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智法师:授在家菩萨戒的师父需要什么资格?(241—245)

纯智法师:授在家菩萨戒的师父需要什么资格?(241—245)

《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241、授在家菩萨戒的师父需要什么资格?

答:授在家菩萨戒的师父,必须是出家菩萨,戒德严明,善解三藏,能够使他人发起敬信,要具备五德:

一,坚持净戒;

二,戒腊满十年;

三,善解律藏;

四,妙通禅思;

五,慧藏穷玄。

另外还要具备四德:

a、同法菩萨——表示不是学小乘的;

b、已发大愿——表示不是未发菩提心的;

c、有智有力——表示对于经律的文义,能解能持的;

d、于语表义,能授能开——表示能以言语明辩,说法授人,使人心开而会解的。

242、有哪些出家人没有资格为在家人授菩萨戒?

答:《善戒经》中说:“若不信者,不应从受;坚者、贪者、不知足者、破戒、污戒、不敬重戒、喜贪嗔者、无忍辱者、不能为他遮罪咎者、懈怠、懒惰、贪受世乐、乐说世事、不能一念之顷念于三宝、疑网、痴暗、不能读诵菩萨法藏、菩萨摩夷及生诽谤,如是之人,不应从受。”也就是说,上面所说的那些人,都没有资格为在家人授菩萨戒。由此可见,要做一个如法的菩萨戒师,实在是很不容易。

243、秉受菩萨戒的种类有哪些?

答:如下图:

品类 种类 相 经典 受法

上品诸佛菩萨现前受 佛世芳范

中品菩萨法师教诫受 佛后通轨

下品千里无师自誓受 A 取相受 梵网经 障缘方便

B 不取相受 璎珞经 障缘方便

地持经 障缘方便

244、菩萨悔过如何忏呢?

答:如下图:

忏法 戒 相 品类 如何忏

忏重 根本 A 上品缠犯六重

1 梵网 取相忏,罪灭重受戒

2 璎珞 不取相忏,悔更受戒

B 中品下品缠犯六重 未失戒,应对四菩萨忏方便

A 犯六重下重 方便 对首忏

B 犯六重下轻 方便 责心忏

忏轻 根本 对首忏

方便 责心忏

注:主要参考了《菩萨优婆塞戒经》,但是也适当地参考了《梵网经》、《璎珞经》忏悔的方法。

245、受了在家菩萨戒也要定期诵戒吗?

答:是的。新学菩萨,需要半月布萨(诵戒),以便忏罪而得清净,以便诵戒而长养功德。对诵戒一事,不限制于半月一次,而是可以日日诵,甚至时时诵。但是,最少不得少过半月一次。如果不诵,那就“非菩萨,非佛子”了。另外,《义寂戒疏》中说:“在家菩萨,如果家内有净室,半月应自诵;如果家内没有干净的房间,由附近(大约二十至三十里)寺舍作菩萨布萨,则应该往听,如果都不诵听,犯轻垢罪。如果自己家里喧闹不干净,然而附近又没有菩萨布萨会集诵戒,不诵听不犯戒。”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素食养心【水煮南瓜叶】

素食养心【水煮南瓜叶】

南瓜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种食材,而南瓜叶就是南瓜没有成熟时,南瓜藤上面的绿叶,这叶子看着普通,其实是一种有着丰富营养和多种功效的特色物质。 南瓜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很...

凡修学佛法者,身必须处于适宜的环境中,不能去那些对自己修行不利的地方,否则,将影响自己修行,有损于自己的功德。

那么,哪些地方不可去呢?

一、不可去处有三种

1、怨仇争处不可去

对于怨仇争斗的地方不得去围观,因为我们初学佛者未生起利他之功德,没有调解的能力,围观时不但会生起嗔心,而且还会被牵连进去,对自他都没益处。

平时生活中,对自己有误解或不好看法的人尽量敬而远之,以免彼此增加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2、众人聚处不可去

这里的众人聚处是指没有正知正见愦闹的人群等,并非众多道友一起精进闻思修行的地方。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说应该处在适合的环境,通过闻思得到正见。

所以,除了成就后去弘法利生外,应尽量避免去众人聚集的地方。

3、玩乐之处不可去

玩乐之处是指诸如去打麻将、下棋、跳舞、看录像等游玩的地方,这些地方容易助长贪嗔痴,却难以增上智慧。

当然,这些看似容易,做起来却难,故我们应当努力。

二、不可宣说有三种

01、不宣偶尔出离心

因为一个人的出离心若不是建立在正知正见上,那就只是一个凡夫刹那易变的心念。

尤其在平时遇到逆境违缘时所生的出离心,是非常不稳固的。有时刚见到一位师父,马上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想要出家,但还没过几天就又后悔了——凡夫的心就是这样,心态不可靠。


02、不宣自己狡诈行

有两种解释:一是在别人面前要以诚实忠厚来对人对事,不能像世间人那样狡诈,整天以欺骗维生,然后还洋洋自得,四处夸扬自己的丑事,以狡诈为自豪;另一种是自己本来是个老实人,但把偶尔的一些错事跟别人老老实实地说了,但这类事情往往说不清楚,别人也会据此断定你很不可靠,这样,引起别人的误解,对自己没有利益。

03、不宣自己之善行

不要对别人宣说自己的善行:拜了多少部经,在哪个静处修行了多久,念了多少咒等等。这样很容易毁灭这些善根的功德。

但有些大德为了弟子们更加精进,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宣说自己的一些善行,这是一种摄受的方便,菩萨唯利他人之善巧,不属此类所遮。

修行人不可去的三种地方

凡修学佛法者,身必须处于适宜的环境中,不能去那些对自己修行不利的地方,否则,将影响自己修行,有损于自己的功德。那么,哪些地方不可去呢?一、不可去处有三种1、怨仇争处不可去对于怨仇争斗的地方不得去围观...

挽回感情的5个有效方法你学会了吗?

挽回感情的5个有效方法你学会了吗?

在分手后之后或许你还想挽回对方,这时候不妨试试下面几个方法,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咨询,请他帮你做爱情和合术去挽回感情。一、多学习多提升在这段时间,多学习两性相处的知识,多了解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经验,会让你...

《佛说见正经》告诉你为何众生沉沦生死而不信轮回

《佛说见正经》告诉你为何众生沉沦生死而不信轮回

佛说正见经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只国精舍。正以食时。将诸比丘五百人。菩萨及优婆塞千人。皆持供养具出罗阅只城外。[如是我闻,佛在罗阅只国的精舍时,正值午食时,同诸比丘五百人、菩...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支道林 (都城名士 山林玄僧)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支道林 (都城名士 山林玄僧)

支道林 (都城名士 山林玄僧)名士王濛卧病在床,吩咐仆人:无论亲疏远近,都不许通报。一日,仆人小心翼翼跑进来道:有一异人在门口,不敢不来禀报。哈哈!这一定是林公,快请!这异人便是东晋时候往还于都市与...

孝女七年苦寻母相逢之际已垂危,为救生母发大愿孝感动天佛显灵

孝女七年苦寻母相逢之际已垂危,为救生母发大愿孝感动天佛显灵

当爸爸放下电话,告诉我已找到妈妈时,我像疯了一样,带着爸爸和二妹驱车赶到安丘市立医院。我推开病房门,看到了躺在病床上她。真的!就是我的妈妈!失踪七年,渺无音讯,让我们姐妹朝思暮想,魂牵梦萦的妈妈!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