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清净的布施才能得真正的福报

达真堪布:清净的布施才能得真正的福报

福报是修来的,功德是学来的。我们真正能学修舍心,真正能做布施,才能得到这些福报。否则即使我们得到了一些暂时的利益,也是一种痛苦,一种压力,并不是什么真正的福报,也不可能给你带来真正的快乐。真正修来的福报是自然而然就来的,整个过程都不会给你带来压力,也不会给你带来烦恼。自然来的福报才是真正修来的福报,才是有益的,才是无漏的。

很多人认为自己连生存都有困难,所以没有办法做财布施。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条件做布施。布施不是必须要拿好多钱财,什么都可以用来做布施,连自己身上排泄出去的、我们认为不清净的这些东西都可以用来做布施。比如我们吐痰的时候,方便的时候,都可以将这些不净物做布施。

在我们的境界中,这都是一些不净的东西,但是在其它众生的境界里,却是一些美味的食物。
以前,嘎达亚那尊者到饿鬼道去救度有缘众生的时候,遇到一个饿鬼母。她希望嘎达亚那带个信儿给她丈夫,他去印度找食物已经好多年了,但是始终没有回来。她说:“你若是遇到他,请你转告他,我们连饮食的名字都听不到,孩子们快要饿死了,让他尽快回来。”嘎达亚那问:“我怎么能认得他呢?”她说:“我的丈夫非常好认,他长得非常丑陋,身上有九种恶劣的装饰。头犹如大锅,嘴巴犹如针眼,脖细犹如草根,肚子犹如大山,一眼就能看出来。”

嘎达亚那到了印度,有一天看到很多饿鬼在抢一口痰,里面真的有他要找的那个饿鬼。嘎达亚那就将他妻子的话转告给他。那个饿鬼跟嘎达亚那尊者说:“我已经来印度好多年了,但始终没有找到食物。在这么多年当中,唯一得到的食物就是这口痰。有个比丘吐痰的时候发心非常清净,我在旁边于是就得到了。除此之外,没有得到任何食物。”

我们布施的时候,若是有一个真诚心,若是有一个真正的慈悲心,也能饶益很多的众生。若是发心清净,我们所吐的痰,排泄的一些脏东西,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美味的食物,都可以用来做布施,那些众生也可以得到。

我们也可以做其它的布施。比如撒一把米可以喂小鸟、小鱼;扔剩饭、剩菜、污水的时候,念“嗡啊吽”,念观音心咒“嗡嘛呢呗美吽”,令这些东西清净,遍满虚空法界,变成那些众生需要的东西。发一个清净心、慈悲心,布施给众生,众生就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东西。这样做布施非常殊胜。

我们拿很多珍贵的东西、拿好多钱做布施,这个发心不一定清净,过程也不一定圆满。我们将一些微小的东西单独做布施,这样的发心肯定不会有什么难处,过程也会顺利圆满,这样的布施更殊胜一些。要经常这样做清净的布施,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财富,生生世世都可以富贵,而且不会被财物或者贪心染污。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阿'秋FW这些简短朴素的甘露妙语,就像一颗颗珠玉,句句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就像人生路上的明灯,足以燃亮您和您身边人的生命。不管您是不是信仰佛教,希望这些甘露妙语成为您生命中的良友,能对您的生命有所帮助和启发。

1、一个人能够在现世中遇到一位证得究竟智慧的上师,依止他,经由他的指导而生起强烈的出离心与菩提心,并通过亲近上师身语意而涌现对实修实证的渴慕,进而全身心地摈弃今生,把自己投入到实证的行为中去,才是真正的暇满难得之人生。你们观察一下苦难的六道,相对于多如尘埃般的堕落恶道的众生,能够再次做人的有多少?做人后能够学习佛法的有多少?学佛的人中能获得上师摄授修行的有多少?修行的人中切切实实实修实证的有多少?通过实修实证获得解脱的又有多少?

