?

佛教是厌世与出世的宗教吗?

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答案:一是肯定的,一是否定的;从表面看,应该是肯定的,从通体看,应该是否定的。佛教的宗旨,是在解脱生死,有生有死是世间法,不生不死是出世间法;世间法中有生死,所以苦多乐少,变幻无...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修行人必须持咒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修行人必须持咒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修行人必须持咒问:咒语在印度婆罗门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婆罗门教的“阿达摩吠陀”中,它作为人和神沟通的一种方式,主要功用是祈福和诅咒,以此达到愿望的满足。但在早期佛教的阿含经典中,...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浮山法远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浮山法远禅师悟道因缘

浮山法远禅师悟道因缘舒州(今安徽庐江)浮山法远圆鉴禅师,叶县省禅师之法嗣,俗姓沈(亦说王),郑州人。十七岁游并州(今山西汾水中游一带),投承天院三交智嵩和尚座下。三交智嵩和尚是首山省念禅师之法嗣。法...

当《济公》游本昌遇见梦老

当《济公》游本昌遇见梦老

因饰演济公活佛,在中国大陆红极一时的演员游本昌,2008年3月23日上午,亲赴北京梦老居,向梦老请问法要。在晤谈中,游本昌向梦老表示,自己是在饰演济公活佛的过程中,逐渐体悟到佛法的真谛;惟有心中有佛...

初皈依者常有的现象

初皈依者常有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信佛、学佛最重要、最根本的基础问题,就是要正确认识皈依佛、法、僧三宝的意义与目的,才能在正确皈依三宝的洗礼下,顺利的往学佛的道路前进。其刚皈依时候的「引证师」,就是我们出家众,对初入佛门...

衍慈法师:因果可畏

衍慈法师:因果可畏

因果可畏衍慈法师山林猛兽,令人生畏惧,但猛兽只可伤人于一时,不致于误人心智。误人心智的,往往是因果,是故说虎虽可畏,因果更可畏。 古时有位通慧禅师,当小沙弥时,有一次去打水,刚好有个卖鱼人在身边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