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智法师:什么是律师?《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343-346)

纯智法师:什么是律师?《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343-346)

343、什么是律师?

答:《宝云经》说:“具足十法名律师:

1,善解戒律所起;

2,善解戒律甚深处;

3,善解戒律细微事;

4,善解戒律此事得彼事不得;

5,善解戒律性重戒;

6,善解戒律制重戒;

7,善解戒律制起因缘;

8,善解声闻戒律;

9,善解辟支佛戒律;

10,善解菩萨戒律。

344、为什么说一定要对说法的法师恭敬,还要注意哪些?

答:说法的法师是代佛宣说佛法,除了如法供养,礼请说法开示,还得不生嗔心、不起患恼之心。法师说法,有时说得多,有时说得少,是没有一定的,是看当时听众的情绪,或多或少说的。我们听法的人,只好随法师的意,绝对不可因为多说少说而生嗔心。或者有些法师说法,规矩是很认真的,训诫是很严格的,稍微有点不如法,就不客气的指责,我们听法的人,不可因此而生嗔心,以为法师故意刁难。还有应当知道,就是说法的法师,也还是个故夫菩萨,身心行业的活动,自然不免少有过失,我们听法的人,不可因此而生嗔心。法师说法,完全是依佛的教法而说,而佛所说的教法,是针对众生的心病而发的,如果说到我们心病上去,虽不顺于自己的情意,也当认为这说得很对,绝对不可因此而生患恼之心,甚至对于法师表示高度的不满,以为法师在揭我的伤疤。法师在此说法,时间虽然很久,但你可不能因为供养的负担重,厌患自己的费财太多而生恼心,以为法师在此贪图供养,为什么不到别处去弘法?如果这样想,过失是很大的。要知道供养说法的法师,是不应该一一丝毫的小气的。但是,现在这样的居士已经很少了。

345、为什么要常请礼拜法师?

答:常请说法,是口业的虔诚,以示你的乐法情殷;三时礼拜,是身业的虔诚,以示你的为法不懈;不生嗔恚,是意业的虔诚,以示你的敬法不慢。如是三业虔诚而求佛法,真可说是尽善尽美的为法。当知做个佛子的人,有法则身心就得到滋润,无法则身心就自然干枯,得法是就成为佛法的大富长者,失法是就成为佛法中贫贱之人。是以菩萨行者,不得不尊重法。且如能够知觉法性,刹那就可成为圣者。所以为法精勤供养,功德最大。

346、具有哪些缘才能构成菩萨戒的“不请法戒”?

答:同样要具有四缘:

一,是法师——就是实有大乘解行的法师;

二,法师想——就是确实把他当作是位法师来看,如果不知道他是一位法师,那是不犯的;

三,不请心——就是没有请法师说法的心,或者对法师怀有嗔恼的心理不请,或者由于忘误而不请说,前面因为有烦恼的存在,是染污犯,后面没有烦恼的夹杂,是非染污犯;

四,漠然空过——就是法师明明在你的面前,你本可从法师那里得到法益,但是你漠然的空过这个大好的因缘,所以,随事结成你的轻罪。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阅读剩余的6%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三十回 游五台夷奴盗法像 拒寇乱菩萨现奇容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三十回 游五台夷奴盗法像 拒寇乱菩萨现奇容

第三十回 游五台夷奴盗法像 拒寇乱菩萨现奇容话说观世音菩萨自在登州府施药救灭了疫疠之后,当地百姓经优昙宣说,知是菩萨示现救世,大家都捐资建造观音庵,塑著施药观音供养著,菩萨便隐身在此小息,间常出入民...

净土法门法语:学快乐,学清净,学无量寿

净土法门法语:学快乐,学清净,学无量寿

1 佛教是教育,跟宗教没有抵触。佛法固然讲因果报应、固然劝善规过,但这不是主要的目标,主要目的是把宇宙人生真相为我们说明。如果把这个撇开,光讲因果报应、劝善规过,佛教就是宗教了。2 佛会什么说这么多...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我们需要学会这个好方法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我们需要学会这个好方法

武汉 14 岁男生被母亲当众扇耳光后跳楼自杀的新闻,牵动着家长们的神经。近些年频频有孩子自杀以及弑母弑父的新闻爆出,我们不禁要深思:为什么这些花样年华的孩子做出了这样极端的举动?社会飞速发展,时代处...

夫妻冷战家里风水怎么改 只需你小小的一个举动即可巧妙化解

夫妻冷战家里风水怎么改 只需你小小的一个举动即可巧妙化解

很多情侣在恋爱的时候就合得来,但是结婚之后生活慢慢的被琐事所占据,对于情感的经营就会减少,这个时候就很容易的吵架,发生冷战。那夫妻冷战家里风水怎么改才好呢?只需你小小的一个举动即可巧妙化解,一起来看...

门冲煞的识别和化解方法

门冲煞的识别和化解方法

一套单元房至少有6扇门,门的作用是非常多的,是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还能够隔声、防风、防雨等等。在风水上,风水学家非常重视门的设置,它处于什么样的方位,和屋中的其他的门、家具是如何配合的,都十分重要,...

印光、弘一、谛闲、倓虚、律航等大师菩萨的往生

印光、弘一、谛闲、倓虚、律航等大师菩萨的往生

摘自陈柏达居士著《净土的见证》 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被称为科学时代,在那一百年中,缘熟而往生西方净土者,不知凡几,虽《净土圣贤录》和《往生传》尽量搜罗记载,亦难免挂一漏万,无法尽录。于此仅录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