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海回狂白话卷三:决疑论_中阴异同类

第三卷 决疑论 中阴异同类

中阴异同类(七问七答)

问:经上说的中阴身是什么?

答:就是人死去之后的神识,如《大般涅槃经》所说。经文大意说:临命终时,亲属围绕哭泣,其人惊慌恐怖,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一生所作的善恶业力,全都显现在眼前。身上的热气散尽之后,过去的色、受、想、行、识五阴灭,生起中阴身。入胎之后,中阴身消失,未来的色、受、想、行、识五阴生。譬如灯亮暗灭,灯灭又暗,相续不断。

问:有人说人身内有三魂七魄,一个魂投胎,一个魂守尸,一个魂受罪,是这样吗?

答:这些说法都是道士编造的,参见《文献通考》。要是这样的话,转世一次就会留下两个鬼,转世十次留下二十个鬼,千次留下两千个鬼。一人留下两千个鬼,两千人就留下四百万个鬼。时间一长,遍处都是鬼了,请问这些旧鬼将来如何安置?作为一个凡夫,怎么可能有成百上千个化身呢?再请问哪个鬼能幸运地投生,哪个鬼却不幸而受罪呢?

问:正人君子命终的时候,心中自然能做得了主。为什么到了中阴身时,却把人看成是牛、马、鹅、鸭呢?

答:人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无法作主。就好像梦中发生的颠倒错乱,圣人也会有。孔子岂不知道周公已经去世几百年,可他在梦中见到周公时,恐怕未必把他看成死去的人。此外孔子岂不知道活着的人不应受祭奠,为什么他还是梦见自己坐在厅堂前的两根柱子中间受人祭奠?声闻投胎后会记不清过去,初位菩萨转世后也会有所迷惑,更何况是凡夫呢?

问:人在临命终的时候,若是动了欲念,必然会堕入恶道。但本书卷二轮回观中,西瞿陀尼洲的中阴身上前拥抱天女,为什么却能生天?

答:临终时的念头,固然非常关键,而生天的福报还是由平日的善行积累而来。譬如树枝向东长,断的时候会往东倒。向西长,就会往西倒。

问:《观无量寿佛经》中,九品往生极乐世界,临终都见到莲花。而北郁单越洲中品生天,也见到莲花。两者有什么区别?

答:《观无量寿佛经》中,每一品往生都有化佛来迎接。北郁单越洲生天,没有化佛迎接。

问:即将投生到狗胎和猪胎中的人,往往能见到各种美女。而西瞿陀尼洲生天时,也能见到美女。两者有什么区别?

答:一属情欲,一属善念。善念使人轻盈清静,因此就会上升。情欲使人沉重浊乱,因此便会下降。如《楞严经》所说:纯是善念就会上升,必然生到天上。如果能修福修慧,又有往生净土的志愿,自然业障消除,豁然开悟,往生佛国。情欲少而善念多,就成为飞仙、鬼王或飞行夜叉。情欲和善念大致相当,就会不升不降,生到人间,其中善念多的就聪明,情欲深的便愚钝。情欲多而善念少,就沦入畜生道,其中欲念重的为走兽,欲念轻的为鸟类。七分情欲、三分善念,就会沉入水轮之下,成为饿鬼。九分情欲、一分善念,就会堕入地狱,其中欲念稍轻的生于有间地狱,欲念重的生于无间地狱。纯是情欲,就会堕入阿鼻地狱。

问:堕入阿鼻地狱的人,刚进去的时候,会把八万四千剑林看成是宝树,把炽热的烈焰看成是莲花,把各种铁嘴虫看成是凫雁。而生到天上的人,也见到种种境界,有什么区别呢?

答:堕入地狱的人,命终时由于受到热恼逼迫而产生妄想,由妄想产生幻觉。而生到天上的人,周身感到轻松舒适,热了就有凉风吹来,冷了就有暖气扑面,岂可一概而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过来人告诉你怎么挽回死心的前女友

过来人告诉你怎么挽回死心的前女友

男生在感情上面总是会比女生要迟钝一点,女生在感情中比男生要敏感一点。当女生主动向男生提出分手的时候,很多男生在最开始并没有什么感觉,甚至会觉得自己更加自由了,但是时间久了,自己幡然醒悟,原来自己失去...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篱笆上的钉子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篱笆上的钉子

篱笆上的钉子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彼此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帮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7.挑粪人变罗汉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7.挑粪人变罗汉

挑粪人变罗汉舍卫城里有个穷人,他以清除城里的粪便为谋生的职业。在众人眼里,他就像粪便一样骯脏不堪,污秽下贱,每个人都不喜欢跟他来往。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看见别人就觉得惭愧,躲得远远的,免得别人看了讨...

佛教故事:禅·看开:命运可颠覆

佛教故事:禅·看开:命运可颠覆

命运可颠覆经常有人会说命中注定一词,似乎生与死、得意与失意皆有定数,然后消极度日,不惜时日与生命。但真的有命中注定吗?我们就不能改命转运了吗?明代儒生袁了凡父亲早逝,母亲希望他放弃功名,转而学医,他...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八则·福德的力量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八则·福德的力量

第八则福德的力量昔日维卫佛带领比丘六万二千人,出山回其文王的国土。国王得知维卫佛归来,为了广纳僧人,便在城外划地大兴精舍,使六万二千比丘僧人得以安居修行。有一位比丘,告诉左右住户人家,想请他们再亲自...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仁慈救劫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仁慈救劫

仁慈救劫     严绍庭述说:“明朝时,有位王居士,前往拜见小洞天尊者,叩问道:‘世界遍地,盗贼猖狂,战争扰扰,亿万生民,遭此浩大灾祸,惟愿吾师慈悲,垂下金臂拯救。’尊者道:‘惟有戒杀放生,方要免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