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兜率从悦禅师悟道因缘

兜率从悦禅师悟道因缘

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兜率从悦禅师,宝峰克文禅师之法嗣,俗姓熊,赣州人。从悦禅师少时即投本邑普圆院出家,受具足戒后,一度学习经论。后游方参学,于道吾山充当首座和尚。

一日,从悦禅师率领几位僧人,前往潭州(今湖南长沙)云盖山海会寺礼谒守智和尚(黄龙慧南禅师之法嗣)。

守智和尚刚与从悦禅师交谈了几句,便完全摸清了他的底细,笑道:观首座气质不凡,奈何出言吐气如醉人邪?

从悦禅师一听,面红耳赤,热汗如雨下,说道:愿和尚不吝慈悲。

守智和尚于是又跟他交谈,并不断地用语言逼拶和刺激他。可是从悦禅师仍然是茫然无所知晓,于是他便请求守智和尚允许他入室参请。

守知和尚问:曾见法昌倚遇和尚否?

从悦禅师道:曾看他语录,自了可也,不愿见之。

守智和尚又问:曾见洞山文和尚(宝峰克文禅师)否?

从悦禅师道:关西子(克文禅师的外号)没头脑,拖一条布裙,作尿臭气,有甚长处?

守智和尚便道:你但向尿臭气处参取。

从悦禅师于是依教,前往洞山参礼克文禅师,并得其心要。

为了感谢守智和尚的指点,从悦禅师不久又回云盖,礼谒守智和尚。

守智和尚一见他,便问:见关西子后,大事如何?

从悦禅师道:若不得和尚指示,洎乎嗟过一生。

说完便礼谢,寻即又回到克文禅师座下。

不久,从悦禅师即于隆兴鹿苑出世弘法。

当时,有一位名叫清素的禅师,曾经久参石霜慈明楚圆禅师,道眼明彻,后于鹿苑附近,寓居一室,很少与人交往。

一日,从悦禅师正在吃蜜渍荔枝,清素禅师偶然从门前经过。从悦禅师招呼道:经老人乡果也,可同食之。

清素禅师道:自先师亡后,不得此食久矣。

从悦禅师便问:先师为谁?

清素禅师道:慈明也。某忝执侍十三年耳。

从悦禅师一听,惊疑不已,说道:十三年堪忍执侍之役,非得其道而何?

说完便把剩下的果子赠给了清素禅师,渐渐地两人的关系变得亲近起来。

清素禅师问:师所见者何人?

从悦禅师道:洞山文。

清素禅师又问:文见何人?

从悦禅师道:黄龙南。

清素禅师便感叹道:南匾头见先师不久,法道大振如此!

从悦禅师一听,更加惊疑,于是便袖子里藏着香,到清素禅师的住处,向清素禅师作礼。

清素禅师连忙站起来避开,并说道:吾以福薄,先师授记,不许为人。

于是,从悦禅师对清素禅师更加恭敬。

清素禅师被从悦禅师虔诚的求法之心所感动,便说道:怜子之诚,违先师之记。子平生所得,试语我。

从悦禅师于是便把自己平生所证所见,统统告诉了清素禅师。

清素禅师道:可以入佛而不能入魔。

从悦禅师道:何谓也?

清素禅师道:岂不见古人道,末后一句,始到牢关?

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钳锤,从悦禅师终于得到了清素禅师的印可。清素禅师告诫从悦禅师说:文(克文禅师)示子者,皆正如正见。然子离文太早,不能尽其妙。吾今为子点破,使子受用得大自在。他日切勿嗣吾也。

从悦禅师后于洪州分宁之兜率开法接众,果然如清素禅师之教,嗣克文真净禅师之法脉。

从悦禅师平常接人,常设三关以验学者,犹如黄龙三关:

一曰拨草瞻风,只图见性,即今上人性在甚么处?

二曰识得自性,方脱生死,眼光落地时,作么生脱?

三曰脱得生死,便知去处。四大分离,向甚么处去?

为了更好地理解从悦禅师的禅法,再看他的三则上堂法语--

上堂:始见新春,又逢初夏。四时若箭,两曜如梭。不觉红颜翻成白首。直须努力,别著精神,耕取自己田园,莫犯他人苗稼。既然如是,牵犁拽耙,须是雪山白牛始得。且道鼻孔在甚么处?良久曰:叱!叱!

上堂:无法亦无心,无心复何舍。要真尽属真,要假全归假。平地上行船,虚空里走马。九年面壁人,有口还如哑。参!

上堂: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诸禅德,大小傅大士,只会抱桥柱澡洗,把缆放船,印板上打将来,模子里脱将去。岂知道本色衲僧,塞除佛祖窟,打破玄妙门,跳出断常坑,不依清净界,都无一物,独奋双拳,海上横行,建家立国。有一般汉,也要向百尺竿头凝然端坐,洎乎翻身之际,舍命不得。岂不见云门大师道,知是般事,拈放一边,直须摆动精神,著些筋骨。向混沌未剖已前荐得,犹是钝汉。那堪更于他人舌头上,咂啖滋味,终无了日。诸禅客,要会么?剔起眉毛有甚难,分明不见一毫端,风吹碧落浮云尽,月上青山玉一团。喝一喝,下座。

从悦禅师圆寂于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谥真寂禅师。有辞众偈云:

四十有八,圣凡尽杀。

不是英雄,龙安路滑。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记忆力不好怎么办?

海涛法师:记忆力不好怎么办?

海涛法师:记忆力不好怎么办? 问: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学习还算努力,但是成绩不太理想很痛苦,记忆力很差,我做早课但是运气似乎不好,每一次考试都差一点点,请问要怎么办?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报,尽力就好...

普贤行愿品原文

普贤行愿品原文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学佛群疑》06什么是佛教徒的饮食观?

《学佛群疑》06什么是佛教徒的饮食观?

什么是佛教徒的饮食观?  佛教出现于印度的时候,佛教徒并没有特殊的饮食习惯和规定,因为印度是一个宗教信仰普遍的国家,凡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有大同小异的饮食观念。所以,原始时代的佛教徒乃至出家的比丘...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三卷16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三卷16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三卷16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本品名‘礼供听法’。‘礼供’者,十方世界诸大菩萨,咸至极乐世界,礼拜供养阿弥陀佛也。‘听法’者,阿弥陀佛悯念来者,乃为宣演...

人类最唯美的禅茶乐曲!

人类最唯美的禅茶乐曲!

幽远 清新 淡雅 浑朴 如云般轻柔飘逸如一杯淡淡飘散的清茶清新悠远 润雅浑朴 轻风徐徐茶香袅袅 鸟鸣啾啾,反朴归真的大自然的声音。如一杯淡淡飘散的清茶!相信这一刻你已摆脱了世俗的纷扰!这一刻心灵得到...

放生指南:放生红鲤鱼

放生指南:放生红鲤鱼

放生红鲤鱼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我们之所以放生红鲤鱼,是因为它也是生命!爱惜别人的生命,培养慈悲心,放别人的生,也是放自己的生。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六道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