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故事:纺织匠

纺织匠

五戒十善是人天乘之福因。

从前有个国家物產非常丰饶,而為他国覬覦,面临战争的侵略。所以国王大举徵兵,动员国内十五岁至六十岁的男子参战。

有位年近六十的纺织匠也在徵召之列。他的妻子相貌庄严,却对丈夫轻慢无礼。依国家规定,出征者必须自备兵器与盛装粮食的容器,而纺织匠的妻子竟然只為丈夫準备了盛装粮食的五升器和一把一尺长的织杼木,并且告诉他:「家里没有其他东西了,就拿这个去打仗吧!你若把这两样东西弄坏或弄丢,我就不和你一起生活了。」纺织匠出发后,心里想著:「作战时受伤并不可怕,打败仗时也顶多撤退就好,但若失去这两样东西,就会失去我的妻子呀!」

抵达前线,面临声势浩大的敌军,大部分的人都因為害怕,不战而退,而纺织匠一心想著妻子所交代的话,始终把织杼木顶在头上,不知不觉中还朝著敌军走去。敌军看到纺织匠的行径,被他「勇猛」的气势所震慑,反而向后退怯。就在此时,本国军队趁机重新整合,大眾齐心进攻,大获全胜。

凯旋归国后,国王论功行赏,大眾都推举纺织匠的功劳最大。国王询问纺织匠:「两军交阵时,為何你能奋勇直前而不畏惧?」纺织匠回答:「我并非武士,只是出征前妻子给与两件东西,要我妥善保护不可毁损,否则将弃我而去。所以我拚了命也要保护这两件东西,实在不是因為我勇猛过人。」

国王告诉大臣们:「虽然此人的本意是怕失去妻子,但还是帮助国家取得了胜利,应该给予重赏。」于是国王不但赐与他官位,还赏给他许多金银财宝、田地舍宅。后代子孙亦因此而世世富贵。

此则故事中妇人交与丈夫的五升器及织杼木,譬喻如佛以五戒与十善传授弟子,佛弟子若能一如织匠护守己物之心,护守五戒、十善而不毁失,乃可与佛同居清净国土。

故事中的织匠能退却敌军而得封赏,严持五戒、进修十善之人亦可以消弭烦恼业障,后世得享天福。戒為无上菩提本,是迈向解脱自在的法门,若佛弟子能像织匠以生命守护,持守戒律,精诚专一,最后必能成就佛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英国退役飞机变身法式餐厅

英国退役飞机变身法式餐厅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两周前,英国一家老式道格拉斯DC6飞机被改装成为一个法式餐厅,在考文垂机场为乘客提供服务。报道称,这架飞机主题餐厅在英国还是头一个,主厨托尼(Tony Caunce)已从事厨...

地藏菩萨感应录:奇梦昭示病灶由,当畏因果勿害命

地藏菩萨感应录:奇梦昭示病灶由,当畏因果勿害命

【广东广州】申倍榕 2007-11-252006年6月初,我开始郑重地恭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并以此功德回向给我的冤亲债主。虽然我修学佛法已有十多年了,但之前只受持过两部《地藏经》,其他时间并没有认...

陈坚教授:和谐世界,从何开始-——《普陀山宣言》、《全球伦理宣言》和《大学》之比较分析

陈坚教授:和谐世界,从何开始-——《普陀山宣言》、《全球伦理宣言》和《大学》之比较分析

陈坚教授:和谐世界,从何开始?——《普陀山宣言》、《全球伦理宣言》和《大学》之比较分析和谐世界,从何开始?——《普陀山宣言》、《全球伦理宣言》和《大学》之比较分析山东大学哲学系 陈 坚引 言《普陀山...

佛说三摩竭经

佛说三摩竭经

佛说三摩竭经    吴天竺沙门竺律炎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五百菩萨俱。帝王国民及诸天龙鬼神无复央数。尔时有难国王名分陂檀。不信佛法但好外道。日于宫中饭诸尼揵万余人。难...

有关法布施的佛经摘录

有关法布施的佛经摘录

《金光明最胜王经》法施超过“财布施”的的五种胜利由其法施,有五胜利。云何为五?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二者、法施能令众生出于三界,财施之福不出欲界;三者、法施能净法身,财施但唯增长于色;四者、...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二十四回 拜婆施罗船师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二十四回 拜婆施罗船师

第二十四回 拜婆施罗船师善财离开广大香国,余香缕缕,盘旋鼻根,久久不散,盈盈香气,感其意识清新乐滋滋的,往楼阁城前进。然而,道路有高有低,有宽有窄,有曲有直,有险有夷。想到参访善知识者,寻求净化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