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一法异名者。先会此经异名。次会他经异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此经异名者。秖此自心现量第一义境界。亦名自觉圣智境界。亦名真识。亦名真相识。亦名如来自到境界。亦名无所有佛地无生。亦名海浪藏识境界法身。亦名如来不可思议所行境界。亦名常住法身。亦名自觉圣究竟差别相。亦名常不思议。亦名如来藏自性清净。亦名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亦名无我如来之藏。亦名如来禅。亦名一乘。亦名出世间上上无漏界。亦名佛之知觉。亦名佛自得法。亦名本住法。如是等种种名字。皆是一体异名。如以众指。共指一月也。他经异名者。华严经名为法界。维摩经名为不可思议解脱。大般若经名为一切种智。金光明经名为法性。大佛顶经名为如来藏妙真如性。占察经名为一实境界。法华经名为诸法实相。大涅槃经名为三德秘藏。梵网经名为本源心地。乃至诸经论中。各有多名所谓大圆镜智。庵摩罗识。中实理心。正徧知海。大寂灭海。大涅槃天。如天帝释。有千名字。如诸世尊。一一世界。各有十千名字。经体亦尔。并须寻名而悟体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障缘很多、修行困难的人,这部经最适合你

障缘很多、修行困难的人,这部经最适合你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凡修学佛法者,身必须处于适宜的环境中,不能去那些对自己修行不利的地方,否则,将影响自己修行,有损于自己的功德。

那么,哪些地方不可去呢?

一、不可去处有三种

1、怨仇争处不可去

对于怨仇争斗的地方不得去围观,因为我们初学佛者未生起利他之功德,没有调解的能力,围观时不但会生起嗔心,而且还会被牵连进去,对自他都没益处。

平时生活中,对自己有误解或不好看法的人尽量敬而远之,以免彼此增加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2、众人聚处不可去

这里的众人聚处是指没有正知正见愦闹的人群等,并非众多道友一起精进闻思修行的地方。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说应该处在适合的环境,通过闻思得到正见。

所以,除了成就后去弘法利生外,应尽量避免去众人聚集的地方。

3、玩乐之处不可去

玩乐之处是指诸如去打麻将、下棋、跳舞、看录像等游玩的地方,这些地方容易助长贪嗔痴,却难以增上智慧。

当然,这些看似容易,做起来却难,故我们应当努力。

二、不可宣说有三种

01、不宣偶尔出离心

因为一个人的出离心若不是建立在正知正见上,那就只是一个凡夫刹那易变的心念。

尤其在平时遇到逆境违缘时所生的出离心,是非常不稳固的。有时刚见到一位师父,马上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想要出家,但还没过几天就又后悔了——凡夫的心就是这样,心态不可靠。


02、不宣自己狡诈行

有两种解释:一是在别人面前要以诚实忠厚来对人对事,不能像世间人那样狡诈,整天以欺骗维生,然后还洋洋自得,四处夸扬自己的丑事,以狡诈为自豪;另一种是自己本来是个老实人,但把偶尔的一些错事跟别人老老实实地说了,但这类事情往往说不清楚,别人也会据此断定你很不可靠,这样,引起别人的误解,对自己没有利益。

03、不宣自己之善行

不要对别人宣说自己的善行:拜了多少部经,在哪个静处修行了多久,念了多少咒等等。这样很容易毁灭这些善根的功德。

但有些大德为了弟子们更加精进,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宣说自己的一些善行,这是一种摄受的方便,菩萨唯利他人之善巧,不属此类所遮。

修行人不可去的三种地方

凡修学佛法者,身必须处于适宜的环境中,不能去那些对自己修行不利的地方,否则,将影响自己修行,有损于自己的功德。那么,哪些地方不可去呢?一、不可去处有三种1、怨仇争处不可去对于怨仇争斗的地方不得去围观...

二百五定律

二百五定律

二百五定律美国人乔吉拉德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有一次。吉拉德去参加一个葬礼。照例向所有人发了自己的名片。大约发出了250张。回到家里,他躺在沙发上闭目养神,忽然灵光一闪,想起自己以前参加过的几...

2023素食餐饮创新、创业研讨沙龙暨商业资源交流会

2023素食餐饮创新、创业研讨沙龙暨商业资源交流会

素餐 创新 创业资源 交流 交换三年疫情后,餐饮业终于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三年疫情,让餐饮行业经历了至暗时刻?当下,当黎明的阳光利透层层迷雾,素食餐饮人该如何破局,素食餐饮行业的前路又在何方?前三年...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大梅法常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大梅法常禅师悟道因缘

大梅法常禅师悟道因缘明州(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大梅山法常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湖北襄阳人,俗姓郑。幼年即出家,从师子荆州玉泉寺。其容貌清峻,性度刚敏,具有超人的记忆力,凡百经书,一览必暗诵,更无遗...

不自守意经

不自守意经

不自守意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比丘。应唯然。佛言。听说自守亦不自守。比丘便叉手从佛听。佛告比丘。几因缘不自守。若眼根不闭守。若眼堕色识意便泆。已意泆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