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小木人

小木人

戒嗔小的时候也有玩具,山里孩子的玩具很简单,是一个木雕的小人,那是戒嗔小的时候父亲做的。戒嗔的父亲并不是木匠,所以做出的玩具其实很拙劣,如果不告诉别人这个是什么,估计他们要猜上很久。

孩子的眼里没有贵贱之分,当然也不会在意玩具的质量好坏。戒嗔很喜欢这个不像小人的小人,整天拿在手中。

那时候最大的玩乐就是跑到父亲面前,举着小人问,这是什么?

父亲照例要假装猜上很久,最后还是猜不出。

戒嗔会大笑着说,这是个小人呀。

戒嗔是个小小的戏迷,从小就会把自己置身在假得不能再假的场景中,一次次演绎,一次次骗自己,一次次哈哈大笑。

戒嗔五岁时,也可能是六岁,可能是戒嗔长大的缘故,忽然不再喜欢它了。

有时候喜欢一件事物,静下心来想想,为什么会喜欢,思来想去,才发现喜欢是没道理的。

不喜欢仿佛也是没有道理的。小木人丢在屋子的拐角,久久不再问津。

那年进寺里的时候,戒嗔什么东西都没有带,只带上了它,依然不知道为什么独独选中它。

很多人走进寺门的那一刹那,都以为自己从此和尘世隔绝了,然而即便是莲藕内心真空之所,也有根根柔丝穿过。

戒嗔进寺时已经十二岁,算是一个大孩子了,不再是喜欢玩玩具的年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又重新喜欢上这个小木人。

是因为这是唯一的尘缘吗?戒嗔也不知道。

还记得把那个小木人放在枕边的情景,只是不记得,是哪一刻它掉到了床下。

从来没有想过要找寻,或许是这份尘缘对戒嗔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过了很久,有次扫除,夹杂在戒嗔床下书堆里的小木人忽然掉了出来。洗去沉积在小木人上厚厚的一层灰尘,这个小木人依然不像个小木人,一切仿佛不曾变过。只是对戒嗔来说,对它的感觉,已经不再是一种喜爱了,变成一种奇怪的感觉,有种追忆,有种思念,脑中不再是儿时终日不离手把玩的情景,记忆仿佛更远,有幅画面从心里走过,是父亲把它交给戒嗔的那瞬间。

戒嗔曾经以为自己离开过,却不知自己一直在这尘世间。

它没有变过,可是戒嗔变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82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82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82】药师禅:有福德的人,通过欣赏别人的优点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光明;通过赞美他人的功德来让自己的福德更加圆满;通过观照自心来让自己的爱心和智慧更加发挥。缺福德的人,常常观察别人...

宝香法师显神通

宝香法师显神通

在佛教传记里面,梁武帝的时代,四川有一位真正得道的高僧,宝香禅师。他在四川这个地方住了很多年,也以各种方便法劝人人断恶修善。当地的风气,每逢季候都杀生祭奠鬼神,宝香禅师苦苦地劝导他们不要造这个杀业,...

放生心得:我们切不可盲目放生

放生心得:我们切不可盲目放生

在当今社会,放生已经成了时尚。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放生团、放生站,定期放生。其实人们并不懂得真正放生的含义是什么,盲引,盲导,盲做,不知不觉就与众生结怨而造业。何为放生?一、是为了抢救怜悯那些即将被...

圆慈法师:戒随念

圆慈法师:戒随念

戒随念圆慈法师欲修戒随念的人,独居静处,当以如是不毁等之德而随念於自己的戒,即“哈哈!我的戒实无毁、无穿、无点、无杂、自在、智者所赞、无所触、令起於定"。在家人随念在家戒,出家人随出家戒。无论在家戒...

夫妻不和使用男女和合术方法

夫妻不和使用男女和合术方法

夫妻不和使用男女和合术方法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夫妻关系不和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两个人的情分变淡了,这个时候使用一些和合术之类的方法,对于增进双方的感情是有好处的,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增进感情的操作。1、...

大安法师:婚外情出轨,很损你的福德

大安法师:婚外情出轨,很损你的福德

问:我看到一位女同事有婚外情,我是佛弟子,我该怎么办?答:这是物欲横流的社会比较普遍问题了,原来婚外情大家都是众口所指啊,很难站立社会上的丑行;但是现在,特别是对男同胞来说,如果你只有妻子,没有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