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天天念佛、念咒就叫精进吗?

达真堪布:天天念佛、念咒就叫精进吗?

首先,大家要认识精进的本体。什么叫精进?“我天天上课打坐,或者天天磕头、绕殿等等,这应该叫精进吧?”不一定。

“我天天念佛、念咒,已经念了一亿遍佛号或者咒语,这应该是精进吧?”也不一定。精进是一种内在的东西,也是一种心态,即喜爱善法。

如果你内心并不喜爱善法,即使你天天绕大殿、磕头,天天念佛、持咒,天天上课、打坐,都不是精进。很多人都勉强地做、假装地做,也是为了在别人面前装修行人嘛,尤其是我们这些出家人,都是在施主面前装修行人,虽然你每天上课、打坐,但是内心很勉强,没有一点儿意乐和法喜,整天愁眉苦脸地做,这不叫精进。即使你表面上做得再好、再勤奋,也没有用,这不是精进修行。

什么叫精进?虽然你念得不多,上座的时间不长,在表面上做得不多,但是,法喜充满,这叫精进。有的人在表面上看没有念多少、做多少,上座或念经的时间都很短,也许他身边的众生认为他不精进,但实际上他是精进的,他才是有修行的。比如寂天菩萨在那烂陀寺的时候,表面上也很不精进啊,甚至被称为“三想者”,意思是他只有三种想法,只做三件事情:吃饭、睡觉、拉撒(也有一种说法:行走)。表面上看似不精进,但实际上他才是真正的成就者,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你可以少念、少坐,但是一定要精进,心里一定要有这种欢乐。无论是念佛、持咒,还是上课、禅修,本来都是一件很欢喜的事,本来就是一种无比的享受,你为什么要这么勉强、这么痛苦呢?这是因为没有明白这些善法以及无漏的功德的真正价值、真正作用,所以生不起喜爱之心。

举个例子,大家喜欢人民币,喜爱自己的家人。你为了家人,怎么都行;你为了赚到人民币,怎么都行。这都是因为我们喜欢、喜爱,否则不可能这样。你现在应该对“喜爱”有所体会了,观察一下:我们现在对善法以及这些无漏的功德,爱还是不爱?喜欢还是不喜欢?自己看看吧!

上大殿做课,在禅房打坐,这都是善法。你不愿意上大殿,不愿意做课,不愿意上禅房,不愿意打坐,这都是不爱、不喜欢。可以说,你失去精进了。若是这样,你不可能积累资粮,也就无法成就佛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念药师佛名号有什么特别功德?

海涛法师:念药师佛名号有什么特别功德?

海涛法师:念药师佛名号有什么特别功德? 问:念药师佛名号有什么特别功德? 海涛法师开示:好!请义工菩萨发一下药师佛卡片。琉璃光佛就是药师佛的佛像,要跟各位结缘,送给大家带在身上。药师佛代表发财、消...

印祖故事:乞儿骗钱不念佛,慨叹众生业障深

印祖故事:乞儿骗钱不念佛,慨叹众生业障深

大师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一肩云水,行脚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领略了关外的冰雪世界。次年(1891年),大师由东北返回北京,移住圆广寺。圆广寺位于北京阜成门外一个叫南营房的地方,寺院规模较大,...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白话译文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白话译文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白话译文提要四十八愿乃净土宗核心眼目,从内容上可分为三:一者,摄法身愿(弥陀自证功德)。二者,摄净土愿(庄严依报)。三者,摄众生愿(令成熟善根,往生净土,疾速成佛)。四十八愿体现出...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亡妻魂附幼女 破凶案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亡妻魂附幼女 破凶案

亡妻魂附幼女 破凶案亡妻魂附幼女破凶案张桢是元朝时代的人,在江苏高邮担任县尹的官职。高邮有一个守城的千户,绰号叫做狗儿,家中有一妻一妾,妾向狗儿说了妻的坏话,狗儿就与妾一同把妻崔氏杀死,并将尸体埋在...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谁是最有学问的人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谁是最有学问的人

路边的信筒里装了满满一下子信,里边有作家的手稿,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博士生的论文,年轻人的情书,商人的信息,打工对父母的问候这样,邮筒觉得自己是最有学问、最知礼仪、最懂爱情的人了!于是,它就飘飘然起来...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绵羊养大的狮子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绵羊养大的狮子

绵羊养大的狮子有一天,在狮妈妈睡觉的时候,一只小狮子独自在森林里玩。玩着玩着,它的注意力就渐渐被其他东西吸引了。它认为自己可以稍稍走远一点,看看家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不知不觉中,它已经走得很远,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