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国王供养尊者

国王供养尊者

古德云:佛法从恭敬中求。能有一分恭敬,便能消一分业障,增长一分福慧。众生流转六道,无不因贪、瞋、痴、慢、疑、邪见六毒所致,所以唯有藉由修行返观自照,从恭敬中降服我慢,虚心求法,才能深体佛心,契悟法要。

久远以前,有一个国家叫月氏国。国王栴檀罽尼吒非常崇尚佛法,所以当他知道罽宾国内有位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只夜多尊者,就一直想去请示佛法。一日,国王带领王宫大臣前往罽宾国拜见只夜多尊者,途中却生起傲慢之心,心想:「我贵為一国之尊,统领天下,臣民百姓无不对我恭敬礼拜。倘若不是真正有德行的的尊者,怎能堪受我的供养?」

月氏国浩荡庄严的车队抵达罽宾国后,有人告诉只夜多尊者:「月氏国王率领大臣远道而来,希望尊者您也能换上庄严的衣服,好出去迎接国王及贵宾。」只夜多尊者回答:「出家人以道业為重,所要追求的是如何提昇自己的修行,而不是虚华不实的外相。」说完便端坐静默,毫无起身迎驾之意。

国王来到尊者的住处,见到只夜多尊者摄眾的威仪及德行,油然敬信,于是向前恭敬顶礼,并且静候一旁。后来,尊者想要吐唾,国王见状连忙递上唾盂给尊者使用。尊者告诉国王:「贫僧道业德行浅薄,怎能堪受国王的供养,作国王的福田,今日还劳驾国王亲自前来看我?」

国王听了非常惭愧,暗自忖度:「尊者必定是觉察到我在来的途中,心中起了傲慢的念头。他若不是得道证果有了神通,又怎会知道呢?」于是对尊者更加敬重。只夜多尊者见国王已心生懺悔,于是说道:「国王,您以敬信之心来此求道,回去后也要像来的时候一样。」

国王得到法益后,便率领文武百官回国。回去的路上,群臣抱怨:「我们跟随国王长途跋涉来到罽宾国,竟然没有听闻任何佛法,一无所获地回国。」月氏国王对臣子正色说道:「你们误会了,尊者已為我说了重要的法。他要我回国后,要像来时的道心一样,你们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吗?我过去持戒布施、造寺修塔、安僧度眾,所以才有种种功德福报,享有今日的地位。回国后,我还是要秉持过去对佛法的信心,广积福德资粮,来世才能再享这些福报。所以尊者是告诫我『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的道理啊!」群臣听完国王的解释,皆心生欢喜,纷纷伏地叩谢感恩:「臣等真是愚昧浅见,只有国王的威德智慧,才能契悟尊者所言;亦因福德深厚,所以才能成為一国之君。」说完,群臣便欢喜而退。

佛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当作佛。若是深信此理,身口意三业自是恭敬和悦,人与人之间必定相互敬重,社会必能安详和谐,开展光明和乐的未来!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大安法师:感应道交

大安法师:感应道交

感应道交 “感应道交”是净土法门的重要特质。感,是从凡夫众生的层面来看,净业行人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是从佛的角度来看,阿弥陀佛的悲愿威神为所应之法。 能感与所应通过生佛平等的心性来传导、互动、交...

男女夫妻和合术帮我挽回老公 不然我就要离婚了

男女夫妻和合术帮我挽回老公 不然我就要离婚了

其实每一段婚姻都是有缺陷的。事出必有因,如果你不寻求老公决意离婚的原因永远找不到解决的突破口。其实男人大部分都是因为面子和尊严问题才会和老婆有所吵闹,最后才会演变成离婚,所以你就要想一下自己与他相处...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34、减程送水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34、减程送水

34、减程送水有一个老人,见到几位小孩在那里玩,即说:小弟弟们,你们很乖,很聪明,又听话的好小孩,我很喜欢你们!小孩子听到很高兴,就亲近了这位老人,老人即进一步说:这里庭院很脏,树叶很多,你们帮忙扫...

《地藏经》是修行人生命的蓝图

《地藏经》是修行人生命的蓝图

这就是因果人生病了,比如医生说,得了癌症,这个病人第一个就是恐惧。十个得癌九个埋,还有一个不是癌。许多人不是被癌症害死的,是因为心坎有强烈的恐惧。所以就过度治疗,有钱就想要经由过程最好的药物,进口的...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24.二十亿耳的苦行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24.二十亿耳的苦行

24.二十亿耳的苦行佛陀在世的时候,经常外出游历,随缘度众生。有一次,他游历到占波国境内,选择一个叫雷声池的大湖岸边暂时住下来。占波国的民风淳朴,风景优美,尤其雷声池湖边的风景更加秀丽迷人。每年夏季...

佛教故事:玄奘法师传第十六卷

佛教故事:玄奘法师传第十六卷

玄奘法师传第十六卷奘师再往前行,又向东南走进山道,走了五百多里,到乌剌尸国(今白沙瓦以东附近)。又向东南攀登高山,渡过了一座铁桥,沿着崎岖栈道,走了千余里,到了迦湿弥罗国(今斯利那加)。其都城西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