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皈依者常有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信佛、学佛最重要、最根本的基础问题,就是要正确认识皈依佛、法、僧三宝的意义与目的,才能在正确皈依三宝的洗礼下,顺利的往学佛的道路前进。

其刚皈依时候的「引证师」,就是我们出家众,对初入佛门之人观念上的带导,非常重要。可以说,你今天由那位法师引入佛门,如果没有其他特殊因缘,就会跟着这位法师的佛法知见来认识佛教,出家也是一样(如剃度师等)。假若这位法师是学禅宗的他就会带你往禅宗的知见来认识佛教。如果这位法师是学密宗的,他就会带你往密宗的知见来修学佛法。如果这位去师是学唯识的,他就会带你往唯识的知见来认识佛教。如果这位法师是学净土的,他就会引你往净土的知见来认识佛教。如果这位法师是学阿含的,他就会引你往《阿含》的知见来认识佛教;如果这位法师是一位学术研究者,他就会引历史考证及人文哲学创作的观点,来认识佛教的兴起、发展与演变,等等。

因为佛教宗派甚多,而使得初学者从师所知,各随所学,导致初学者无法认识佛所说法的整体面,所以说,师依时的「引证法师」对初学之人观念上的带导,非常的重要。可以说,刚规依的人当时的皈依心态和亲近的「证明师」(善知识等),足以影响及决定我们日后学法,修行的方向甚钜。

像刚才说佛教有那么多的宗派,初学之人应该从那一个宗派或者那一部经或者佛说的那一种入门来认识佛教呢?这个问题,后续自明。

​​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崇奉佛教必须削发吗?

崇奉佛教必须削发吗?

佛教的宗旨虽在解脱死活,削发虽是解脱死活的最佳途径,然则,出了家的如不实修或修不得法,未必能够解脱死活,不削发的,如能修持,也未必不能解脱死活。小乘佛教是以解脱道为依归的,在家人也可修成小乘的第三果...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悬念中的哲理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悬念中的哲理

在一家海鲜馆里,一群旅游者正在进晚餐。他们一边品尝菜肴,一边即兴谈天。鱼端上来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讲起一些关于在鱼肚子里发现珍珠和其他宝物的趣闻轶事。一位长者一直默默的听着他们闲聊,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天琦本瑞禅师悟道因缘

天琦本瑞禅师悟道因缘

天琦本瑞禅师悟道因缘竟陵荆门天琦本瑞禅师,杭州东明宝峰智瑄禅师之法嗣,俗姓江,江西南昌钟陵人。本瑞禅师幼时随父经商颖州,二十岁时,忽念色身色无常,遂弃家远游,投荆门无说能禅师座下落发。无说能禅师令他...

禅茶一味,因茶结缘,与佛结缘!

禅茶一味,因茶结缘,与佛结缘!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其一曰苦佛理博大无限,但...

钟茂森:蕅益大师说孝道:孝闻说

钟茂森:蕅益大师说孝道:孝闻说

钟茂森:蕅益大师说孝道:孝闻说 蕅益大师说孝道—《孝闻说》 钟茂森博士主讲 (共一集) 2010/5/12 中国云南晚晴轩 档名:57-020-0001 尊敬的诸位大德菩萨,大家好!我们今天一起来...

汉传佛教素食养生的启示

汉传佛教素食养生的启示

素食是我国汉传佛教饮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佛教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所谓素食,即不食荤腥。其中荤指葱、蒜、韭菜等五种气味强烈 .no-mobile{display: none;} @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