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海回狂白话卷一:法戒录_劝悔过

第一卷 法戒录 劝悔过

劝悔过(共三则,各兼法戒)

邪淫的过失,世人犯过的很多,虽然一时没受到恶报,但在冥冥之中,有被削夺了福报,有被缩短了寿命,有被削去功名,有死于毒蛇、猛兽、战争、刑罚、水旱。还有的自己暂时逃脱,但子孙后代受到报应。有的今世没有偿还,便在来世酬报。就像落进罗网的鸟雀无处可逃,又像漏器中的鱼儿渐渐临死。今天人们举足动步之间都在暗厕深坑的边缘,却安然处之,不知畏惧。一旦业报到来,又手忙脚乱,如同落汤的螃蟹,然而此时后悔叹息又有什么用呢!

奉劝世人早日醒悟,生起大恐怖,萌发大羞惭,发起大勇猛,在佛菩萨前,一一忏悔。须知罪从心起,还从心灭,积德日久,自然可以挽回。若想超出三界,永脱轮回,就应发菩提心,立誓在未来世度尽一切众生,将他们因淫欲罪业所受的恶报全部予以救拔,使其往生净土,莲花化生,不再投生母胎。这样不仅消除自己的罪业,还会获得无量福德。所以《涅槃经》说:譬如氎花,虽有千斤,终不能敌真金一两。如恒河中,投一升盐,水无咸味。放下屠刀,便会得到与佛一样的不坏之身。苦海回头,就能登上无上菩提的彼岸。努力精进,时不待人。若智若愚,都应自勉!

洪焘(《迪吉录》)

明朝的洪焘,是文忠公的次子。一天上厕所时,被死去的仆人拉到阴府,看见一位官员坐在中间,左右站着绯衣和绿衣的侍者。洪焘问起自己的前程,绿衣侍者从衣袖中拿出一本手册,上面的字很小,自己的名下的内容看不全,最后一行写着:本应担任参知政事,但因为在某日奸污了家中的婢女,降为秘阁修撰、转运副使。洪焘呆呆地流下眼泪。绿衣侍者说:只要你努力行善,事情还是可以有所挽回。洪焘苏醒时,已经死了三天,从此就力行善事。后来他果然被委任秘阁修撰、两浙漕运,心中非常担心,但也没发生什么事。后来他年享高寿,一直做到端明殿学士。

【按】最容易侵犯的,就是家中的婢女,谁知竟也如此折福。慎之慎之!

项梦原(《知非集》)

北直的项梦原,原名项德棻。一次他梦见自己本应在癸卯年乡试中举,因奸污了两个婢女而被削去。于是他就立誓戒除邪淫,力行善事,并刻印《金刚经》每年赠送。后来又梦见到了一个地方,看到黄纸上第八名姓项,中间一个字很模糊,第三个字为原,因此他改名为梦原。九年后,他参加壬子年乡试,中了二十九名。又过了七年,参加己未年会试,他中了第二名。因为两次都与梦境不符,心里很是疑虑。等到殿试时,他是二甲的第五名,这才明白梦里的第八是怎么回事。原来殿试一甲有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他是二甲的第五,加上三鼎甲,正好是第八名,而且榜纸正是黄的。后来他的官职做到副宪。

【按】能够立誓戒淫,非常正确。又能流通佛经,更是殊胜的善行。岂止能够灭罪,更能增长福德智慧!

田某(《不可不可录》)

明朝末年有个姓田的人,仪容俊雅,女人常主动与他发生私情。他虽然知道这样做不对,却还是不能戒除。一次他住在南山寺读书时,白天见到一位神仙对他说:你是个有大福的人,但因为男女私情,已经快被削尽了。若能从今以后痛改前非,还可以当上进士、御史。田某忽然醒悟过来,痛自改悔,后来的官位果然和神仙说的一样。

【按】《解脱要门》上说:若忏悔淫业,须观女根,如毒蛇口,其罪自灭。已经触犯淫戒的人,不可不知。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廿三回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廿三回

第廿三回逼大翅膀抱着小燕,雁儿叔叔闭上眼一动不动,在寻求如何走下一步的灵感。静是动之本,无极是太极的基础。所谓无极生太极,或无极而太极,「先能无为而后无所不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在强调空净...

17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吗?

17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吗?

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吗?  佛教的教法可以涵盖许多不同内容的层次,从民间信仰的层次、高级宗教的层次、哲学的层次以及到达实相无相的层次。  若从实相无相的层次而言,这是佛教的根本,也是佛教的基础,因为佛法...

如此类的“放生”屡见不鲜,这是十分愚痴的举动

如此类的“放生”屡见不鲜,这是十分愚痴的举动

无知放生令10吨鲇鱼死亡,打捞10天才缓解环境污染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大力提倡放生,这是佛教慈悲、布施的一种体现方式。其实,在佛教传入中国前,先秦时期民间就有正月初一放生的习俗。《列子•说符篇》中记载...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子出家,九族升天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子出家,九族升天

相传黄檗希运在各地宣扬佛法,到了家乡却没有告诉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听说后就去追他,一直追到河边。这时黄檗希运禅师已经上船,而且船已经开动了,母亲情急跳到河里,不幸溺水而亡。黄檗禅师站在对岸看到母亲失足...

体悟菩萨清净之爱

体悟菩萨清净之爱

体悟菩萨清净之爱用心支配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心念来支配时间。用心利用时间,就会将分分秒秒运用得很踏实;若不用心支配时间,任凭时日空过,就无法精进。因此,心念会运转时日,也会使人空过时光。学佛...

星云大师:体相用的真义

星云大师:体相用的真义

【佛法真义】「体相用」的真义常有人问: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是什么意义?也有人问:佛教常说「体相用」,这又有什么意义?在佛教里,用「三」来表示的名相为数很多。如:「三学」戒定慧,戒为体,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