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法语:十念记数念佛法

增广文钞卷一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若论念佛法门,唯以信愿行三法为其宗要。三法具足,决定往生。若无真信切愿,纵有真行,亦不能生。况悠悠泛泛者哉。蕅益所谓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三世不易之常谈,三根普被之妙道也。宜通身靠倒,庶亲证实益耳。信愿行三,十要中皆悉详示。而第一要,弥陀要解五重玄义中,第三明宗,发挥三法,最为精详。其后节节段段,皆有指示,宜细参阅。此不备书。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钝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居士以年将半百,身系樊笼,素未参寻知识。倘欲即生了脱,但当专主净土一门。金刚法华,且先置之度外。待净土大通,一心已得后,再行研究不晚也。若此刻便即从事,恐智力不给,得彼失此。一法未精,二利咸失耳。拣魔辨异录系禅宗。深通教理者尚不易知,况居士乎。凡禅宗典章,概勿研究。以禅宗意在言外,若按文解义,则错会佛法,以善因而招恶果。释氏稽古略,乃记事之书,而以禅宗为主。凡属此种言句,皆当置之勿究可也。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灭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灭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全无恭敬,虽种远因,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凡见一切信心人,皆须以此意告之。此系从初心至究竟之决定实义。若当作腐僧迂谈,便为自暴自弃,岂特孤负(印光),实为孤负自己也已。(增广文钞卷一)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闻过则喜

星云法师:闻过则喜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自古以来,仁慈的君主皆肯“下诏罪己”,自谦的重臣都有“过失一肩挑”的勇气。子路“闻过则喜”,大禹“闻过则拜”,因为“闻过认错”,毕竟是美德。 现在社会上的一般人士,尤其是青少...

日常的佛心行禅:父亲的“绯闻”

日常的佛心行禅:父亲的“绯闻”

父亲的绯闻我与姐姐是听着同一个故事长大的。这个故事的大致情节如此:父亲在读中学时爱上了一个叫张菊花的女孩,后来发生了意外,张菊花被倒塌的危房砸伤。在她快死时,父亲当着很多老师和同学的面,拼命地、一声...

吃素有什么感应

吃素有什么感应

长期吃素食是很好的,因为吃素食就是间接的放生,对于我们来说少吃肉类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我们每天坚持食用素食也是很好的,时间长了,我们可能见到肉食就感受到罪过。这对我们增加福报也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就...

二百五定律

二百五定律

二百五定律美国人乔吉拉德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有一次。吉拉德去参加一个葬礼。照例向所有人发了自己的名片。大约发出了250张。回到家里,他躺在沙发上闭目养神,忽然灵光一闪,想起自己以前参加过的几...

入寺基本礼节知多少?

入寺基本礼节知多少?

作为一名怀着虔诚心朝山的信徒,在朝拜佛寺前应当了解入寺礼佛的基本礼节,以使自己进入寺庙的言行如理如法,达到理想的朝拜效果。本文现选择佛教的合十、问讯、绕佛、拜佛的基本礼节介绍如下。一、合十合十又称「...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怎样才能成佛_如何才能成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怎样才能成佛_如何才能成佛

道一十二岁时到南岳衡山,拜怀让禅师为师,出家当了和尚。一天,怀让禅师看道一整天呆呆地坐在那里参禅,于是便见机施教,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道一说:我想成佛。怀让禅师拿起一块砖,在道一附近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