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今世的一切牵挂……丢掉!丢掉!

有一次三大弟子请求仲敦巴大师赐教佛道的简要修法。

仲敦巴说:人们成佛之道路虽有种种,但至关重要的只有一条,那就是与慈悲心融为一体的性空见。其中性空见是胜义菩提心,就是悟到诸法本性无生;慈悲心是世俗菩提心,就是对未悟众生发大慈悲。修大乘佛教者,开始要使生起这两种菩提心,中间要修养这两种心,最后修这两种心的成就就是佛的法身和色身。

修这两种菩提心的方法简要概括为三根、九支。三根是:修心,积资,修定。修心之要分三支:即无常观,慈悲观,二无我观。积资之要三支:供养上师,供养三宝,施舍法财。修定之要三支:持戒,祈求传承上师,身心处于寂静状态。通过上述九支修法生起成熟胜义世俗两种菩提心,从胜义菩提心生出法身果,从世俗菩提心生出报化二色身果,结出二果便是佛。

有位康地僧人请教二无我意。

仲敦巴说:从自己的头顶到脚底,一一寻找哪一点是“我”?当你找不到可以指认出来的“我”,便是“无我”。悟到寻找“我”的思想意识本身,也无可以指认的自体,便是“法无我”。

又问:什么是正见?

仲敦巴说:正见是认识到一切事物本来没有物自性,没有有无常断等可以判定的本质,一切现象如梦如幻,而且这虚幻也是自己的心中所现,故对一切事相不执著,不关注,心不受牵制。

有一次仲敦巴看到一个转经的僧人。

仲敦巴说:转经也开心,但修行不是更好吗?

那个僧人听了此话,便去天天坐在经堂廊檐下读大藏经。

仲敦巴又说:读经开心,但修行不是更好吗?

那僧人听了此话后又去坐禅。

仲敦巴又说:坐禅也开心,但修行不是更好吗?

那僧人听了以后便去请教敦巴说:看来转经、读经、坐禅都不算修行,那么什么是修行呢?

仲敦巴说:丢掉今世的一切牵挂。丢掉!丢掉!

布多瓦问仲敦巴大师:如何分辨佛法与非佛法?

仲敦巴说:能抑制烦恼的是佛法,不能抑制烦恼的不是佛法;反世俗的是佛法,合世俗的不是佛法;符合经义的是佛法,不符合经义的不是佛法;受善报的行为是佛法,遭恶报的行为不是佛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生活中的佛法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生活中的佛法

生活中的佛法一单身女子搬了家,晚上忽然停电,她赶紧点起了蜡烛。忽听有人敲门。原来是隔壁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你家有蜡烛吗?女子想:天哪,刚来就借东西,以后就更没完没了了。于是她冷冰冰地说:...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九讲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九讲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九讲)好,请看下面。“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下面就是具体的展示极乐净土依报的庄严。这个“无有众苦,但受极...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耶奢密多缘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耶奢密多缘

耶奢密多缘舍卫国中,有位大富长者的妻子生了一个端正庄严的儿子。这孩子诞生时,天空突然下起大雨,如此殊胜的瑞相,长者夫妇非常欢喜,连忙请来占相师为孩子看相。占相师告诉长者夫妇:「这孩子是很有福德的人,...

吃素减肥、降三高?不知道这6点,吃素更伤身

吃素减肥、降三高?不知道这6点,吃素更伤身

经过一个长长的假期,大家应该都吃了不少好吃的吧。假日吃得太丰盛,身体和体重都受不了。这两天应该有不少人准备吃点素,减减肥,调节一下口味。但大家对素食有不少误会,如果没吃对,反而更「伤身」。误区一:吃...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六十九回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六十九回

第六十九回雁王的畜寿只剩下一个半月了。他必须赶紧去度小燕,然后准备自己投生的事。于是他再次告别群雁,教育了他们和谐共处之道。此时那雁将已深受感化,真心善心流露。雁王再次推举他重任新雁王,也一致得到接...

道隐法师:大无量寿经甄解卷第十四

道隐法师:大无量寿经甄解卷第十四

大无量寿经甄解卷第十四二明三辈不同(《会疏》明诸行往生益者未详也,此有诸行念佛,何偏为诸行益耶?)有二:一总标,二别说。初总标者: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唐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