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开光是怎么一回事?

开光,即便是在非佛教界人士那里也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我常碰到有人拿一些佛像挂坠、佛珠、手串甚至一些首饰给我看,说这是开过光的。甚至有一次还有人拿一支非常名贵的钢笔给我看,说这是某某大师开过光的。

前不久,网络上还流传一组照片,是某寺院的一些僧人围着一排汽车,说是给汽车“开光”。这组照片广泛的在网络上流传,引起很多争议,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如果按照佛教的仪轨和制度严格的讲,给手串、首饰、钢笔乃至汽车做的这些“仪式”都不能叫做“开光”,可以叫做“加持”。

那么什么样的行为才能叫做开光呢?开光是佛教术语,释迦牟尼佛在《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中讲:“复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如点眼相似,即诵开眼光真言二道。”在《事师五十颂》中称“开光”为“圣住”,“圣住”是非常标准的称呼,意思是请佛和菩萨的化身与般若智慧安住于佛像内。严格来说,“开光”只适用于寺院落成、佛塔落成、佛像落成与安放、以及佛经安放等佛教活动上。依照佛教的传统,寺院、佛塔和佛像落成后,要选择适合的日子,举行致礼仪式,以表示供奉、安住等意! “开光”本身并没有什么神秘性可言,只是一个佛教仪轨而已。这有点象世俗的雕像落成仪式。我前面的文章谈到过雷锋(如何用佛法看雷锋的善行和结局),以前我们为了纪念雷锋、学习雷锋,给雷锋塑过很多像。当塑像落成的时候,我们会举行一个落成、安放及揭幕的典礼。在这个典礼当中,主持人会向我们介绍雷锋的事迹,让我们不要忘记雷锋的精神,并且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象雷锋那样助人为乐。这样的落成仪式在佛教里,换作是寺院、佛塔和佛像落成、揭幕,就是开光,而开光的意义也和雕像落成的仪式相同。佛教寺院、佛塔和佛像落成,举行开光仪式,是为了向大众昭示佛法,表示佛法长住,提醒大众不忘佛恩,精进修行,开启我们的自性光明。所以不是人给佛菩萨开光,佛菩萨也根本不需要人们给开光,是以佛菩萨的形像表其智慧,借佛的般若之光,开启我们自性的智慧之光,这是佛教开光的真正意思。藏传佛教比较重视佛像的开光,开光有一套完整的仪轨。在佛像开光前,通常要给佛像“装藏”。“装藏”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僧人来做,是个严谨、细致且很辛苦的差事!通俗来说,“装藏”是把不同的经文安置在佛像的不同部位,如:头部、四肢、身躯等。不同的佛像装的经文也不一样。此外“装藏”还需要在佛像内供养金、银、宝石、五彩丝线、五谷等物,也有将佛教圣地的泥土装在佛像里的,更有较为殊胜的“装藏”是要在佛像内供养舍利的。凡此种种,都是要给修行人以信心和加持力,提醒修行人要精进修行。有人以为,佛像一定要开光才有灵气。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和错误的。其实只要我们有非常虔诚的信心,佛是无处不在的。人们执着于“为佛像开光”,其实不过是我们凡夫脑海里有很多俗念,有很多区别心所致。如法地、虔诚地迎请佛的智慧身融入到佛像,确实有助于内心对佛像生起信心,由此会得到佛的真正加持和帮助,有助于我们精进修行。如果只是请了一尊开过光的佛像到家里,以为这尊佛像可以为自己带来实际的利益,平时根本不修行,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该造业继续造业,该作恶继续作恶,那么即便你请了一尊释迦牟尼佛本人开过光的佛像到家里,也还是要承受因果报应的,而且可能报应来的还更快,这点一定要注意。佛教开光仪轨有简有繁,一般来说主要包括:驱邪、洗秽、观佛、迎佛、供养、诵咒、化形、安神、开光、加持、散花祝福等。这即是佛教的仪轨,也是佛教的文化。如果碰巧能赶上一次寺院、佛塔、佛像的落成开光仪式,那是非常吉祥的事情,很殊胜难得。即便不信仰佛教的朋友,也可以借此机会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内涵。现在佛教界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开光商业化”,这是违背佛教教义和制度的。一些佛具店出售所谓开过光的物品,本来物品可能价值十元,一旦说开过光,立马标价百元以上。一些寺院和旅游景点出售所谓的开光护身卡,这些都是愚弄大众的行为,北京话叫“蒙事儿”。还有一种极其普遍的行为,也是“蒙事儿”,就是有些寺院的出家人,拿着信众送来的佛珠、项链、首饰,甚至手机,进行所谓的开光。我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一些僧人拿着这些物品,念几句经文咒语,烧几根香,前后用不了两分钟,然后告诉信众“开完光了”。这样的“开光”你信吗?甚至一些很著名的寺院,都明码公示:开光一次十元。春节期间,我看到一些寺院,烧香的人排成长龙,手里拿着刚买来的佛珠、护身符,请寺院的僧人开光。僧人一手拿钱,一手拿东西,嘴里念念有词,因为排队的人多,一个人至多半分钟时间,然后就“开完光”了。我甚至有一次见到一个年轻人,拿着一个十字架找寺院的师父开光,十分搞笑。这也让我非常的感慨:佛教如果这样搞下去,其教育的功能也就彻底没有了,佛法也就会更快的消亡。寺院和僧团绝不能以这种手段欺蒙信众。有人会问:如果这不叫开光,那叫什么?这叫加持!加持是给予信心的一种方式,就好像一个连长要鼓励他的士兵,常会用拍拍肩膀来表示一样。当你对师父的信心越强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师父给你的加持力越大。这有点象物理学上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见加持力的“力学原理”与应用一文)如果你需要用十元钱去换取这种“加持”,那么这种加持可能就价值十元。当我说破这层窗户纸的时候,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自己十元钱“加持”回来的东西连十元的价值也没有。如果真是这样,我感到很抱歉。不过我希望大家了解真正的佛教,而不是让一些人打着佛教的旗号去愚弄大家。信众对佛教寺院和僧团的供养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某种形式的利益交换。更不应该靠欺骗的手段去骗取信众的供养。如果有人一定要这样做,请脱下穿在身上的袈裟,象征佛法的袈裟不容玷污。佛经上有这样的记载,如果僧人虚拿信众供养,甚至骗取供养而不传真实佛法,死后要堕地狱变成肉山,供地狱道众生食用,以偿其债。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要慎之又慎!开光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开眼”,开佛眼普照众生疾苦,以此提醒出家人不要忘记自己肩负的弘法利生的职责。在汉地的寺院中已经很难见到这种“佛眼”了,不过在藏地和尼泊尔,我们通常会见到这种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佛眼”。如下图:

