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怎样辨明佛经的真伪?

怎样辨明佛经的真伪? 

佛经真伪的问题,可以分成两个方向说:一是翻译史上无法查证其时代和译者的经典;

另一是从鸾坛或者乩童以降神托梦的方式,传授出来似是而非的佛经。第一类是正式的经

典,与佛法不相违背;第二类是假冒的经典,实质是民间信仰的产物。 

早期的印度佛教史上,学者间就有大乘非佛说的论调,因为大乘经典的出现和流传,是

在佛灭之后数百年。但是大乘佛法有其原始佛教的根据,只不过把思想的层面提高,予以哲

学化,使它更博大、精深、玄妙,从人间推广而至于无限,所以说,原始的经典是以人间为

对象,而大乘经典则是以菩萨为对象。 

可是,大乘经典绝对没有离开原始佛法的基本原则,据因缘法而讲空、无,讲实相无

相,据因果法而讲有、真有、妙有。其实这是一体的两面,空和有本不相离,这是因缘、因

果基本法则的极致。所以,大乘佛法不论是否为佛说,或者菩萨说,或者其他众生说,都不

可以真伪来做取舍,只要符合佛法的原则就好。 

至于第二类民间信仰的产物,是由附佛法外道的鬼神所传授,利用有人在修行之时,或

者某一神鬼特定的场所,化现佛菩萨的形象,以民间大众所熟悉的语句,说出一部一部的短

经,比如说《高王观世音经》、《血盆经》、《太阴经》、《太上感应篇》等。有的近于

佛,有的近于道,有的是儒、释、道三教合流。以人间道德标准来劝化、教善、教孝、教恩

义,都有它一定的作用,所以,虽为伪经而非真的佛经,民间的佛教徒们,都在传诵,没有

不良的后果。 

另外,也有属于第二种的流类,虽称是佛经,为佛说,但内容却违背因果的原则和因缘

的观点。讲空便否定因果,讲有即恋著于世间,将佛菩萨和神道混为一体,平等对待,所谓

五教合流、三教平等、佛佛同道、道道相通等的理论,其实非佛、非道、非儒,亦非耶教与

回教。他们虽用佛经,也解释佛经,但他们自己各有其神示的所谓「真经」为其根本,这种

以假冒佛经为名的书籍,当然不是佛经。 

尚有一类,由于某些人的盲修瞎练,获得一些神秘经验,感应魔道降示和鬼神的附体。

为了建立他们的教化根据,达到广招徒众的目的,也看佛经,解佛书,不过他们是以自己的

所见,或似是而非的定境,或魔道鬼神的指示,用属于自己的语言、意象,任意解释经句和

经义;类似的书籍,虽以佛经的注解为名,其目的则在于离经叛道,毁谤正法,损伤慧命。

这就是古来祖师所说:「离经一字,即同魔说」的例子。 

据此判断,如果称为佛经而无法确定是佛经或非佛经时,最好的办法是查对藏经的目

录,如明载于目录,虽被列为「疑伪」部类,仍属可信、可读;若在经录所无,就要考虑是

否和佛法的基本原则相背。再有,除了解经用经义,引经名,述古大德的发明,如孔子所

说:「述而不作」的态度所写的佛书之外,最好少看为安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从“朝闻道夕死可矣”看儒、释、道关于“闻道”“证道”的差异

从“朝闻道夕死可矣”看儒、释、道关于“闻道”“证道”的差异

“朝闻道夕死可矣”语出《论语》(里仁第四)。“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即,早上听了圣人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了无遗憾。后人常用这句话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也用以警醒那些在滚滚红尘中追逐物欲、...

黄柏霖:同事带领双方父母旅游和睦家族

黄柏霖:同事带领双方父母旅游和睦家族

黄柏霖:同事带领双方父母旅游和睦家族 父母看子女长大成人,而且成家立业,这是人生一件非常令他欢喜安慰的事情,『不胜终身之喜』啊。可是没想到娶完媳妇以后,父母亲反而失去儿子的孝心了。这是第二个不孝的...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买次品得大奖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买次品得大奖

A市的百花商场是一家有名的商场,从来没有出售过假货、次品,价格也合理,因此它生意兴隆,并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表扬。不料,老王从百花商场买了一台窗式空调,不管怎么调试,这台空调就是不制冷。安装人员很紧张...

素食江湖 20款养生汤

素食江湖 20款养生汤

1.双莲百合圆肉汤安神,健身,预防心悸失眠材料:莲子2两,莲藕1斤,百合5钱,圆肉5钱做法:将所有材料洗净,莲藕切成大块装备用,在锅中放入8分满的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大火20分钟,在以小火炖2小...

名人成长故事: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的成功故事

名人成长故事: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的成功故事

现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并不出身名门望族,这位黑人显贵原本家道寒微。鲍威尔年轻时胸怀大志,为帮补家计,凭借自己壮硕的身体,从事各种繁重的工作。有年夏天,鲍威尔在一家汽水厂当杂工,除了洗瓶子外,老板还要他...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44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44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初四句,是三业赞叹中的意业赞叹,即观音从意业上显示化度众生的殊胜。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