 2、一个真正追求解脱的人,若欲不忘失动机而又能精进修行,并从现世中获取利益,则倾刻不要忘失出离心的要义:轮回的苦、空、无常。人总是在为追求快乐而努力生存,而你可否认真思维过自己所追求的任何一件大或小的事物能否恒久不变,永远把握?痛苦多来自于自己不曾仔细观察并思维一切事物的无常本性。由于无常的诸多变化,苦便产生,更产生了由苦所生的更多痛苦。

3、死亡并非象你臆想的那样缓慢而充满规律,它所出现的方式、因缘及时间永远是无法确定的,由于死期的不定,你又怎能保证明年、明天或下一刻自己不是在恶道中辗转呻吟?所以死亡不会等待谁浪费了大量时间,还能轻松充分地做好迎接它的准备后,珊珊来迟。故当你看到死亡的迅猛与怖畏后,要放下对世间的追逐与执著,努力修行以图改变命运啊!

4、由六道所构成的芸芸众生,有谁能够避免生、老、病、死的规律?有谁可以远离求而不得、怨憎相会、与爱别离的痛苦?又有谁可以遭受到这一切后,仍然觉得生命不是危脆和难以决定的?故当你观察到一切众生的寿命无常后,要放下对世法的追逐与执著,它对我们毫无意义啊!

  5、万物有出现必有毁败,有积聚必有失尽,一切诸法没有恒常而又坚固的,所以你在活着时要时常思维三恶道的痛苦。我们一旦失去今生,就马上要为活着时的贪嗔痴付出代价,想想再次获得人身的艰难,又何必追逐于世间的种种执著,要在还能改变下堕命运时把握机会啊!——努力修行,不被轮回所选择!

 6、众生的生命如此无常,贤圣的存在与消失亦同样无常。曾经有多少师佛和不可思议的智者已获四大自在,神通变异的能力,能在天空如同鸟儿一般自由飞翔,在水中犹如鱼儿往来悠游。即便当初他们曾将世界自在地尽握掌中,现在能留给世人的仍然不过是一个名字而已。因此当你体会到上师在轮回中所显现的无常本性后,要放下对世法的追逐与执著,并以实修实证的行为好好珍惜与明师相遇的每个刹那啊!

 7、总之,追求现世的安乐,忘记此后的道路,则乐一时而苦永世。追求出离轮回,现世辛苦无比,则苦一时而乐永世,这样的苦乐,望谛听者闻而思惟,摈弃今生!

 8、其实外在的轮回是内在烦恼的显现,故而出离轮回的意思是说,出离于我们对妄想的执着。执着产生了无常和苦,这就是你需要去得见清净本性的原因!而摈弃今生的实际做为,就是建立一个明智正确的缘起,那么就从破除修行者最大的妄念执着--区分宗派、师门、党类的概念开始,创立自己粉碎一切分别执着、具足大出离的因缘。

 9、具备大慈大悲,拔除一切众生轮回、烦恼及给予他们以解脱成佛的目的与动机,是你自己拔除轮回、烦恼并且解脱成佛的关键要诀。因为在所有修持所获得的功德之中,身、语的功德并非最大,且由于分别妄念的作用,由之产生的功德也是无常的。所以真正的善良绝不能掺杂世法八风的目的,不能为了世法八风的利益而去建立功德,这样的功德也是不足以令人解脱的。想要建立不是无常并且清净恒久地为自己所把握的功德,除非是内心深处生起了真正的慈悲心与菩提心。

 10、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一不是由菩提心的摄持而获成就的。以此发心的殊胜,努力兑现让众生成佛的誓言并实践上师恩赐的教授,以维护菩提心的善根。在相续中不间断的行持,以至于逐渐破除了修行与不修行时的界限,于日常生活、任何功用中不断修行,形成三昧的力量。然后终有一日,得见并安住于本性之中,这便是正行的殊胜。

11、就所建立的功德而言,无论做任何大或小的好事,若心中只有自己,仅能获得相应的一份功德;若心中有十个人,则所获功德会自然增长至十倍;若心中有千万亿人,所获功德则是百千万亿倍。可想而知,当把功德发心回向于无量众生时,内在产生的功德,即便是佛菩萨也难以描述和称量了的。