有人问:“佛像需要每年开光吗?”当然每年开光也行,每天能开光更好。因为每天观想一次释迦牟尼佛真正的智慧融入到佛像以内,每天都可以生起很大的信心,由此可以得到很大的加持力。但是要学会开光的仪轨及观想才可以。

单从修行角度来讲,一般的居士也可以迎请佛的智慧身融入佛的三昧耶身中,并供养七支供、猛励祈请等。但是否能达到开光的真正效果就是另外一回事。但起码由此可以得到相应的加持力。每年不进行开光也没有任何问题。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找一个出家人替佛像开光就灵了。出家人还是凡夫,若凡夫替佛像开光,那佛菩萨也变成凡夫了。果真开光就灵,不开光就不灵,你何必拜佛像?拜这个法师不好吗?因为法师比佛像还厉害、还灵验。这不是颠倒吗?这是世间人错误的观念。

所以,开光就是启用典礼仪式,是要告诉大众,塑造佛像、盖建筑,代表的意义,我们应以何种心态来供奉,要将这些事理搞清楚。这种种设施是佛陀教育的手段,不是目的。佛陀教育的高明,就是将教学与艺术结合成一体。这是至今有很多人想到,但是还无法做到的,而佛法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彻底实施了,这是最完美的教学。

给佛像开光易,给人开(智慧)光难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地藏菩萨感应录:悬之又悬在旅途 巧而又巧去处通(二则)

