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情感世界:真正富有之邦

真正富有之邦

俗谚云:施比受更富有。施与是富有的人生,而接受是贫乏的人生。施舍也不一定只限于金钱物质的赞助,随力为人服务,随口赞叹别人,随容给予微笑,随心为他欢喜,都是一种清净可贵的结缘布施。佛教称慈悲喜舍为四无量心,有钱是一种福报,但是懂得施舍,肯得给予,是一种智慧。布施要恰如其分,而不勉强,以欢喜心行布施而不懊恼,才叫做喜舍。反观我们的社会固然不乏有贫穷的富者,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富有的贫者。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扭转悭吝、贪婪、浮靡的国家形象,建立一个富而有礼、富而有爱的真正富有之邦。

有兄弟二人,虽然为同一父母所生,但是性情却回然不同。哥哥生得一身疏懒骨头,好吃懒做,锱铢必较;弟弟却勤快随分,喜欢与人结缘。有一天,兄弟俩一齐乘车出门办事,不巧遇到天雨路滑,哥哥掌着缰绳狂飘,一时失去控制,两兄弟坠落断崖,失却意气风发的年少生命。

兄弟俩一缕幽魂,恍恍惚惚地来到了幽冥殿外,早有青面獠牙的狱卒等候在门口,一把提起两兄弟,抓到阎罗王的面前。阎罗王寒着一张铁黑色的方脸,瞪着铜铃般的大眼,抚尺拍得震天价响,大声喝道:

「你们兄弟二人上辈子做人,没有做过什么大好大恶的事情,下辈子还能够保有人身,出生做人。判官!查查看,有那户人家需要胎儿去投胎转世的。」

「报告阎君!有赵谢两户人家分别拥有子嗣的因缘,只是出生赵家的人,长大之后要不断的施与他人;投胎谢家的人,则一生都在接受别人的施舍。」文判官仔仔细细地翻阅着生死名簿,簿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个众生的三世因缘果报。

「既然如此,你们兄弟就各自去投胎赵谢二家吧!」

哥哥一听阎罗王的判决,心想:如果投胎到赵家,一生都要辛勤去赚钱行布拖,实在太奔波劳碌,不如接受别人的施与来得清闲舒服。主意打定,赶忙机伶跪到案前,磕头如捣蒜说道:

「阎罗王!一辈子要给人的人生太辛苦了,求您大发慈悲,让我去投胎谢家,接受别人的施与吧!」

「那施舍给人的赵家,又该谁去投胎呢?」阎罗王着急地问。

敦厚笃实,站在一旁始终不发一语的弟弟,恭恭敬敬合十道:

「阎罗王!让我哥哥去谢家转世,我愿意做赵家的子弟,一生把财富布施给他人,广结善缘。」

阎罗王于是放下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兄弟两人依照自己的业力,各自到赵谢两家去出世为人。弟弟因为发愿施与人家,因此到门第高贵、财富雄厚的赵员外家投胎为独生子,长得聪明伶俐,深得家里上下人等的喜爱,最难得的是赵氏公子生就一副慈悲心肠,看到贫病孤寡的人,经常赈济救护他们,凡有求助者,赵公子没有不满足他们的心,而赵员外一家,看到孩子如此乐善好施,也乐得以庞大的钱财随喜布施,因此赵公子慈悲喜舍的美名不胫而走。

一心企望接受别人施舍的哥哥却投胎到家徒四壁、行乞为生的谢家,一辈子向人乞讨残羹剩饭,接受人世的施与和同情,也接受世人的鄙夷与侮蔑。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32佛教对神通、异能看法如何?

32佛教对神通、异能看法如何?

佛教对神通、异能看法如何?  佛教承认有神通的事实,凡夫可得五通,出世的圣人有六通,佛有三明六通。  所谓五通,一、能知过去世叫宿命通;二、能知未来世及现在的远处和细微处叫天眼通;三、能知他人的心念...

净空法师:我吃素的因缘

净空法师:我吃素的因缘

我学佛六个月之后就吃长素了。并没有人劝我。我为什么会吃长素?念了一部《地藏经》害怕了,觉得跟众生怨结得太深了。我在抗期间,还是做学生的时代,我很喜欢打猎,打了三年猎,杀了很多生,看了《地藏经》上讲的...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五节 我已披上了出家人的袈裟,我将利用一切时间和精力求证菩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五节 我已披上了出家人的袈裟,我将利用一切时间和精力求证菩

第五节 我已披上了出家人的袈裟,我将利用一切时间和精力求证菩提。/苦行僧悉达多那是阴历五月的月圆日。一轮圆月从喜马拉雅山的雪峰口冉冉升起。溶溶的月光沐浴着银色的大地,熠熠生辉。突然,一阵毛毛细雨轻轻...

达真堪布:因为自己过去的言论非常害怕下地狱,怎么样对治?

达真堪布:因为自己过去的言论非常害怕下地狱,怎么样对治?

达真堪布:因为自己过去的言论非常害怕下地狱,怎么样对治? 问:上师您好,我是一个大学生,从小想法就特别多,我很小的时候受无神论的影响,说佛教是迷信,后来接触了一点佛法,就出去乱说,给同学讲了很多错...

名僧、高僧、大师、法师

名僧、高僧、大师、法师

  在佛教的称谓中,名僧、高僧、大师、法师这两对名称是有区别的。名僧是指有名的僧人,梁宝唱曾撰《名僧传》,记录当时名僧的事迹。后来梁慧皎又编《高僧传》强调德行高超的僧人方可入传。因为名僧知名,道德学...

快速积累福报功德的佛号

快速积累福报功德的佛号

“复次,舍利弗,东方有世界名曰宝集。其国有佛,号曰宝英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宝英如来名号者,执持讽诵欢喜信乐,五体投地而为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