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故事:纺织匠

纺织匠

五戒十善是人天乘之福因。

从前有个国家物產非常丰饶,而為他国覬覦,面临战争的侵略。所以国王大举徵兵,动员国内十五岁至六十岁的男子参战。

有位年近六十的纺织匠也在徵召之列。他的妻子相貌庄严,却对丈夫轻慢无礼。依国家规定,出征者必须自备兵器与盛装粮食的容器,而纺织匠的妻子竟然只為丈夫準备了盛装粮食的五升器和一把一尺长的织杼木,并且告诉他:「家里没有其他东西了,就拿这个去打仗吧!你若把这两样东西弄坏或弄丢,我就不和你一起生活了。」纺织匠出发后,心里想著:「作战时受伤并不可怕,打败仗时也顶多撤退就好,但若失去这两样东西,就会失去我的妻子呀!」

抵达前线,面临声势浩大的敌军,大部分的人都因為害怕,不战而退,而纺织匠一心想著妻子所交代的话,始终把织杼木顶在头上,不知不觉中还朝著敌军走去。敌军看到纺织匠的行径,被他「勇猛」的气势所震慑,反而向后退怯。就在此时,本国军队趁机重新整合,大眾齐心进攻,大获全胜。

凯旋归国后,国王论功行赏,大眾都推举纺织匠的功劳最大。国王询问纺织匠:「两军交阵时,為何你能奋勇直前而不畏惧?」纺织匠回答:「我并非武士,只是出征前妻子给与两件东西,要我妥善保护不可毁损,否则将弃我而去。所以我拚了命也要保护这两件东西,实在不是因為我勇猛过人。」

国王告诉大臣们:「虽然此人的本意是怕失去妻子,但还是帮助国家取得了胜利,应该给予重赏。」于是国王不但赐与他官位,还赏给他许多金银财宝、田地舍宅。后代子孙亦因此而世世富贵。

此则故事中妇人交与丈夫的五升器及织杼木,譬喻如佛以五戒与十善传授弟子,佛弟子若能一如织匠护守己物之心,护守五戒、十善而不毁失,乃可与佛同居清净国土。

故事中的织匠能退却敌军而得封赏,严持五戒、进修十善之人亦可以消弭烦恼业障,后世得享天福。戒為无上菩提本,是迈向解脱自在的法门,若佛弟子能像织匠以生命守护,持守戒律,精诚专一,最后必能成就佛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洞山良价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洞山良价

洞山良价是禅宗曹洞宗的创始人之一,他俗姓俞,浙江会稽人。从小在五泄山默禅师处披剃出家,慧性颖发。二十一岁去嵩山受具足戒,此后先参南泉普愿禅师,又参沩山灵佑禅师,最后在云岩昙晟禅师处问无情说法而获得印...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一个阴灵转世前与阎王的对话...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一个阴灵转世前与阎王的对话...

在阴间,一个灵魂就要转世成为一个女人了。临走,她来到阎王前。阎王千岁,我要转世了,向您辞行。阎王道:好,有什么事要问么?千岁,我想知道这一生的一些情况。你问吧,我尽量回答你。反正你知道了,也没什么用...

门冲煞的识别和化解方法

门冲煞的识别和化解方法

一套单元房至少有6扇门,门的作用是非常多的,是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还能够隔声、防风、防雨等等。在风水上,风水学家非常重视门的设置,它处于什么样的方位,和屋中的其他的门、家具是如何配合的,都十分重要,...

《妙法莲华经》卷七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妙法莲华经》卷七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七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尔时释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及放眉间白毫相光,遍照东方百八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过是数已,有世界、名净光庄...

佛陀法化迦叶

佛陀法化迦叶

一日黄昏,天色渐晚,佛陀传道,来到摩揭陀国,向信奉婆罗门教、修持火祭的迦叶师徒借宿。只见他仪态整肃,容貌庄严,上前施礼说道:“我从波罗奈来,天色已晚,想在贵处借住一宿。”迦叶回答:“借宿倒没关系,只...

挽回爱情的方法应该如何做?

挽回爱情的方法应该如何做?

在感情受到伤害导致破裂的时候,一方会因为疲惫而提出分手,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做法是非常的伤人,会想着错的不是自己,认为所有的过错都是对方的问题。其实两个人的感情遇到问题,原因不在于一方,是双方都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