地藏菩萨感应录:悬之又悬在旅途 巧而又巧去处通(二则)

【北京】郑金坤2006-11-23一则2006年4月中下旬的一个周末,我从网络上查阅了列车时刻表,然后与沈阳《辽宁日报》社的朋友约定,星期五晚上从北京火车站坐车,星期六早上8点30分左右到达沈阳北站...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尊老爱幼的小孔融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尊老爱幼的小孔融

尊老爱幼的小孔融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

    曾误以为寺院供奉关公(关圣帝君)仅仅是接引众生的方便做法,殊不知中国寺院供奉关公才是如法的事情,因为关公就是伽蓝菩萨。中国寺院的伽蓝菩萨的来历,绝不是简单的传说。印光大师文钞赞云:“关帝在世则精忠贯日月,浩气塞天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没后神王玉泉山,隋文帝时,智者大师至玉泉,关帝特运神力,创建寺宇,又求授戒,以为菩提之本,兼愿拥护佛法(见《关帝全书》及《玉泉寺志》)。故天下丛林,皆谓之为伽蓝菩萨,而与韦驮菩萨,并镇山门。”公元220年,关公在与东吴决战中非命而死,令他死不瞑目的是他的头颅被敌人割下,其魂灵执著这个恨事不能放下,于是在鬼神道里做了三百多年的山神大王。公元592年遇到智者大师,才有幸得到解脱,发菩提心,成为佛教大护法神。

    《佛祖统纪》载:“智者大师到荆州,欲创精舍。一日,见关羽神灵告之,愿建寺护持佛法。七日后,师出定,见栋宇焕丽,师领众入室,昼夜演法。一日,神白师:‘弟子获闻出世间法,念求受戒,永为菩提之本。’师即授以五戒,成为佛教的伽蓝护法神。”智者大师奏于晋王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遂封关公为守护佛法的“伽蓝菩萨”,把关公列入佛法守护神行列,塑像供奉,使关公成为中国本土佛教神明。河北蔚县隆善寺有伽蓝殿,相关资料介绍:关公曾经是一位忠义两全、誓死如归、豪气干云的大将军,最后为人所害,因执着深切,死后未得解脱,幸遇禅师开示,当下反观,体悟心性,三百多年来,含恨未解之冤,顿时冰销云散。即发愿拥护佛法,镇伏魔军,当下即成护法菩萨,为中国佛教界中的伽蓝神。

    另有个说法:智者大师有一次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时,遇上已经成为厉鬼,到处惨叫着寻找自己头颅的关羽。关羽愤恨不平,智者大师安抚他,并为他讲说佛法。关羽随即皈依受戒,成为佛弟子,并发愿作为佛教的护法。从此天台宗的寺院开始供奉关羽。自天台宗寺院开了供奉关羽的先例后,各宗寺院争相效法,渐渐地,关羽被视为伽蓝菩萨,跟韦驮菩萨并称,成为中国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后来更有人把关羽的生日(农历五月十三日)定为伽蓝菩萨的圣诞。习惯上,佛教护法神造型的关羽,身上会多了一条绶带,无风自飘地绕着神像,如果没这特征的关羽像,则不是佛教寺院护法神的造像。

    伽蓝菩萨(关公)与韦陀菩萨相伴护法,维护道场秩序,清净道场人心,警示修道人谨遵佛法,帮助修行人排除障碍,甚至有意让凡夫得到显性感应。《释门法戒录》记载一个反面案例:清朝顺治丁亥年(1647年),尧峰有一行脚僧,夜里去偷韦驮菩萨像前的灯油,口里说下流话“莫管他娘”。第二天,有人看见他自己反缚着,跪在韦驮像前,韦陀菩萨借其口说:“你前天去玄墓偷吃一盘面,我都饶你;现在又偷我灯油,并且口出下流话,罪该死,不能饶恕。”全寺僧众惊恐跪下代为忏悔。韦陀菩萨又借其口说道:“如果不是关圣帝君劝解,立刻杵死你,现在罚跪一柱香。”香未燃完,众人扶他上禅床。又自骂道:“还有两寸香在灰里!”身不由己地跪在床上,依旧反绑状。众人看灰里果真还有两寸香,直等香棒烧完才松了绑。

