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石头自回禅师悟道因缘

石头自回禅师悟道因缘

合州(今四川合江)钓鱼台石头自回禅师,大随元静禅师之法嗣,本郡人。自回禅师的祖上世代为石匠。自回禅师虽不识字,但是自幼志慕空宗,记忆力极好。他曾经请人为他口授《法华经》,很快就能背诵。后辞别双亲,投大随无静禅师出家,日常以扫洒为务。

后来,寺院搞修建,需要石料。于是大随禅师便令他于悬崖上凿取石材。自回禅师一边凿石,一边口诵《法华》。他用功如此精勤,只要他手不离锤凿,诵经亦不辍口。

一日,大随禅师前往探视,见他这个样子,便告诉他说:今日硿(kong)磕(石头碰击声),明日硿磕,死生到来,作甚折合(抵挡)?

自回禅师一听,非常惊愕,于是放下手中的锤凿,向大随禅师礼拜,并请求大随禅师为他开示究竟法门。

于是大随禅师带他回方丈寮,令他暂时放下诵经,一心专看赵州勘婆子之公案。该公案的具体内容是

有一僧人游五台,途中问一婆子:台山路向甚么处去?婆子道:蓦直去。其僧便去,婆子便在身后道:好个师僧又恁么去。后有僧将此事告诉了赵州和尚,赵州和尚道:待我去勘过。第二天,赵州和尚便去问那婆子:台山路向甚么处去?婆子道:蓦直去。赵州和尚于是便走。那婆子在身后又道:好个师僧又恁么去。赵州和尚回到观音院,告诉那位僧人说:台山婆子为汝勘破了也。

自回禅师于是依教参究,念念不离此公案。

这样用功既久,一日凿石,碰到一块石头非常坚硬,自回禅师于是用力一锤,只见火星一闪。就在这个当下,自回禅师忽然大彻。

于是他欢喜踊跃,跑到方丈寮,礼拜大随禅师,并呈颂曰:

用尽工夫,浑无巴鼻。

火光迸散,元在这里。

大随禅师一听,非常高兴,说道:子彻也。

自回禅师于是又就赵州勘婆子之公案,呈颂云:

三军不动旗闪烁,老婆正是魔王脚。

赵州无柄铁扫帚,扫荡烟尘空索索。

大随禅师阅后,遂予印可,并授给他僧服。

自回禅师悟道后,因为是石匠出身,故大众都称他为:回石头。后出世于合州钓鱼台,开法接众。

自回禅师曾有上堂法语云:参禅学道,大似井底叫渴相似,殊不知塞耳塞眼,回避不及。且如十二时中,行住坐卧,动转施为,是甚么人使作?眼见耳闻,何处不是路头?若识得路头,便是大解脱路。方知老汉与你证明,山河大地与你证明。所以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般门。诸仁者,大凡有一物当途,要见一物之根源。一物无处,要见一物之根源。见得根源,源无所源。所源既非,何处不圆?诸禅德,你看老汉有甚么胜你处,诸人有甚么不如老汉处?还会么?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

这段法语,把禅宗的心法讲得极为透彻,对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修禅,是一个很好的入门指南。

一个目不识丁的石匠,能作出如此精当的开示,只能说明一点:他的智慧是从自性中流出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菩萨和虱子

菩萨和虱子

菩萨和虱子不要因为曾经帮助过别人就觉得别人对你的好是理所当然,做事都要有个分寸,这也是一种智慧。有一位菩萨隐居在深山幽谷中修行,他常以大慈大悲的心,同情天下众生的生死苦恼,静心诚意,追求大道。但有个...

星云大师宽心:人生的大病--贪

星云大师宽心:人生的大病--贪

星云大师宽心:人生的大病--贪有个仙人收了两个徒弟,为了让他俩证得仙道,就把他们完全与女色隔绝。等到两人20岁左右的时候,仙人想试一试他们的道心,就把两个徒弟带到一个热闹的都市走了一遭。仙师,那个是...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佛化家庭的修行之道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佛化家庭的修行之道

佛化家庭的修行之道佛教与一般哲学不同,佛教不只讲知识、讲理论、讲道德,佛教最主要的是重视实践,重视修行。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中,修行在生活中,用慈悲的语言应人,用慈悲的眼光待人,...

净土法门法语:2014净土大经科注,法语菁华录(七四)

净土法门法语:2014净土大经科注,法语菁华录(七四)

1 诸佛如来、祖师大德,苦口婆心的劝勉我们,唯恐我们在这一生把这个机会错过了,那叫真的太可惜。佛在经上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确实不容易,经教里头常说,「三途一堕五千劫」。为什么说这个话...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十五卷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十五卷

第十五卷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三十七面,我们看经文。  【阿难复白佛言。人不自手杀者。不自手杀...

群牛索命

群牛索命

群牛索命奴子任玉病革时,守观者夜闻窗外十吼声,玉骇然而殁。次日,共话其异,其妇泣曰:是少年尝盗杀数牛,人不知也。【译文】奴仆任玉病危时,守护在他身旁的人半夜里忽然听到窗外有群牛的吼叫声。任玉被这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