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天天念佛、念咒就叫精进吗?

达真堪布:天天念佛、念咒就叫精进吗?

首先,大家要认识精进的本体。什么叫精进?“我天天上课打坐,或者天天磕头、绕殿等等,这应该叫精进吧?”不一定。

“我天天念佛、念咒,已经念了一亿遍佛号或者咒语,这应该是精进吧?”也不一定。精进是一种内在的东西,也是一种心态,即喜爱善法。

如果你内心并不喜爱善法,即使你天天绕大殿、磕头,天天念佛、持咒,天天上课、打坐,都不是精进。很多人都勉强地做、假装地做,也是为了在别人面前装修行人嘛,尤其是我们这些出家人,都是在施主面前装修行人,虽然你每天上课、打坐,但是内心很勉强,没有一点儿意乐和法喜,整天愁眉苦脸地做,这不叫精进。即使你表面上做得再好、再勤奋,也没有用,这不是精进修行。

什么叫精进?虽然你念得不多,上座的时间不长,在表面上做得不多,但是,法喜充满,这叫精进。有的人在表面上看没有念多少、做多少,上座或念经的时间都很短,也许他身边的众生认为他不精进,但实际上他是精进的,他才是有修行的。比如寂天菩萨在那烂陀寺的时候,表面上也很不精进啊,甚至被称为“三想者”,意思是他只有三种想法,只做三件事情:吃饭、睡觉、拉撒(也有一种说法:行走)。表面上看似不精进,但实际上他才是真正的成就者,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你可以少念、少坐,但是一定要精进,心里一定要有这种欢乐。无论是念佛、持咒,还是上课、禅修,本来都是一件很欢喜的事,本来就是一种无比的享受,你为什么要这么勉强、这么痛苦呢?这是因为没有明白这些善法以及无漏的功德的真正价值、真正作用,所以生不起喜爱之心。

举个例子,大家喜欢人民币,喜爱自己的家人。你为了家人,怎么都行;你为了赚到人民币,怎么都行。这都是因为我们喜欢、喜爱,否则不可能这样。你现在应该对“喜爱”有所体会了,观察一下:我们现在对善法以及这些无漏的功德,爱还是不爱?喜欢还是不喜欢?自己看看吧!

上大殿做课,在禅房打坐,这都是善法。你不愿意上大殿,不愿意做课,不愿意上禅房,不愿意打坐,这都是不爱、不喜欢。可以说,你失去精进了。若是这样,你不可能积累资粮,也就无法成就佛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老翁祭树神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老翁祭树神

老翁祭树神从前,有一个家财万贯的老翁,生性贪婪,但非常吝啬,喜爱优渥的享受,却舍不得花钱。一日黄昏,彩霞隐隐泛着红光,微风轻轻地吹着,庭园中的老柏树,也挲挲地喝着;老翁伫立在园中,遐想自己大快朵颐地...

请问大师:在你的生命中,哪一天最重要?

请问大师:在你的生命中,哪一天最重要?

学佛修行,从了解佛教故事开始。一个青年去寻找深山里的智者,向他请教一些问题。“请问大师,你生命的哪一天最重要?是生日还是死日?是上山学艺的那一天,还是得道开悟的那一天?------”青年连珠炮似地问...

素食有益健康名不虚传

素食有益健康名不虚传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坚信素食养生,有益健康。按照中国的古老传统,人不应该过分追求浓烈的厚味饮食,而平易恬淡才是养生的基本原则。《吕氏春秋》之《重己》篇指出,善于养生的人是不味众珍的,因为味众珍由胃充...

索达吉堪布:清华大学科技园问答

索达吉堪布:清华大学科技园问答

索达吉堪布:清华大学科技园问答(一)问:我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创业者,在这里有自己的企业。我想问一下:当今天灾人祸层出不穷,尤其是最近一两年,地震、旱灾、水灾发生频繁,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索达吉堪...

佛教故事:罗汉菜:为贼所得

佛教故事:罗汉菜:为贼所得

为贼所得佛与比丘游行人间,忽然避入草中,阿难问佛:「为什么舍道而入草中呢」?像说道:「前面有贼!后三梵志当为贼所得」。三人后来看见路边有一聚金子,三人共同来取。先叫一人回到街上煮饭,这个人竟用毒药暗...

达真堪布:家人生病请求加持算贪心吗?

达真堪布:家人生病请求加持算贪心吗?

达真堪布:家人生病请求加持算贪心吗? 问:我妈妈有病,我可以祈求上师加持吗?我有这样的要求是不是贪心啊? 达真堪布答:可以,你为了家人请求加持不算贪心。家里人有病了,关心照顾他们是应该的,这就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