  伽蓝菩萨(关公)还帮助真修行人挡住障碍,顺利往生西方。《念佛感应见闻记》:台湾林清江老居士生前是虔诚佛弟子,精通医术,无偿治疗众人疾苦。在佛门大德李炳南老居士座下听经、念佛,受菩萨戒,早晚功课从不间断。并感化子女信佛学佛,建成佛化家庭。七十九岁那年,身体老衰患重病,仍坚定念佛求生西方。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半夜三更,他的孙子林耀堂在他身边闭目念佛,忽然看见一群人要闯入大门来,可是大门左边站立伽蓝关圣菩萨,手拿青龙偃月大刀;右边站着韦驮尊天菩萨,手拿降魔杵。两大菩萨分别用大刀与降魔杵把那一群人挡住,赶走了。但不久又有大群人再来,亦都被他们赶走。一连三次,皆是如此。耀堂把此境看得清清楚楚,知道是宿世冤家要来找他祖父算帐,被护法菩萨挡住退去。清早,林老居士向众人说:“我今天晚上要往生西方了。”这天,林老居士现了许多瑞相,果然承阿弥陀佛接引,顺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伽蓝是“僧伽兰摩”的简称,汉文翻译为“众园”。当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舍卫国有位长者名须达多,乐于给贫困者布施,被尊称为给孤独长者。他和舍卫国太子祗多请佛陀率领众弟子到太子的花园讲法并居住。后来舍卫国王波斯匿王也归信佛教,为佛陀建立佛教的事业作出过很多贡献。后代寺院的伽蓝殿正中供的是波斯匿王,左方是祇多太子,右方是给孤独长者,以纪念他们护持佛教的功德。故此,印度佛教常以护法国王为伽蓝菩萨而供奉,如供奉阿育王。

    “伽蓝”是寺院道场的通称,狭义上的伽蓝神,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上的伽蓝神,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佛教伽蓝神是保护伽蓝(寺庙)的神。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即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统称“十八伽蓝神”。在中国汉地寺院中,以伽篮菩萨(关公)形象为代表。寺院每日的早晚课诵中,都会诵《伽蓝赞》:“伽蓝主者,合寺威灵,钦承佛敕共输诚;拥护法王城,为翰为屏,梵刹永安宁。”以感恩伽蓝菩萨护法护教的殊胜功德。中国自唐、宋时,禅宗道场已有供奉伽蓝神的风俗。《释氏要览》云:“寺院既有十八神护,居住之者,亦宜自励,不得怠惰为非,恐招现报耳。”(2015/6/28)

关公成为伽蓝菩萨,因缘于智者大师和杨广(隋炀帝)

    曾误以为寺院供奉关公(关圣帝君)仅仅是接引众生的方便做法,殊不知中国寺院供奉关公才是如法的事情,因为关公就是伽蓝菩萨。中国寺院的伽蓝菩萨的来历,绝不是简单的传说。印光大师...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九讲)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九讲)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九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各位同修,今天早晨悟道师问我一个问题,他说:我们修行到底是弘法利生重要,还是自己求生净土重要?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就以此为话题,我们来说说。佛在...

越过越穷的几个生肖女 挣到的钱不够花 晚年穷困潦倒

越过越穷的几个生肖女 挣到的钱不够花 晚年穷困潦倒

每个女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轨迹,有的女人在年轻时甚至到中年的时候都没有什么钱财,不过待到晚年的时候就会发贵,享有福气;而有的女人可能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些成就,挣到了一些钱,不过却不长久,只会越老越穷,挣到...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清香手擀面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清香手擀面

清香手擀面有天经过厨房的时候,鼻子中传来麻油的香味,我知道一定是智恒师父在做他拿手的手擀面了。把头探进去厨房,问智恒师父,要不要我帮忙?智恒师父回头看着我说,又想帮忙吃吗?他笑,早知道你们这些小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