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维护常住

维护常住

守成法师著

从前有一大寺院,住众师徒数百,昼讲夜禅,时不虚弃。于中有一苦行僧,听完说法后,在扬簸米糠、洮汰泥沙时,总是精勤系念,不忘用功,谓以净心扬簸不善,以禅净水洮汰不净。有日执炊,观火焚薪,念及无常迁逝,复速于是,蹲踞灶前,即寂然入定。开饭时至,维那往厨视之,见其已入禅定,火灭灰冷,众食不济。于是,维那往白上座。

上座云:此乃胜事,众宜忍之,慎勿惊触,听其自起。时过数日,行者方起,往上座前,具陈所证。上座止曰:尔向所言,皆我证境,而今所说,非我所知。因而顾问:汝知宿命否?答云:薄知。又问:汝何罪而作苦行僧,何福而易悟?答曰:此身劳役者,原因前世之时,乃是今日徒众老者之师,少者之师祖,徒众所学,皆昔我训。尔时多有私客,吾辄取常住少菜款待,由此侵损常住,所以今为众奴。但因前生薰修积习,是故今世薄修易悟。上座人等,闻其宿命罪福,果报如是,无不奉为鉴镜。

按:十方常住物,是十方信众所施,既是来自十方,当结十方僧众缘。上自大和尚,下至圊头师,理应爱护常住物,如护眼中珠,不但毫厘侵占不得,如自有盈余之财物,最好发心奉献常住,供养大众,结十方缘。倘若不明因果,或不畏因果者,喜爱假公济私,贪小便宜,甚至藉职权之便,将来自十方之信施物,或全部,或部份,纳为己有,私自享受,如是侵牟常住财物之罪业,早迟必定受诸苦报。

《大悲忏仪》上说:偷僧祗物,污净梵行,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如是等罪,无量无边,舍兹形命,合堕三途。在南岳禅师座下,大众中,有位照禅师,平时辄用常住一撮盐作斋饮,自以为所侵无几,不以为然。后行方等,忽见相起,计三年增长至数十斛。于是,急行变卖衣物,以资买盐,数倍偿众,而后罪相乃灭。

由是观之,如有一向视常住为己有之方丈大和尚,或侵损常住为能事之清众职事,以及藉护法之名,承搅寺院权利之财团法人,惟愿及早悬崖勒马,同心一意,大公无私,尊重教规,维护常住。要知道,对常住僧物,若能增益,则名甘露苑,若有减损,即为蒺梨园。自饱自伤,因倒因起,可以意得,何俟多言。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圣玄:读经你“走心”了吗?看古人诵持《法华

圣玄:读经你“走心”了吗?看古人诵持《法华

《妙法莲华经》在中国佛教有超出群伦的“经王”地位,“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药王菩萨本事品》)古来关于《妙法莲华经》的持验记不可胜数,在这些异彩纷呈的故事里,都有个共同的特点——...

财运不好从这些方面入手怎样来改变

财运不好从这些方面入手怎样来改变

很多人说财运不好,那到底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来提升财运的呢?有效改变财运,咱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对于财富观念有正确的认知是最重要的,越想发财的人,反而越是难以如愿,那些身家高...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妙峡与鲤鱼跃龙门的传奇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妙峡与鲤鱼跃龙门的传奇

妙峡与鲤鱼跃龙门的传奇庙峡,又名妙峡。两座巍峨雄奇的凤凰大山,拔水擎天,夹江而立,引人入胜的鲤鱼跳龙门,活灵活现,雄奇壮观。进入峡谷,两山雄峙,悬崖叠垒,峭壁峥嵘,壁峰刺天;奇特的岩花,依壁竞开,把...

贫穷可卖

贫穷可卖

《贤愚因缘经》上记载:从前在阿槃提国,有一位很有钱的长者,他家里住了一位年纪很大而且地位很卑贱的奴婢。那奴婢长年累月衣服破破烂烂,饮食粗陋,不得温饱,而且还要时常挨鞭子的责打。有一天,她拿著瓶子到河...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浅谈对慈宗即弥勒法门的认识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浅谈对慈宗即弥勒法门的认识

浅谈对慈宗即弥勒法门的认识一 慈宗概况;慈宗创立于一九三二年.即厦门慈宗学会.2创始人.为太虚大师.3慈宗现状.慈宗学会及修学慈氏法丶门者遍布世界各地.二慈宗即慈氏的来源1.弥勒尊绋成佛前其家族为印...

净土法门法语:怎样保全自己及家人的福报

净土法门法语:怎样保全自己及家人的福报

1 你的一家,我要做人中第一个标准的好人,从哪里做起?说诚实言。我的家庭做天下所有家庭的好榜样,我家庭里面每一个成员说诚实语。我这个小乡镇,这个乡镇长如果是圣人、是贤人,他领导这个乡镇,教化这个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