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谈“宽柔”

证严法师:谈“宽柔”

一般人说:“理直气壮。”
师言:“理直要气‘和’。”

一般人说:“得理不饶人。”
师言:“得理‘要’饶人。”

若是“理直气壮”,会有什么问题呢?
师言:“我们若认为自己有道理,什么都要争到赢,这样就太刚强了,太刚强就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所谓‘得理不饶人’,我有道理就要跟你争到底的局面,因为执着于自己的理上,反而会使众生造业,这是错误的。要为众生考虑,行道时要使众生都能培养善业,因此需‘理直气和’。”

又问:“理直气和”怎样说呢?
师言:“人是需要爱的,太严则冲失了爱。有理的时候,气度更要宽和,才能圆融了‘爱’,烘托了‘理’;所以做人宜‘外和内正’。”

弟子:“作人做事要怎样才能圆融?”
师言:“圆就是圆满,待人处世要用圆的方法,不要用尖的方法。因为尖的会伤害到人,同时也会扎到别人的心。”

一位师姊表示:“日常工作上常感到很伤心。”
师言:“打开心门!如果门大开,任何人出出入入,直畅无碍;反之,门窄了,任何人出入都会碰到的。”

有人刚进慈济,总会说:不知道要作什么?
师言:“坐在那儿,起一分欢喜心,即是真功德。”

有些人常会这样说:“师父,当我要发脾气时,想到您说的欢喜心,就会把气压下来,但却忍得好难过喔!”
师言:“就是因为还有忍的心才会难过,若能培养时时欢喜的心,放大心胸去容纳一切,自然就会起清凉喜悦心,也就不需要忍得那么苦啊!这就是一步一步的修养,如同细水长流一般,再硬的脾气、再固执的心,也都会被你的这份柔和善顺所感化。”

一位慈济委员请示:“每访问急难贫户,看他们慌然无助,不知应如何安慰之?”
师言:“应先以柔和慈言爱语,温暖其无助惶恐的心神,再慢慢建立其宗教信仰,精神有所依止,方能应付眼前困厄。我们的工作不仅对苦难众生作实质上的帮忙,于精神上的舒解更为重要;救人急,救心更急。”

什么叫做柔和谦虚的“菩萨仪容”?


师言:“我们对贫困的众生,讲话语气要轻柔,态度要谦虚而亲切;贫困的众生,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而已,更需要爱。爱的表现,是在于形态上。所以,不能有傲慢的表现,对他们一定要温和亲切。”

弟子请示:“如何才能宽容他人?”
师言:“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也无我不信任之人,无不原谅之人。如果我们能俱足此‘三无’,则能使心理健康并正常发展,而自然会宽容人、爱人、信任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道家养生的根本在哪里?

道家养生的根本在哪里?

老君曰:人生大期,百年为限,节护之者,可至千岁。如膏之用,小炷与大耳。众人大言而我小语,众人多烦而我少记,众人悸暴而我不怒,不以人事累意,不修仕录之业,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为不死之药,天下莫我知也...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沙门的忏悔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沙门的忏悔

沙门的忏悔忏悔是出于心灵深处,是良心的发现,目的是在重新找回自己的尊严,获得对方乃至社会的尊重,它完全是一种自我的意识,而不是外加的,迫于外来压力的忏悔那只是小学生写的检讨书,是毫无意义的东西,于已...

达真堪布:我们有一句老话:“家丑不可外扬”,应该如何取舍?

达真堪布:我们有一句老话:“家丑不可外扬”,应该如何取舍?

达真堪布:我们有一句老话:“家丑不可外扬”,应该如何取舍? 问:我们有一句老话:“家丑不可外扬”,但是上师又讲不应该隐瞒错误。那么应该怎样取舍呢? 答:不是说家丑非一定要往外传,但是有这种隐瞒心是...

神目如电:是你的,丢不了

神目如电:是你的,丢不了

民间传说: 老天有眼 话说古时候,我村有个胡财主,虽长的一幅好面相,却为人刁钻、刻薄、狡诈。常常干些坑蒙拐骗见不得人的勾当,挣得了万贯家财。虽如此,却有不顺心的为难事。他膝下有一独生子,娶了个娇滴滴...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出租车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出租车

出租车下午飞燕坐车去城里办点事,办完事,不知不觉已经夜黑星稀了,去学校那条山路的末班车也已经开走很久了。无奈,飞燕只好在街上拦了一辆出租车。待看清司机的面容,还算正直忠厚,飞燕才和他讲了去学校的路线...

第五回  救孤蝉公主受伤  医创瘢国王悬赏

第五回 救孤蝉公主受伤 医创瘢国王悬赏

话说宝德后听了葬蚁之事,将妙善公主教训了一番,她一边连连称是,一边待娘娘住口之后,便又接看说道:‘母后有所不知,蚂蚁虽然是微小的虫类,但到底也是一个性命,孩儿看了它们两队争斗,死伤累累,好生凄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