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门法戒录:愿在西方 生莲花中 (隋 灵干)

愿在西方 生莲花中 (隋 灵干)

隋朝西京大禅定道场释灵干,俗姓李,金城狄道人。为人恭敬勤奋,修持净业,依照《华严经》作莲花藏世界海观和弥勒天宫观。至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因患病昏死,但心窝处未冷,不敢装殓。苏醒后说:"开始看见两个人手拿公文立在房前说官员要见法师。起床跟着走,好像空中飞行,足不触地。来到一所大花园前,七宝树林,异常庄严。两人把我送到后便告辞而退,我独自入内,举目四望,处处都是珍宝合成,光彩耀眼。树下有花座,有的坐着人,有的空着。忽然听见有人问道:'灵干!你到这里来了吗 '顺着声音看去,原来是慧远法师(这位慧远法师是隋朝人),便顶礼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答:'是兜率天。我和休法师都生在这里。靠我南面坐的便是他。'他们两人已不是原来的样子,头戴天冠,身穿紫色衣,都是世间没见过的,只不过口音没变,还听得出来。慧远又对灵干说:'你和我的弟子们,以后都将生到这里'。"他苏醒后,更精进修观,不与旁人往还。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修禅定初获成就,隋炀帝诏封他为道场的上座,皈依的弟子更多。大业八年(公元612年),患病沉重,临终前,眼睛向上看,过许久才复常。这时沙门童贞来问病,看见这现象。灵干对童贞说:"刚才有两个青衣童子来请,跟着前往,到兜率天城外,未能进去。如踮着脚可看见城内的宝树花盖,平脚站立便看不见什么。刚才眼睛向上看,就是这个原因。"童贞说:"如果能往生那里,那太好了!"灵干说:"天上的快乐不长久,最终还是要堕轮回,华严海藏才是我的志愿。"不久气绝,一会又苏醒。童贞问:"看见什么 "灵干说:"看见无边大海,有莲花大如车轮,我坐在上面,这下心愿满足了!"过一会逝世,时大业八年(公元612年)正月二十九日,世寿七十八岁。

(出《唐高僧传》)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因果故事二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因果故事二

因果故事二沈万三是明朝人,有一次他看见有人拿著几百只的青蛙,而且准备马上就把这些青蛙杀死;沈万三不忍心见到这些青蛙被杀,于是就用钱把这些青蛙全都买了下来,放在池塘里面,使它们能够悠游自在的生活。有一...

老酒鬼摔倒摔疼后顿悟受持五戒得解脱

老酒鬼摔倒摔疼后顿悟受持五戒得解脱

佛陀时代,距祇洹精舍七里之远,有一老者嗜酒如命,佛陀的学生阿难时常前往劝谏。“我无法忍受这样的限制,所以才不去精舍。”老者不服从阿难的劝导,依然如故地喝酒。一日,老者又喝得醉醺醺地走在回家路上,一不...

明如居士:太上感应篇浅释之劝诫章总述

明如居士:太上感应篇浅释之劝诫章总述

下面学习《感应篇·劝诫章》的最后一部分——从善恶之果而劝,原文是这样的:“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吉人,...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别轻易揣测他人的用意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别轻易揣测他人的用意

前几天,小微告诉我,她的一个朋友不理她了,我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朋友管她借钱,她没借,是因为那个朋友花钱大手大脚的,不借给她是希望她能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可是朋友因此不理她了,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惜福有福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惜福有福

惜福有福雪峰、岩头、钦山等禅师三人结伴四处参访、弘法。有一天行脚经过一条河流,正计划要到何处托钵乞食时,看到河中从上游漂流下一片很新鲜的菜叶。钦山说:你们看,河流中有菜叶漂流,可见上游有人居住,我们...

多少重

多少重

翰林学士苏东坡因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后,忽有省悟,因而作“未参禅前”、“参禅时”、“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未参禅前的境界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