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情感世界:掌握呼吸

掌握呼吸

生命虽然无常变异,但是我们可以创造不灭的永恒;正因为生命是无常的,更能够激励我们转为勇猛精进,掌握每一刻实在的呼吸,成就自己清净的慧命。有时我们豪奢地浪掷青春,以为自己拥有享用不尽的年轻岁月,其实生命是输不起的。

早晨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洒得祇园精舍一地的碎碎圆圆。一早出去次第乞食的弟子们,踏着庄严的步履,鱼贯地回到精舍,为宁静的祇园带来一阵小小的声响。弟子们身上的袈裟,迎着晨曦,交映出一圈金黄的灿烂。

弟子们洗完钵、洗好脚,井然有序地进入讲堂。把尼师檀坐具整整齐齐地铺好,摄心正念,准备聆听佛陀的教示。放眼望去,佛陀早已结跏趺坐,端坐在高高的须弥座上,慈目垂视着弟子们,声音祥和、低沈,充满慈悲。

「弟于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佛陀!我们是为了滋养身体,以便借着色身来求得生命的清净解脱啊!」弟子们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回答。

「你们知道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久呢?」佛陀清澈的绀目环视着座中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有数十寒暑。」一个弟子自信满满地回答。

「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佛陀圆满的脸庞有一丝的失望。

「佛陀!我们人类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归为尘土。」一个弟子一脸肃穆的神情说。

「你能够认识生命的短暂迅速,但是对佛法也仅止于表皮的了解。」佛陀慈祥地启发弟子。

「佛陀!我觉得我们的生命就像蜉蝣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罢了!」一个弟子语气无限悲怆地说。

「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可以说对佛法已有进入肌肉的认识。」

「佛陀!其实我们的生命就像朝露那么虚幻,阳光一照射,它便瞬间消逝。」一个年轻的弟子当仁不让地回答,清亮的声音响彻讲堂。

「生命譬如朝露,比喻得好,你对佛法已有入骨的体会了。」佛陀的脸上漾着笑意。

宽大的讲堂里,弟子们正在热烈地讨论生命的虚虚实实、苦苦乐乐,座中突然有一个弟子站立起来,偏袒右肩,必恭必敬合掌,语惊四座地说:

「佛陀!依弟子看来,人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

语音一出,群情哗然,大家惊愣地看着佛陀。

「弟子们!人命就如呼吸之间那么剎那无常,能够如此认识的人,才是真正体证生命精髓的人。我们切莫懈怠放逸,应该掌握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勤奋精进!」佛陀睿智的法音流入每个弟子的心田。

「诸行无常」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之一,意思是说世间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譬如山河大地的成住坏空、有情生命的生老病死、心理活动的生住异灭,都是无常迅速的现象。佛教虽然主张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但是尤其重视现在,特别是脉搏跳动、呼吸知觉的现在.当下即是的现在,才是生命真正的存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奇迹,念佛,治好白血病:张洪居士学佛见闻

奇迹,念佛,治好白血病:张洪居士学佛见闻

作者:宽成居士编者按:张洪居士年轻时曾患白血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被医学界视为绝症。但张居士没有倒下,凭借佛菩萨的加持和自己的精进努力,历经十余年,张洪居士的两项绝症奇迹般的消失了!张洪居士可谓经历磨...

世界地球日 “森林从天而降

世界地球日 “森林从天而降

历史追溯到1970年4月22日的美国,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爆发――全美2000多万人、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以及各大团体参加了“地球日”活动。“这太...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果没有学对,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心态,而远离慈悲心,有魔心邪心。


2. 当有因果或业障显现时,因受因果或业障主宰,慈悲心会暂时消失,否则应该是学佛愈久,慈悲心愈大才对。如果慈悲心没有增长,你一定要去反省学佛是否有问题发生。


3. 如何察觉到慈悲心呢:


当别人污蔑你或骂你或讲你不好的时候,你是否可以原谅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能够很自在的坦然面对他们,还是会十分的生气。


对别人的过失或占你便宜是否会耿耿于怀,或是会原谅别人。一般学佛学的愈好的人,愈会原谅别人,对别人的过失不会太放在心上。


比较潜意识的第一念:也就是面对问题的第一个反应,如看到蟑螂突然出现,会不会拿起拖鞋就打下去,这是第一念。


第二念才是学佛的人不该杀生就算了,如第一念想打,表示潜意识没有慈悲心,或慈悲心不够,如第一念是不伤他由他去,慈悲心就较好。


是否会自然的去吃素:很多人吃素是因为身体健康或学佛不能杀生,这种吃素就与慈悲心无关,若看到众生的肉会不忍心吃他而吃素,代表慈悲心有进步。


二、杂念是否减少:


1. 刚开始修行的人,对外面的杂音会造成你的杂念,会干扰你的修行,但修到好的人就不会,杂音根本影响不到你,这些干扰对你根本没有障碍。


2. 若平时没有好好的念佛,没有好好的诵经持咒,定力不好,对外在的感扰没有办法排除。如果你很努力的修行,一般念佛念了三个月后,会有能力抵抗外面的杂音。


你会感觉这个声音好像不是这个世间的,那你打坐时,外在的影响就非常小,你自己也会感觉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你一定要慢慢有这种状况,才是表示你有进步。


要做到六根离六尘,是完全没有看到任何东西,耳朵听到的非常少,慢慢的就都听不到了,坐的也感觉不出来,才是脱离尘境的第一步,脱离尘境才是进入天界的层次,如果做不到还是在人界。


3. 再来是内心杂念的掌控,要不随不制,你没有办法压制杂念,你压制杂念,你又多了一个杂念,压制杂念也是一个杂念,也要不随,一有杂念,要马上拉回来,好好的念佛或持咒,或是观空。


4. 你在修行念佛持咒时如果能做到不随不制,久了以后就能够掌控你的心,外面的干扰、念头完全不会影响到你,你也不理会他而做自己的事,这就是自在无碍。


5. 你要常观照慈悲心与杂念,若这两点都做的很好的话,学佛一定会进步的很快,而到很高的层次,同样的对外面的因果、业障,你也会有能力掌控而不会被牵著走,


你的自主性也会非常强,你修行成功的机会就大,这两点要好好的常反省,如果修行非常久这两点都没有进步,表示走错路,大概不是贪福报就是著相修行。

不用问别人,观照一下自己修行是否进步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果没有学对,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心态,而远离慈悲心,有魔心邪心。2. 当有因果或业障显现...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82」“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82」“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心里总是恋着娑婆世界的妻财子禄,古人谓之抱桩摇橹,行动尚且不能,又如何与弥陀感应道交,打成一片...

达真堪布:怎样看待父母“逼婚”?

达真堪布:怎样看待父母“逼婚”?

达真堪布:怎样看待父母“逼婚”? 问:我们到了一定年龄,家里人就开始安排各种相亲,开始逼婚,让很多人都不愿意回家,请问上师,父母这样做对吗?答:结婚、生子,这些都是要靠缘分的。如果缘分到了,好比瓜熟...

代亲忏悔 母遂吃素

代亲忏悔 母遂吃素

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又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黄涵之作宁绍台道时,发心吃长素,劝其母亦吃,为备素菜,则但吃白饭。涵之函询作何法方可。光示代亲至诚忏悔,业消则能吃矣。未一月而长素矣。(三编下 复章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