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哲理故事:行善贵在随缘布施,救命要救急

周生活贫困,家里经常缺米粮。有一回,他向朋友监河侯借三升小米,监河侯却对他说:可以啊!不过我家现在没有很多米粮,你稍等一段时间,等我向老百姓收一点税之后,再借你三百两黄金。

听了监河候的话,庄周很感慨地打了个譬喻:我来您家的途中,听到有鱼儿对我呼唤、求救,我回头一看,看到路上有一个坑洞里的水快干了,那鱼儿希望我能在坑里倒几杯水。

于是我对鱼儿说:我先到南方向吴王、越王商讨借水,然后再将西江水引来这里救你,让你回到东海。那尾鱼很生气地说:我失去了在水中的正常生活,现在只求升斗的水就可以活命了,你却这么回答我,不如你明早就去卖鱼店看,那时候我的身体都已经变成鱼干了!庄周的生活非常贫困,他肚子饿是眼前最迫切的问题,所需要的只是果腹充饥的三升小米而已,根本不必多求其他东西,更无法等待那遥不可及的三百两黄金。

所谓救命要救急!他以鱼儿做讽喻,鱼儿已命在旦夕,若时间拖太长了,就算给它再多的水,也发挥不了效用、救不了命啊!

启示:

一般人常常觉得自己所拥有的太少,永远不满足,也吝于布施。然而求助者也许所求不多,只需要微少的东西而已!若不肯及时帮助遇到困难、逆境的人,往往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悔恨。佛法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善,贵在诚意、贵在量力而为,也贵在随缘布施。

学佛是要学习简单、朴实的人生真理,唯有身体力行,将佛法生活化,才能落实慈悲喜舍的精神,造福人类。

总之,行善要及时,渴时点滴如甘露;若不能时时刻刻把握因缘,或不愿做小善,只想行大善,甚至拖延等待,不伸出援手;这种错误的观念,将会误人误己,甚至误事,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造成损害。

不因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能适时付出点点滴滴的爱,关怀他人、帮助他人,如此才会有美好幸福的人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有些寺院搞附体等,我们该不该去制止?

达真堪布:有些寺院搞附体等,我们该不该去制止?

达真堪布:有些寺院搞附体等,我们该不该去制止? 有些寺院搞附体等,我们该不该去制止? 答:若是你有能力去制止,让他转变,你就可以去制止。若是没有能力,去制止也没用,解决不了问题,也许会更加烦恼,又...

冒失的檀腻觭

冒失的檀腻觭

冒失的檀腻觭从前有个人,名叫檀腻觭。家境清寒,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寒。有一年秋天,他从田里收成了一些稻谷,可是因家里穷,养不起牛,无法打谷子。于是,他向邻村的熟人借了一头牛。打完谷子后,正准备把这头...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70」“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70」“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分享一下“秘笈”,想求善姻缘当称念药师佛,近两年我发好多学佛之人,一提到修持佛法就排斥婚姻,偏执、固执。今天我就和...

独尊湛现:必须要按照程序,要分清“静”与“净”的区别

独尊湛现:必须要按照程序,要分清“静”与“净”的区别

心明为禅,心净为定。诸位同学大家好,修行主要的是这个定力,也就是这个清净心。这个清净心主要的是靠智慧的展现,修行的程序就是环环相扣。首先学习经教,这个经教大家不能误会,指的是我们的老师释迦牟尼佛所给...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康巴昆仑不冻泉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康巴昆仑不冻泉

康巴昆仑不冻泉那一年的春天,整个中国都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苏联在中国北方边境线上部署了三个集团军群总数一百多万的军队,中国的近邻印度也和中国的边防部队不断的发生摩擦,岛上的国军见此情形觉得有机可乘...

如何成为真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人才

如何成为真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人才

《世法哲言》(十)唯诵文章是无知,文学之才唯附实,而今大学四书五经,为文弗施者,收之弗能养其己,放之不利其众或,唯诵何益之有,施诗文于社会之用,造益利众者,是为转知化实也。在社会中有这样一种偏见,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