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维护常住

维护常住

守成法师著

从前有一大寺院,住众师徒数百,昼讲夜禅,时不虚弃。于中有一苦行僧,听完说法后,在扬簸米糠、洮汰泥沙时,总是精勤系念,不忘用功,谓以净心扬簸不善,以禅净水洮汰不净。有日执炊,观火焚薪,念及无常迁逝,复速于是,蹲踞灶前,即寂然入定。开饭时至,维那往厨视之,见其已入禅定,火灭灰冷,众食不济。于是,维那往白上座。

上座云:此乃胜事,众宜忍之,慎勿惊触,听其自起。时过数日,行者方起,往上座前,具陈所证。上座止曰:尔向所言,皆我证境,而今所说,非我所知。因而顾问:汝知宿命否?答云:薄知。又问:汝何罪而作苦行僧,何福而易悟?答曰:此身劳役者,原因前世之时,乃是今日徒众老者之师,少者之师祖,徒众所学,皆昔我训。尔时多有私客,吾辄取常住少菜款待,由此侵损常住,所以今为众奴。但因前生薰修积习,是故今世薄修易悟。上座人等,闻其宿命罪福,果报如是,无不奉为鉴镜。

按:十方常住物,是十方信众所施,既是来自十方,当结十方僧众缘。上自大和尚,下至圊头师,理应爱护常住物,如护眼中珠,不但毫厘侵占不得,如自有盈余之财物,最好发心奉献常住,供养大众,结十方缘。倘若不明因果,或不畏因果者,喜爱假公济私,贪小便宜,甚至藉职权之便,将来自十方之信施物,或全部,或部份,纳为己有,私自享受,如是侵牟常住财物之罪业,早迟必定受诸苦报。

《大悲忏仪》上说:偷僧祗物,污净梵行,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如是等罪,无量无边,舍兹形命,合堕三途。在南岳禅师座下,大众中,有位照禅师,平时辄用常住一撮盐作斋饮,自以为所侵无几,不以为然。后行方等,忽见相起,计三年增长至数十斛。于是,急行变卖衣物,以资买盐,数倍偿众,而后罪相乃灭。

由是观之,如有一向视常住为己有之方丈大和尚,或侵损常住为能事之清众职事,以及藉护法之名,承搅寺院权利之财团法人,惟愿及早悬崖勒马,同心一意,大公无私,尊重教规,维护常住。要知道,对常住僧物,若能增益,则名甘露苑,若有减损,即为蒺梨园。自饱自伤,因倒因起,可以意得,何俟多言。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索达吉堪布:大乘佛法去除痛苦、得到快乐的方法有何殊胜之处?

索达吉堪布:大乘佛法去除痛苦、得到快乐的方法有何殊胜之处?

索达吉堪布:大乘佛法去除痛苦、得到快乐的方法有何殊胜之处? 问:大乘佛法去除痛苦、得到快乐的方法有何殊胜之处? 索达吉堪布:诸佛菩萨告诉我们:要想获得快乐,必须要有产生快乐的因。快乐的因是什么?就...

“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是印度梵语,翻成中文是“无量智、无量觉”,是光寿无量的意思。我们见面第一句话:阿弥陀佛,是祝你长寿、光明、智慧。也是提醒你要警觉,放下自私自利的念头,大公无私...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35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35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35】药师禅:人生可赶,且不可急。赶,是风景;急,只会让心灵煞风景。赶,是山一程,水一程,千里万里;急,是雨一阵,风一阵,风雨交加。优雅的人生,是一颗平静的心,一个平和的心态,...

地藏菩萨感应录:菩萨慈悲悯众生,诸多眷顾深感恩

地藏菩萨感应录:菩萨慈悲悯众生,诸多眷顾深感恩

1998年的正月初七,是我生命历程中的转折点,有一位朋友来我公司造访,告诉我说她初九要去九华山,我一听,好欢喜,说我要去黄山,正好我们可以结伴同行。立刻订了与她同一航班的机票,初九一大早我们就飞往合...

怎么挽回婚姻更有效?试试道家的婚姻和合术

怎么挽回婚姻更有效?试试道家的婚姻和合术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古时,女人没有地位,只是附属品,一旦嫁错了人,得不到男人的疼惜,可能一生也就毁了,所以留下了这么一句警示俗语。现代社会,随着女人地位的不断提高,女人的话语权也是逐日增...

佛教养生的六种心里疗法

佛教养生的六种心里疗法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养生将会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佛教养生的六种心里疗法都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养生妙法:佛教养生的六种心里疗法一、念佛对治业障:平时多用念佛的名号、智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