 12、发心、正行与回向时,都应有世俗菩提心摄持的部分及胜义菩提心摄持的部分。由前者而引发自己与一切众生成就化身与报身的功德,由后者成就证悟法身的境界。这样的话,由于从始至终都有菩提心所摄持故,建立了修道的发心殊胜、正行殊胜与回向殊胜。这三种殊胜的直接利益便是将自己所做的一切功德,最大程度地利益了师、佛、众生及自身的解脱成佛,否则,它们会成为有漏的人天福报,沦为无常的牺牲品。 
       
 13、在远离慈悲心的修持中,修行者会逐渐生起三种障碍解脱的过失:首先,会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当做自己谴责他人的资本,反而将信仰用来增加了自己伺察他人过失的习气;其次,由于经常观照到他人的不好而滋养对于自我的骄傲我慢;然后,又由于修行者内心充满对于自我的执着而越修行越难以与法相应,并滋生许多烦恼与贪嗔痴了。修行的目的,即修好自己的内心并引发正确的行为以致于解脱,而当你流于越修越烦恼的弊端时,就要切切警醒自己是否远离或尚未生起真正的慈悲心,并且要清楚地明白自己又为何不能解脱了。

   14、假如你是一个充满慈悲的人,势必会破除自己对一切好与坏,是与非的概念的执著。因为当你遭遇到逆境与不幸时,出于慈悲你会欣然利用这种痛苦而发愿说"我今受此苦,众生不复受",并以代受众生的痛苦而为美事。一个真正的修行者绝不会只追求生命中好的层面而拒绝不好的层面。当你在相续中不断修习"自己的一切好供养众生,众生的一切坏愿自己代受"的自他相换时,将会净除自己无始劫来无量的业力障碍。这样做的话,即便此生不能究竟解脱,来生也会成为一个有智慧并具备救度众生能力的人。一切好与不好都将成为自己对众生产生更大更强烈的慈悲的泉源,而慈悲心会自然消除你对于自我的执著,这样,你距离得见清净本性的机会,还会远吗?

 15、发心和证果的刹那,可以获得相同的功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就是因为生起了清净的菩提心,并由这种让一切众生成佛的愿力,使得自己生起广大精进的勇猛之心。以观见无常而无畏于修行的劳顿辛苦,以相续的悲心而断除我执与法执,终于以圆满证悟本性而救度了无量众生。故而你们要爱护一切父母众生胜过于爱护自己,千万不要做任何伤害众生利益的事情。

句句震撼人心---阿'秋FW开示

阿'秋FW这些简短朴素的甘露妙语,就像一颗颗珠玉,句句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就像人生路上的明灯,足以燃亮您和您身边人的生命。不管您是不是信仰佛教,希望这些甘露妙语成为您生命中的良友,能对您的生命有所帮助...

达真堪布: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走神,这是什么果报?

达真堪布: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走神,这是什么果报?

达真堪布: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走神,这是什么果报? 问:今生做任何事情都不太容易一直保持注意力集中,经常一小会就走神了,请问这样的果报是种了什么因。做哪些事情,或者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 答:1、这...

星云法师:欺善怕恶

星云法师:欺善怕恶

世间上的人,有善人、有恶人;世间上的事,有好事、有坏事。善人做好事,容易被人欺负;恶人做坏事,总能令人畏服。其实,“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偈语亦云:“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

星云法师:为孕妇祈愿文

星云法师:为孕妇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弟子怀著祝福的心向您祈愿,祈愿即将作母亲的孕妇们,都能获得佛陀您的加被,因为,现在--她们虽有喜悦,但不安宁;她们虽有快乐,但有牵挂。一个即将作母亲的孕妇, 她们有患得患失的心情, ...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有头脑的女人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有头脑的女人

有头脑的女人一个金发美女走入纽约的一间银行并以她又大又蓝的眼睛看着贷款人员跟他说,她将要去欧洲洽公两个星期,并要向银行借5000元。贷款人员无法相信她竟笑的如此快乐,但旋即回到现实,并说银行需要一些...

先学会游泳

先学会游泳

一天,国王对阿凡提说:阿凡提,你的嘴巴很甜,就像抹了蜜,可你心里不一定对我很忠实。不,陛下,您说的不对,我对您一向是很忠实的。阿凡提说。那么就让我看一看你的实际行动,请你跳进这个深水池吧!国王要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