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香是价格越高越好吗?

当然不是。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有正知正见。佛法告诉我们的吉祥之道,与香烧得多高、多贵并没有关系。

比如,从社会上的一般标准看,钱能买来智慧么?钱能买来吉祥吗?钱能买来幸福吗?相信大家都知道,答案是不能。在佛教中,供香也是如此,并不是说价格越高功德越大。

香的作用是什么呢?主要就是用来供养佛法僧三宝。所以,香的作用,没有离开我们的心。如果拿一大捆香放到那儿烧,心里却没有对三宝的虔诚恭敬,那么除了污染了空气之外,也真是没有多少作用。

那么,供香应当如何用心呢?

“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就是说,我们手中拿起来的可能只是一点点香,但是心要随着香观想。在观想中,香头的烟缭绕盘旋,越来越大,形成遍满十方世界的香云,并以此来供养诸佛,庄严佛土。

“此一瓣香,不从天降,岂属地生?两仪未判之先,根源充塞三界。非木非火非烟,即戒即定即慧。收来在一微尘,散去普熏法界。热向炉中,专申供养佛法僧三宝。”所以说,我们是在借香供心,关键在于用心作意。如果不会作意,恭恭敬敬地插上三炷香或一炷香也就可以了。如果会观想,我们的心是无形无象的,让它大可以大,让它小可以小。眼前的这么一点点香,香烟缭绕,我们可以想象它遍满虚空,这样我们的供养也就随着心量一起扩大了,这就叫作“意供养”。

当然,当我们连事相上的供养都没有学会的时候,心是很难发得起来的,也就谈不上什么“意供养”。所以,当手中有有形的香可以供养的时候,就要恭恭敬敬地去供。没有的时候,还可以点一瓣心香,通过观想,来供佛、供法、供僧。

总之,佛法都是归到心上的。不管香的长短贵贱,都要用心去供,才有功德。

​​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人生实相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人生实相

在一个寂寞的秋天的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蹒跚地赶 着路。突然,旅人发现薄暗的野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白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人的白骨。旅人正在疑惑思考之际,忽然从前方传来 惊人的咆哮声,...

崇慈法师答:不学佛法行不行?

崇慈法师答:不学佛法行不行?

崇慈法师答:当然行,为什么不行?全世界那么多没学佛的人,不照样过得很好吗?关键是要搞清楚这么几个问题:什么是佛法?学佛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学佛与我们的生活是不是有也可无也可?与其糊里糊涂甚至阳奉阴违...

佛教故事:投给燃烧的感情

佛教故事:投给燃烧的感情

投給燃燒的感情記得很早以前,讀過一位記者訪問海明威的文章,那位記者問:你覺得做爲一個創作者的基本條件是什麽?海明威的回答很妙,他說:不愉快的童年!我真正站在梵高的畫前面時,這一段話像閃電一樣洶湧進我...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九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九

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二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此无边妙华光香水海东,次有香水海,名:离垢焰藏;出大莲华,名:一切香摩尼王妙庄严;有世界种而住其上,名:遍照刹旋,以菩萨行吼音为体。此中最下方,...

达真堪布:马路上或地铁里总有很多乞讨的人,该不该给他们钱?

达真堪布:马路上或地铁里总有很多乞讨的人,该不该给他们钱?

达真堪布:马路上或地铁里总有很多乞讨的人,该不该给他们钱? 问:马路上或地铁里总有很多乞讨的人,该不该给他们钱?如果是骗子怎么办? 达真堪布答:既然他沦落为乞丐,就有他的困难。我们即使不布施给他,...

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泪

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泪

轻的泪,是人的泪;动物的泪,却是有重量的泪。那是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泪。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珠惊呆了,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所专有。直到真的看到动物的泪,才会为之感到惊愕,动物更有种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