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石头自回禅师悟道因缘

石头自回禅师悟道因缘

合州(今四川合江)钓鱼台石头自回禅师,大随元静禅师之法嗣,本郡人。自回禅师的祖上世代为石匠。自回禅师虽不识字,但是自幼志慕空宗,记忆力极好。他曾经请人为他口授《法华经》,很快就能背诵。后辞别双亲,投大随无静禅师出家,日常以扫洒为务。

后来,寺院搞修建,需要石料。于是大随禅师便令他于悬崖上凿取石材。自回禅师一边凿石,一边口诵《法华》。他用功如此精勤,只要他手不离锤凿,诵经亦不辍口。

一日,大随禅师前往探视,见他这个样子,便告诉他说:今日硿(kong)磕(石头碰击声),明日硿磕,死生到来,作甚折合(抵挡)?

自回禅师一听,非常惊愕,于是放下手中的锤凿,向大随禅师礼拜,并请求大随禅师为他开示究竟法门。

于是大随禅师带他回方丈寮,令他暂时放下诵经,一心专看赵州勘婆子之公案。该公案的具体内容是

有一僧人游五台,途中问一婆子:台山路向甚么处去?婆子道:蓦直去。其僧便去,婆子便在身后道:好个师僧又恁么去。后有僧将此事告诉了赵州和尚,赵州和尚道:待我去勘过。第二天,赵州和尚便去问那婆子:台山路向甚么处去?婆子道:蓦直去。赵州和尚于是便走。那婆子在身后又道:好个师僧又恁么去。赵州和尚回到观音院,告诉那位僧人说:台山婆子为汝勘破了也。

自回禅师于是依教参究,念念不离此公案。

这样用功既久,一日凿石,碰到一块石头非常坚硬,自回禅师于是用力一锤,只见火星一闪。就在这个当下,自回禅师忽然大彻。

于是他欢喜踊跃,跑到方丈寮,礼拜大随禅师,并呈颂曰:

用尽工夫,浑无巴鼻。

火光迸散,元在这里。

大随禅师一听,非常高兴,说道:子彻也。

自回禅师于是又就赵州勘婆子之公案,呈颂云:

三军不动旗闪烁,老婆正是魔王脚。

赵州无柄铁扫帚,扫荡烟尘空索索。

大随禅师阅后,遂予印可,并授给他僧服。

自回禅师悟道后,因为是石匠出身,故大众都称他为:回石头。后出世于合州钓鱼台,开法接众。

自回禅师曾有上堂法语云:参禅学道,大似井底叫渴相似,殊不知塞耳塞眼,回避不及。且如十二时中,行住坐卧,动转施为,是甚么人使作?眼见耳闻,何处不是路头?若识得路头,便是大解脱路。方知老汉与你证明,山河大地与你证明。所以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般门。诸仁者,大凡有一物当途,要见一物之根源。一物无处,要见一物之根源。见得根源,源无所源。所源既非,何处不圆?诸禅德,你看老汉有甚么胜你处,诸人有甚么不如老汉处?还会么?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

这段法语,把禅宗的心法讲得极为透彻,对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修禅,是一个很好的入门指南。

一个目不识丁的石匠,能作出如此精当的开示,只能说明一点:他的智慧是从自性中流出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行善改命要有恒心、耐心,方有大验

行善改命要有恒心、耐心,方有大验

确信因果,净舍无疑,福应有自寄梦续录一书中记载: 湖州有位孙邵先生,与写【了凡四训】的袁了凡先生感情很好。袁先生曾经将【感应篇】、【功过格】等劝善的书相赠。孙邵先生因而日日以善行自勉,可以说做到兢兢...

释门法戒录:一生精进 无病立化 (民国 洪生)

释门法戒录:一生精进 无病立化 (民国 洪生)

一生精进 无病立化 (民国 洪生)民国天童寺洪生师,双眉长垂,一黑一白,眉毫有光泽,人们呼他"长眉罗汉"。于十一月二十二日,在本寺无病立化。他是山东人,在普陀出家。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

陈兵教授:附佛外道的特质与祸害

陈兵教授:附佛外道的特质与祸害

陈兵教授:附佛外道的特质与祸害(作者简介:陈兵教授,1945年生于甘肃武山,196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87年从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最大的憾事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最大的憾事

最大的憾事阿难陀一生的遗憾,恐怕要算他有一位哥哥提婆达多了。提婆达多也是当初七王子出家之一的王子,或许他是为了凑热闹才出家的,而不是真正发心出家,所以出家后他不安心修道,专门显异惑众,并想求得神通。...

海涛法师:没有听闻佛法的亲人,替他诵经,法会召请,他会来

海涛法师:没有听闻佛法的亲人,替他诵经,法会召请,他会来

海涛法师:没有听闻佛法的亲人,替他诵经,法会召请,他会来 问:没有听闻佛法的亲人,替他诵经,法会召请,他会来参加吗?什么是超度,如果在世,没有听闻佛法的亲人,如果我们替他诵经,或者法会召请,他会来参...

星云法师:乌鸦的声音

星云法师:乌鸦的声音

有一只乌鸦在飞往他处的路上,遇到了喜鹊。乌鸦对喜鹊诉苦说:“这个地方坏透了,人也坏透了,他们看到我飞行,听到我的声音,就批评我,咒骂我,所以现在我要离开这里,我要飞到别的地方去重新过生活!”喜鹊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