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故事:纺织匠

纺织匠

五戒十善是人天乘之福因。

从前有个国家物產非常丰饶,而為他国覬覦,面临战争的侵略。所以国王大举徵兵,动员国内十五岁至六十岁的男子参战。

有位年近六十的纺织匠也在徵召之列。他的妻子相貌庄严,却对丈夫轻慢无礼。依国家规定,出征者必须自备兵器与盛装粮食的容器,而纺织匠的妻子竟然只為丈夫準备了盛装粮食的五升器和一把一尺长的织杼木,并且告诉他:「家里没有其他东西了,就拿这个去打仗吧!你若把这两样东西弄坏或弄丢,我就不和你一起生活了。」纺织匠出发后,心里想著:「作战时受伤并不可怕,打败仗时也顶多撤退就好,但若失去这两样东西,就会失去我的妻子呀!」

抵达前线,面临声势浩大的敌军,大部分的人都因為害怕,不战而退,而纺织匠一心想著妻子所交代的话,始终把织杼木顶在头上,不知不觉中还朝著敌军走去。敌军看到纺织匠的行径,被他「勇猛」的气势所震慑,反而向后退怯。就在此时,本国军队趁机重新整合,大眾齐心进攻,大获全胜。

凯旋归国后,国王论功行赏,大眾都推举纺织匠的功劳最大。国王询问纺织匠:「两军交阵时,為何你能奋勇直前而不畏惧?」纺织匠回答:「我并非武士,只是出征前妻子给与两件东西,要我妥善保护不可毁损,否则将弃我而去。所以我拚了命也要保护这两件东西,实在不是因為我勇猛过人。」

国王告诉大臣们:「虽然此人的本意是怕失去妻子,但还是帮助国家取得了胜利,应该给予重赏。」于是国王不但赐与他官位,还赏给他许多金银财宝、田地舍宅。后代子孙亦因此而世世富贵。

此则故事中妇人交与丈夫的五升器及织杼木,譬喻如佛以五戒与十善传授弟子,佛弟子若能一如织匠护守己物之心,护守五戒、十善而不毁失,乃可与佛同居清净国土。

故事中的织匠能退却敌军而得封赏,严持五戒、进修十善之人亦可以消弭烦恼业障,后世得享天福。戒為无上菩提本,是迈向解脱自在的法门,若佛弟子能像织匠以生命守护,持守戒律,精诚专一,最后必能成就佛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 入不二法门第九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 入不二法门第九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 入不二法门第九 《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入不二法门第九 入不二法门第九 一切现象界的本质,都是空无自性,虽然缘起法历历现前,却不是真实不变,所以“不二法门”是对二...

星云大师:赚到欢喜

星云大师:赚到欢喜

赚到欢喜三十年前,在兴建寿山寺时,萧顶顺先生只是一名小工,我发现他虽然学历不高,却很有建筑的天份,所以后来开拓佛光山时,特地请他来为我们负责工程事宜。记得当时,我们不曾画过正式的蓝图,经常都是手里拿...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3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3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3 本品续前。法藏菩萨发大愿曰:我已发无上正觉之心。我成佛时,国土佛号,悉闻十方,一切有情乃至下等虫类,生我国者,悉作菩萨,无有余乘。并愿所发之...

以坦然的心看待他人的品评

以坦然的心看待他人的品评

以坦然的心看待他人的品评从前,有两位小和尚,一个姓黑,一个姓白。为了拜师学艺,做进一步的修炼,他们讨论各自分开去寻求名师。同时,他们也约定,十年后的今天,他俩一定再回到分手位置的渡船码头,不见不散。...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舍不得--鼠妈妈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舍不得--鼠妈妈

舍不得--鼠妈妈在龙吟溪畔的无住寺,本是与世无争,青山绿水,养心修性的好去处。今儿个小芧蓬忽然热闹了起来,尤其是晚上,简直像在开运动大会。终于使得大愚,想跟这群飞来客斗智慧了。晚上,趁它们正热闹时,...

治疗过敏妙招

治疗过敏妙招

春夏两季过敏病人大增的主要原因是在这两个季节各种各样的致敏物大为流行。致敏物的源头主要是树木和花草。随着温度不断升高, 树木花草的花粉会变得干而轻, 易于通过空气传播。因此, 在户外只要深深吸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