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卷六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汝今当知,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法华经者,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如前所说,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清净。得大势,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离衰,国名大成。其威音王佛,于彼世中,为天、人、阿修罗、说法,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应六波罗蜜法,究竟佛慧。得大势,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像法住世劫数、如四天下微尘,其佛饶益众生已,然后灭度。正法像法灭尽之后,于此国土、复有佛出,亦号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万亿佛,皆同一号。’

‘最初威音王如来、既已灭度,正法灭后,于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是比丘、凡有所见,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而是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乃至远见四众,亦复故往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四众之中,有生嗔恚、心不净者,恶口骂詈言:“是无智比丘、从何所来?自言我不轻汝,而与我等授记,当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虚妄授记。”如此经历多年,常被骂詈,不生嗔恚,常作是言:“汝当作佛。”说是语时,众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避走远住,犹高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以其常作是语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号之为常不轻。’

‘是比丘、临欲终时,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耳鼻舌身意根清净。得是六根清净已,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广为人说是法华经。于时增上慢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轻贱是人、为作不轻名者,见其得大神通力、乐说辩力、大善寂力,闻其所说,皆信伏随从。是菩萨复化千万亿众,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命终之后,得值二千亿佛,皆号日月灯明,于其法中、说是法华经,以是因缘,复值二千亿佛,同号云自在灯王,于此诸佛法中、受持读诵,为诸四众说此经典故,得是常眼清净、耳鼻舌身意诸根清净,于四众中说法,心无所畏。’

‘得大势,是常不轻菩萨摩诃萨、供养如是若干诸佛,恭敬、尊重、赞叹、种诸善根,于后复值千万亿佛,亦于诸佛法中、说是经典,功德成就,当得作佛。得大势,于意云何,尔时常不轻菩萨、岂异人乎,则我身是。若我于宿世、不受持读诵此经、为他人说者,不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于先佛所、受持读诵此经、为人说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嗔恚意、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大势,于汝意云何,尔时四众常轻是菩萨者、岂异人乎,今此会中、跋陀婆罗等五百菩萨,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者是。得大势,当知是法华经,大饶益诸菩萨摩诃萨,能令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常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过去有佛, 号威音王, 神智无量, 将导一切,

天人龙神、 所共供养。 是佛灭后, 法欲尽时,

有一菩萨、 名常不轻。 时诸四众、 计著于法。

不轻菩萨、 往到其所,  而语之言, 我不轻汝,

汝等行道, 皆当作佛。 诸人闻已, 轻毁骂詈,

不轻菩萨, 能忍受之。 其罪毕已, 临命终时,

得闻此经, 六根清净, 神通力故, 增益寿命,

复为诸人,  广说是经。 诸著法众, 皆蒙菩萨,

教化成就、 令住佛道。 不轻命终, 值无数佛,

说是经故, 得无量福, 渐具功德, 疾成佛道。

彼时不轻, 则我身是。 时四部众、 著法之者,

闻不轻言、 汝当作佛, 以是因缘, 值无数佛。

此会菩萨、 五百之众, 并及四部, 清信士女,

今于我前,  听法者是。 我于前世, 劝是诸人,

听受斯经, 第一之法。 开示教人, 令住涅槃,

世世受持,  如是经典。 亿亿万劫, 至不可议,

时乃得闻,  是法华经。 亿亿万劫,  至不可议,

诸佛世尊、 时说是经。 是故行者、 于佛灭后,

闻如是经, 勿生疑惑。 应当一心、 广说此经,

世世值佛, 疾成佛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汉传佛教素食养生的启示

汉传佛教素食养生的启示

素食是我国汉传佛教饮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佛教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所谓素食,即不食荤腥。其中荤指葱、蒜、韭菜等五种气味强烈 .no-mobile{display: none;} @med...

佛祖与蜘蛛

佛祖与蜘蛛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

素食养生汤 淮杞桂桂圆肉冬瓜汤

素食养生汤 淮杞桂桂圆肉冬瓜汤

淮杞桂桂圆肉冬瓜汤暖胃,健脾材料:淮山2两,冬瓜1斤,桂桂圆肉5钱,马蹄5个,枸杞8钱,老姜2片做法:洗净所有材料,桂桂圆肉泡水浸软,取一块老姜,切两片备用,冬瓜切成大块状,马蹄削皮,锅中注入8分满...

瞻婆比丘经

瞻婆比丘经

瞻婆比丘经 西晋三藏法师法炬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瞻婆恒伽上法赖池水上。彼时世尊十五日说戒。在比丘僧前坐。世尊坐已观诸比丘意之所念。观诸比丘意之所念已。夜初一分时坐默然住。于是有异比丘从坐起一向着...

冬天吃橘子好处多

冬天吃橘子好处多

在冬天,橘子是很常见的水果之一,吃橘子可以帮你预防3种疾病。接下来,就来看看橘子能预防哪些疾病吧。预防胃癌。味甘酸性凉,具开胃理气、止咳润肺、解酒醒神之功,主治呕逆食少、口干舌燥、肺热咳嗽、饮酒过度...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欲望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欲望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欲望是所有痛苦的根源(1)佛经上将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称为欲界,欲界的显著特征就在一个欲字上。那么何为欲呢?欲就是生命内在的希求。世界上的一切生命体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欲望。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