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情感世界:一家人

一家人

我以为自己会孤苦伶仃地过完这辈子,没想到老天爷在我七十多岁时,给我送来这么孝顺的女儿和女婿,真是前世的福分啊!一提起干女儿,孤寡老人魏秀英脸上总是堆满笑容。老人口中的女儿、女婿其实是同住一个大院的邻居牟有才、陈长英夫妇,他们两人都没有正式工作,却揽下了老人的吃穿用行,数年如一日。

老伴过世老妪倍感孤独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金沙路73号大院时,魏秀英老人正坐在太师椅上吃着陈长英做的鸡蛋羹。见来了记者,老人放下碗,滔滔不绝地说着干女儿、干女婿的好来。

我今年79岁,老伴去世40多年了,我一直靠着每月400多元的退休金生活。老人说,每月除去租房、看病的费用,她的日子过得很拮据。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特别害怕孤独,若不是病得下不了床,她每天清晨都要在院子里和大伙说说话,直到人们回家了,她才拖着不灵便的腿往家走。

无业夫妇情暖病榻老人

陈长英今年50岁,是农转非人员;她的丈夫牟有才53岁,常年靠替人搞搬运、蹬三轮过活,家中惟一值钱的就是那台25英寸的彩电,儿子每月寄回家的600元钱是一家人的全部经济来源。

2000年,陈长英在聊天中认识了魏秀英老人,老人的遭遇让陈长英心生怜悯,她一有空就到老人的家中帮忙打扫卫生、洗衣服,家里做了好吃的也要端去。

去年年初,老人生病了,躺在床上动弹不得,陈长英担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送老人去医院、伺候吃药、帮忙做饭、端屎倒尿羡慕得旁人连声对老人说你女儿真好,老人却抹泪回答:她不是我女儿,我哪有这么好的福气话被陈长英听见了,她当即对老人说:如果你不嫌弃,从此你就是我妈,我会好好照顾你的。

众邻羡慕他们胜似一家人

从那以后,牟有才和陈长英每天都会到老人家去看望数次,两人生活拮据,却舍得掏钱为老人买牛奶鸡蛋。每天下午,陈长英匆匆做好饭,便端着好吃的来到魏秀英老人的家中,照顾老人吃饭、陪老人说话、伺候老人洗脸洗脚忙完后,一般都是晚上10时过了。天气好时,夫妇俩会陪老人四处游玩,什么宝光寺、植物园老人去的地方比过去几十年都多。

老人觉得过意不去,要给陈长英一些钱,但陈长英夫妇坚决不要,说你又吃不了多少。时间一长,陈长英夫妇对自己是真情还是假意,老人心里最明白。

这样相互体谅、相互关心的举动多了,周围的人都羡慕得很,都说他们三人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仙游林宅“孝子公”的传说

仙游林宅“孝子公”的传说

要说孝子公的传说,首先要说一说林宅的地名的来历,林宅,顾名思义,这是林姓的居集地,可是现在林宅百来户人家竟没有一家是姓林的,这话得从头说起。 林宅真的是林氏宅舍,这可是在明朝时期的事,当时,自枫亭...

转载:当商人赶上佛法

转载:当商人赶上佛法

编者按:本文取材于凤凰网同名专题系列文章。【题记:商场如疆场,不乏刀光剑影。商战有规则,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引导人的才智往往决定着商战的成败。对商人来说,成功需要机遇、勇气,更需要聪明和仁心。于...

五百梵志恒河求法

五百梵志恒河求法

在佛陀时代,印度有许多外道信仰。有五百位梵志﹝外道行者﹞相信到恒河沐浴可以消灾、超越苦难,当时这种传说很盛行,所以这五百位梵志即相约结伴前往恒河。供佛因缘,树神得报印度的沙漠广阔,他们方向稍一偏差,...

《楞严经》卷六

《楞严经》卷六

  楞严经卷六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

宣化上人:你若能会用这个“忍”字,什么事情都会好

宣化上人:你若能会用这个“忍”字,什么事情都会好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序品第一◎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序品第一(分三)A1 序分 A2 正宗分 A3 流通分...

领袖的忘年交,演观音深入人心,得众人跪拜,皈依佛门至今!

领袖的忘年交,演观音深入人心,得众人跪拜,皈依佛门至今!

领袖的忘年交,演观音深入人心,得众人跪拜,皈依佛门至今!领袖的忘年交,演观音深入人心,得众人跪拜,皈依佛门至今!观世音作为神话剧里深得人心的一个形象,几代流传,经典的形象,必定会多次改编用以满足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