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吃素13年的95后学霸,理想是传播素食
来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大学已经半年了。张理想逐渐适应了这座冬天会不停下雨的西欧城市。
这里有160多条运河,1600多座桥,建筑不高,大多数只有四到六层,许多建筑滨河而建,粉刷成彩色;这座城市躲过了二战,所以很多建筑还保留了古典复兴时期的风格;还有功能和造型都新颖的现代建筑能容纳进了这座多元化的城市中。
通过坐船游览城市风光是阿姆斯特丹特有的项目,徜徉在历史与现代交错的城市景色中,人们会对这座水城有更直观的印象。
阿姆斯特丹是个包容性极强的城市。
作为荷兰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只有不到90万人,人口总数和北京的回龙观加上天通苑两个大社区差不多。
而每年她会接待420万左右的游客,是其总人口数的5倍以上。
这座城市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从早到晚:带有中世纪色彩的博物馆中沉淀着跌宕起伏的历史足迹;热闹的餐馆和咖啡厅里散发着奇特的味道;红光区永远充斥着好奇与欲望。
在这里出行最好的选择是骑自行车,很多公路都有专门的自行车道,环保的理念在这里深入人心,另外她还是一座素食友好城市。
每天张理想都会骑四十多分钟的自行车,穿梭在大学和宿舍之间,呼吸着不一样的空气,吹着不一样的风,吃着不同种类的食物,看到不一样的面孔。
而不变的是头顶的太阳,忙碌的学习和素食的饮食习惯。2022年,张理想从天津南开大学毕业,经过短暂的工作实习之后来到了荷兰继续深造。
今年他25岁,吃素13年。
01
12岁的决定
12岁,这是个什么样的年龄呢?
小学刚毕业,认识了3000个汉字,拥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同时青春期还没有到,身体尚未发育完全,还处在家长的监护之下。
但就在张理想12岁那一年,他做了一个决定,从此之后不再吃肉了,成为了一名素食者。
张理想出生在辽宁,12岁前他是个牙好胃口好的小胖墩,身高156cm,体重120。去麦当劳,他要吃15元的套餐再加上一个鸡块儿两个鸡排;5元起卖的熏肉大饼要再加肉、加双份蛋、加香肠变成一大份,他都能吃下去。
2010年,张理想小学毕业,那是个完全没有作业的暑假,8月份的一天他自己去动物园玩。
动物园中的一条标语他看进了眼里:“当你看着小羊无辜的眼神并咀嚼着他妈妈尸体的时候,你和魔鬼有什么区别?”
张理想:“晚上去餐厅吃饭,还记得我当时想点一份水煮鱼。那个时候闲不住,跑到店外看着门前的车水马龙,但路上的声音好像都听不见了,突然就觉得以前的生活是错的。”
晚上的那顿饭,最终没有点水煮鱼,并且他一口肉都没有吃。回家睡觉的时候还是念念不忘,他反复不停的思考,人吃肉造成那么多死亡,为什么要吃肉呢?
没想到一句话的后劲是如此之大,从那晚之后他再也没有吃过肉。
理想的家人没有少担心,还带他去看过两次心理医生各种体检也没少做。但检查之后,家人们发现理想都没有任何疾病,于是也就接受了这孩子就是不想吃肉了这个现实。
张理想:“家人担心我们的是健康,只要证明身体没事就好了。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没有任何问题,可能还(比普通人)好不少。”
理想不仅没有体弱多病,还十分健康。现在他是个180cm的健壮小伙子。
理想从上大学以来频繁出入健身房,一周训练五次左右,年跑量八百千米以上,一千米跑3分25秒,俯卧撑25次,引体向上15次。
看到他的身体状态,家人也不再对他素食有异议,反而会更加照顾他的饮食。
并且理想并不是在坚持素食,而是发自内心的不认为肉是食物。
理想:“吃素是不需要坚持的,当我比较清醒地认识到事情的本质后,我觉得肉不再是食物。别人总说我很坚持很自律,我只是觉得这些东西不是食物而已。”
02
大学时的生活
张理想的大学生活不仅仅是非常丰富多彩,简直是耀眼。
大学期间他从文科生转为理科,学习计算机,并获得了财务管理和软件工程双学位。
在学业上他一直用毛主席年轻时离开家乡求学时的一首诗鞭策自己: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何处不青山。
大学期间,他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公能奖学金、天津市优秀学生、南开大学优秀毕业生、南开大学学生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其中南开大学年度人物每一年只评选出九位同学和一个集体,这是南开大学与周恩来奖学金并称的最高荣誉。
他曾作为班长带领本班获评南开大学第八届周恩来班,周恩来班是南开大学班集体的最高荣誉。
另自2020年起张理想任南开大学校友工作年级理事直到毕业。
获得如此成绩,是因为他的极度自律。
张理想:“在南开上学的时候,平时有课的时候都是7点起床。早餐简单吃点面包,之后是一天的课程。晚上会到健身房做一些哑铃和力量训练,夏天则会去跑步,经常一周跑三四次。”
和普通95后一样,理想也追星,不过他追的星比较特殊,一位是苏轼,一位是王阳明。
张理想:“我喜欢的明星不在银屏中而在历史书中。我觉得在很多年后还在红,这样的明星才有追的价值。喧腾是短命的代名词。”
追星就是要爱屋及乌,理想热爱文史,喜欢阅读,尤好古典诗词,记诵两千首。
