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宿业难消 罗汉遭灾

二十、宿业难消 罗汉遭灾

诗曰:

离越前因谤圣贤,赔偿加罪八多千;

恶心毒口招殃咎,莫在僧中结孽缘。

苦报三涂难息灭,来生酬债利增填;

如今证果阿罗汉,宿业还冤十二年。

从前北印度的?宾国,有一位很有名的圣者,他的名字叫离越,从小就彻底看破人生无常,苦空无我,而出家学道,并长期住在深山中的岩洞里,精进修持苦行,不久即证得六神通自在的大阿罗汉道。

离越成道之后,还是继续住山修行。因此,很多远近爱好修道的人,都入山来拜他为师。他以神通观察弟子的根机,对症下药,数百名的弟子受到他的指导,都前后证得阿罗汉道。众弟子成道之后,均到各地去弘法利生。到后来,只留老阿罗汉自己独居在山中修行。

有一天,离越老阿罗汉利用空闲的时间,整理山洞,他看见自己一件百衲僧衣,退成淡白的颜色,想把他再染成灰色。他便向山中寻找能够染衣的草根和树皮,来充当染料,并将僧衣放在锅里,然后用烈火烧煮。

当老阿罗汉开锅用柳枝翻搅时,发现锅中那件百衲僧衣,竟变成牛皮,草根和树皮也作起怪来,皆变成牛肉,染料的水也变成红血水,而且牛肉的气味特别重。老阿罗汉惊愕道:我的业障来了!因果业报真是不可思议,世间造口业和恶意的人,均逃不出因果报应的追踪,且看即刻便有业报来到。

这时,忽然有一个粗暴的农夫匆匆追来,大声喊道:喂!和尚,你这个出家人今天大开杀戒,山里许多山猪、山羊还吃不够,连我的耕牛也杀了。我早上才牵牛到山边吃草,不多时就不见了,到处都找不到,原来是你这个和尚偷来把它杀掉。

农夫把全锅的证据带走,并且气愤愤的逼著老阿罗汉离越去见国王。古代人事简单,没有设置法庭和法官,一旦人民有了事故,就去请求国王裁判。?宾国王问农夫何事?农夫即将经过情形向国王申诉。国王问离越有什么话说?老阿罗汉回禀国王说:大王!这是我的业报,贫僧无话可说。

国王说:被告既不申辩,又有铁证在前,偷盗罪难辞。出家人破杀戒,又犯偷盗罪,违犯了佛教的根本大戒,戒律和法律均所不许,绝对无法容恕!因此离越阿罗汉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十二年总计有四千三百八十天之久,离越老阿罗汉在监狱中,每天除了修持佛法以外,即担任清洁环境,扫除厕所等工作。晚上则端身静坐不卧,他的慈悲忍辱,深受狱官和狱卒的称赞佩服。

到了刑期届满那天,过去在山中修行,先后得道的弟子,均不约而同的想念师父。这数百名的阿罗汉,均运用自己的神通观察,知道恩师被冤枉坐牢十二年,大家均以神通飞腾来到王宫,在空中大鸣天鼓,为师父申冤,责备国王失察,误听农夫诬谤,委屈圣师坐牢十二年。

国王大为惊惧,亲自前往监狱释放,并忏悔一时失察的罪过。离越老阿罗汉走出狱门,即飞上空中,放大光明,作种种神变。一时化身无量,又合成一个大身遍满虚空;忽然将虚空变成大海,又变成大火,自身在烈火中入定;忽又火息山现,自身在山石中,出入无碍等神通变化。

这时,数百名阿罗汉要惩诫国王办事不明,老阿罗汉阻止说:不可对国王无礼,这是我的业报,不能埋怨他人。老阿罗汉离越尊者,即向大家宣说他宿世所造的因缘:我在过去世中,曾出生为农夫。一日走失一条牛,入山寻觅,看见山洞中有一位出家人在修行,我那时失察,误以为牛是被他所藏匿,因为当时山中并无他人。我即恶心毒口扰乱他一天十二小时,要把他驱逐出山,送交国王拘禁于监狱之中。当时我造业十二小时,如今酬债十二年冤狱,好像借钱生利息,日期越久利息越多,我今生偿还所加的利息,是当时造业的八千多倍。至心修善作功德,都是施一得万的福报;恶口造业播弄是非,也是由一得万倍的业报。稍微的差误,就会遭受无量无边的惨苦!

诗曰:

口业难亡利日增,一因万果永相承;

愚痴凡众心颠倒,酬债悔迟俱不能。

附注说明:

(一)造口业毁谤出家人,一开口或一开笔诽谤僧尼,将来决定受无量剧苦。这种造一句口业,即能得到万倍痛苦的高利贷,我们千万不要亏欠人家这种帐。

(二)最容易犯过的就是口,口能造业如山大,愚痴凡夫的众生,却把严重的口业当作好玩。信佛学佛的人也会如此,岂非愚痴之极!

(三)造口业是十恶中最大的恶业,罪大恶极无过于此,很多佛经里均说口业罪报严重。曾对佛、法、僧三宝犯过口业的人,应速至心向三宝忏悔,否则后患业报受苦无穷。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读书做到“六到” 才能真实受益

星云大师:读书做到“六到” 才能真实受益

人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增加自我的能量,才能活得充实。一般说,读书有“五到”,试举如下:第一、眼到:眼睛要看,不论文、史、哲,乃至天文、地理等各种书籍,都要用眼睛去看。一般说,看小说、杂...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8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8

八、显益1、三十三身(圣身)【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前面的开头,是起问关于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和因缘,释尊的回答是称名、常念、礼...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超越生死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超越生死

有位和尚去参访雪峰义顾禅师,雪峰问他:从哪里来?和尚回答:覆船。雪峰说:生死之海还没有渡过去,为什么先要覆船呢?那位和尚无法领会雪峰的意思,便回去把经过告诉覆船禅师。覆船对那和尚说:你为什么不说我已...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三十六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三十六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三十六集)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大家翻开经本第八十九页,最后一行: 【礼供听法...

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经验谈:从吃素看到希望

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经验谈:从吃素看到希望

亲眼目睹了奶奶那之前勉强维持生命的过程:不计其数的医生、胰岛素注射、各类药片,还要忍受糖尿病并发症的折磨。对她来说,与其不得不再忍受一天糖尿病的折磨,也许死亡是更好的选择。我站在厨房里和奶奶通...

功德与福德浅析

功德与福德浅析

问:“《地藏经的启示》里有一段说,功德没有办法给人,只有福德可以送给人,功德一定要自己修学。请示师父,我们通常都说‘愿以此功德,回向于某某’,那个众生可否会利益于此功德?”答:你修的有功德,可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