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八、邪思退道 长沦生死

十八、邪思退道 长沦生死

诗曰:

双孩共责起邪思,父母惊闻鬼怪疑;

欲起乾薪烧绝患,佛言得度即今时。

又云:

生死关头岂可疏,升沉路异自心如;

邪思罢道招愆堕,恰似沙中树静虚。

在印度忄乔萨罗国的舍卫城外,有一个山村,住著五、六十户人家,村中有一贫户,娶妇结婚不久,就生下一对男孩。这对双生兄弟的相貌,端正庄严无比,父母非常喜爱,一个取名叫双德另一个叫双福。

双德与双福出生将满二个月的时候,有一天,他们的父亲出外牧牛未归,母亲要到山中拾取乾薪,就把两个婴孩卧放在床上。

这时,两个婴孩彼此自责,一个说:当时我出家修行,本来快要得道了,可惜那时我痴心妄想,以为我寿命会很长;还俗享受五欲之乐一段时间,五、六十岁再来出家修道还不迟。那知,人命无常,罢道还俗之后,天天为家务而忙碌,未能如愿再出家修行,因此退道而堕落于生死轮回之中,无法解脱。那时,我如果修行不退道,现在也不会遭受流浪生死的痛苦。如今出生在这个贫困的家庭中,睡的是不暖的蓑草,吃的是不好的粗菜饭,只能够勉强维持生命。像这样下去,日子久了,不知道要怎么过生活?这些痛苦,都是前世恋慕富贵,放身散意,贪受须臾快乐,从此长途受诸痛苦。自作自受,如今忧恼,当何恃怙?

另一个婴儿答道:我当时出家修行,不堪忍受小小的困难挫折,就罢道还俗,至今数世,沉沦于生死苦海之中,惨遭各种苦难。我回忆所受之种种痛苦都是自作自受,自己耽误害了自己,要怪谁呢?事到如今,只有忍耐逆来顺受,还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婴孩正在烦恼自责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刚好回来,听到婴孩们所说的话,非常惊讶,怀疑这两个小孩是鬼怪,于是商量说:趁目前他们还年幼,及早把他们除掉,免得将来后患无穷。于是父亲立刻外出去取乾柴,母亲问他要做什么?父亲说:把这两个婴孩烧死,以绝后患!母亲听到这话,于心不忍,劝阻丈夫不要这么做。

第二天,夫妇同时出去做事,回来的时候,又听到双德与双福两小孩和昨天一样,彼此在自责埋怨。因此便下定决心一同收集乾薪,要把两个小孩烧死,以求平安无事。

这时,释迦世尊以天眼观察,知道这对婴儿即将被火烧死的事,即现身在村中,放大光明,大地震动。佛陀的毫光照耀到山、川、树、木,一切都变成黄金色。

佛陀来到双生婴孩的家中,两个婴孩见到佛陀的金色光明,欢喜踊跃。父母见状均感惊讶,各抱一子来到佛陀的面前,请问世尊说:

佛陀!这两个婴孩出生未满两个月,为何会如此说话?我们觉得十分怪异,深恐会招来灾祸,因此准备把他们烧死。不知他们是何等鬼魅?敬请世尊慈悲开示。

佛陀说:这两个婴孩,并非鬼魅,而是有福德的孩子。两个婴孩见到佛陀,非常欢喜。佛陀即为他们述说这对婴儿过去世的因缘:

过去迦叶佛时,这两个婴孩就已经出家当沙门。因为他们幼年时是好朋友,志同道合,同时出家修行;两人均能精进用功,他们临当得道之时,忽然动了邪思妄想,因而退道还俗堕落,不能得到解脱,从此长期沉沦于生死苦海中。他们两个生生世世都在一起,均投胎为双生儿。这次出生,其罪将毕,因为过去曾经修行供佛,有此因缘福报,所以出生后即识宿命,今当得度。我佛陀就是要来拔度这两个婴孩,如果我不来救度,他们就会枉被烈火烧死。

附注说明:

(一)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如有因缘得闻佛法,当勤精进不退,竭力修持佛法,以期解脱成就,得证圣果。否则,沉沦生死苦海,永无解脱之期。

(二)佛教之僧众,按照戒律可自由出家与自由还俗。但出家与在家的身份和责任不同,必须分清楚,不可混乱。出家众,是三宝之一的僧宝,以住持和弘扬佛法为其职责;在家众,即称为三宝弟子,是佛教的拥护者居士。

(三)出家修行的人,志在广利人天,为十方诸佛菩萨、诸天护法所共赞叹,功德无量,如有播弄是非,毁谤出家僧尼的人,即为诸天护法所共诃责,其罪业无量无边!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从费斯汀格法则谈起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从费斯汀格法则谈起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Festinger)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判断——费斯汀格法则。即是:生活中的 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 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当然这个...

妙行无住的素食因缘

妙行无住的素食因缘

我信佛4年多了但是很惭愧吃长素才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在我刚开始信佛的时候没有机会看很多佛经也不明白吃素有什么好处但是我还是减少吃肉的量平时爷爷做的菜里面的肉我都不再吃了尽量吃肉边菜但是那个时候要是同学邀...

佛教故事:罗汉菜:燃灯供佛

佛教故事:罗汉菜:燃灯供佛

燃灯供佛舍卫国中有一女子,名曰难陀,贫穷孤独,乞食自活。因看见国中大小人民个个都供养佛及僧众,自忖:我今生贫穷,全为宿世没有布施,故感招今生的贫贱,假使再不布施修福,来生更加苦恼了。决意用以微分供养...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五十四节 让度弟子,为兴道场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五十四节 让度弟子,为兴道场

第五十四节 让度弟子,为兴道场有人说!金山活佛是金山与栖霞山的护法韦驮。他终年在外,为金山和栖霞山化缘,他从各地募化了油米往金山和栖霞山送去。香港荃湾的鹿野苑,就是栖霞山的下院,该苑的开创者是栖霞的...

佛教问题:第九课、菩萨

佛教问题:第九课、菩萨

第九课 菩萨一、与我们娑婆世界最有缘的佛、菩萨有那些?依佛教的宇宙观而言,十方三世有无量诸佛,其中最为人所知晓,为人所称念的有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及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三尊...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7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7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4)

此时的玄奘也非常奇怪,不过他并不觉得自己的回答有什么不妥,也不便去问戒贤法师为何要痛哭,只是十分平静的坐在那里,静观其变。戒贤法师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让坐在一旁的亲侄子觉贤法师给大家讲一下发生在三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