追星就要展示才艺,他是南开大学第三届、第四届古典诗词大赛冠军、第五届古典诗词大赛决赛评委。
也曾录制过多期地方卫视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包括: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深圳卫视《诗意中国》,湖北卫视《奇妙的诗词》,天津文艺广播《阅读大会》,天津卫视《跨时代战书》等。
其中在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大学季第二季代表南开大学出场,获得当季亚军。
2022年8月经过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和短暂的实习后,张理想踏上了飞往异国的飞机,继续学业上的深造。
03
旁观一次学校的变革
理想在很长一段时间,独自一人坚守着素食的生活习惯,曾经面对家人的怀疑和朋友的不解,也有无数次的反思,甚至觉得自己是另类。
在国内作为素食者,尤其是在小城市中,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没有素友支持,没有团队的帮助,很多事情要自己扛,很多坑要自己踩。
即便上了大学后,也很少遇到其他素食者。在这样的环境中,要坚守素食并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和社交需要下一番功夫。
找不到同伴总是很苦恼的,理想还发出过:“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的感叹。
左:张理想,右:潘仲康。两人2020年相识,2023年,两人同游瑞士,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张理想为潘仲康赠诗一首:知己天涯曾再逢,别来心事笑谈中。津门路迥河接海,欧陆云寒雪满峰。长信凡夫能觉善,总持素愿未放空。君还归去沧波里,早觅鸾凰共憩桐。
而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这座素食友好城市,他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情况。
荷兰是个肉蛋奶非常便宜的国家,也曾是世界上消费动物制品最多的国家之一。
但现在超市中是随处可见的素食产品。
除了各种仿荤植物基饮食。
还能看到各个国家各种品牌的素食美味。
甚至只要你进入一家饭店,跟店员说我是素食者,店员都能做出适合你吃的美味。
荷兰的人口有1700万,其中28%的荷兰人每周只吃几次肉;超过10%的荷兰人吃素;7%的荷兰人称自己为素食主义者。
2023年1月份的时候,张理想所在的学校,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因推行环保,测试性的将学校食堂的菜品在一个月中全部变为素食友好菜单(没有肉类,但含有蛋奶)。
学校在instgram上发出消息后,引起了学生们的广泛讨论。
有偏爱肉食的学生非常气愤,写了一封长信提交给学校,并表示这是“不可思议”和“独裁”的事情。
知道这件事情后,张理想特意跑去学校食堂看了一下,果然都变成了vegetarian菜单。
他翻看了学校对于环保事业的发展计划,其中就包括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决定在2025年实现全校食堂实现仅提供素食。
相比于德国,荷兰的素食推进还是比较和缓的。在2021年的时候,柏林的许多大学已经开始减少或完全不提供肉食。
整个欧洲仿佛都在越来越素,2022年以后德国和瑞典纷纷出现了肉类消费下降的趋势。
德国联邦卫生部长卡尔·劳特巴赫(Karl Lauterbach)曾说:“从长远来看,我们可以减少80%的肉类消费,不只是德国,甚至全世界。我认为倡导素食和纯素饮食,制定激励措施,是正确的做法。我知道这很有争议,但成功的政策也需要勇气。”
在这次大的历史变革时期,张理想见到了大趋势在他所在学校的一次推进。
一个月后,学校食堂恢复了传统的伙食服务,学校的Green Office与表示抗议的同学做了沟通。
张理想感受到了这个世界正在越来越认可素食,他也认识了越来越多的素食朋友。
素食普及化的时代即将到来,我们都在其中。
04
要做传播素食的程序员
对于未来,张理想的预期很朴实而落地,他希望做一名软件工程开发师,谋生之外,如果可以,他希望能够推广动物福利,参加慈善组织;如果有经济支持,他希望能为素食做更多的事情。
过往的十多年中,他作为一名素食者很孤单,所以希望为推广素食做更多的事情。
张理想:“总之,我行我素,素愿一生。素食使我内心柔软,也使我内心强大。
如果我有能力,我愿意尽我所能为素食者们多做一些事情,让世上无言的众生都活得更有尊严。
如果能够解除一种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受伤的知更鸟重返巢中,我就不虚此生。”
理想的理想很简单,他有着优秀的品质,希望过着简单的生活。新年时他写下一首词送给朋友,他希望朋友们过得更好。
水调歌头 癸卯新年
作者:张理想
夙志海国去,北楼倚诗肩。
何劳东君相报 ,早知嘉气暄。
惯见烹炮丰宴,珍重亲朋心意 ,
喧嚷亦欣然。
旧事皆过了,正好暂疏闲。
莫相负,人海里,烛灯前。
借来一世,百回欢笑送流年。
为问归欤芳讯,指点朝阳花木,
俱作十分妍。
陈愿只康乐,斯意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