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海回狂白话卷一:法戒录_劝求功名者

第一卷 法戒录 劝求功名者

劝求功名者(共八则,四法、二戒、二法戒)

美色是世间人想得到的,科举功名也是世间人想得到的。然而若想二者同时拥有,就像有人又想发财腰缠万贯,又想做官当扬州刺史,还想成仙骑鹤升天,无异于痴心妄想。无奈世间最容易使人迷惑的莫过于色欲,而与求取功名水火难容的也莫过于色欲。古往今来有多少才华出众的读书人,最终被爱欲的大浪所淹没,可以说数不胜数。若是那些得过且过,平日对求取功名不肯努力的人,倒也罢了。若是雪夜寒窗,残灯独坐,慈爱的父母望明月而神伤,贤良的妻子听鸡鸣而堕泪。一旦该得到的朱衣官服被剥夺,在科举中式的黄榜上被除名,妻子多年的期望成为泡影,父母的养育深恩无法报答,此时自己的心中该是多么悔恨!男儿若想实现青云之志,就须把人间的女色看空。

林茂先(《文昌化书》)

信州的林茂先,每天闭门读书,非常用功。中了举人后,邻居有一个富户的妻子,嫌弃自己的丈夫不肯读书上进,钦慕林茂先的才华,就自己跑来想和他亲近。林茂先说:男女有别,这样的事情为礼法所不容。况且天地鬼神,罗列森布,无处不在,看得清清楚楚。你怎能玷污我的品行呢?邻妇惭愧地走了。林茂先在其后的考试中,中了进士。后来他的三个儿子也都中了进士。

【按】《中庸》开篇第一章,就说君子在独处时,对于各种诱惑要有戒慎和恐惧之心。而在评论小人时,则说他们无所忌惮。可见修身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有敬畏之心。林茂先所说的男女有别,礼法不容就是敬,天地鬼神,罗列森布就是畏。从这里也可以知道,他平日的个人修养的确很深。

罗文毅公(《罗状元本传》)

罗伦到京城参加会试,中途船停靠在姑苏。夜里梦见范仲淹先生来看他,并说:来年的状元将会是你。罗伦谦逊地表示自己不行。范先生说:某年的某座楼中发生的事情,上天已经知道了。罗伦醒后,回忆起当年曾在那座楼中拒绝与一名女子发生私情,这个梦看来是真的。等到了殿试的时候,他果然中了状元。

【按】即使身在暗室之中,天神的眼睛也像闪电一样明察秋毫。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更要小心谨慎。

杨希仲(《科名劝戒录》)

成都人杨希仲,在科举考试还未中第以前,曾在外地读书,其间有一个美艳的妇人想与他发生私情,被他拒绝了。他在家乡的妻子当晚就梦见一位神仙说:你丈夫客居他乡,也能够操守严明,我会让他在众多考生中取得第一。他妻子醒后感到很奇怪,不知是什么意思。直到年底,杨希仲返回家中说起这件事,才弄明白。第二年的乡试,杨希仲果然得了四川省第一名。

【按】《优填王经》说:女人最为恶,难与为因缘。恩爱一缚着,牵人入罪门。杨希仲先生可称得上是牵之不动了。

曹某(《不可不可录》)

松江的曹某,到南京参加科举考试,寓所中有一个妇人想与他发生私情,曹某赶紧避开,走出寓所到别处借宿。半路上见到有官员出行,一队侍从举着灯火,喝令行人回避,走入古庙之中。曹某悄悄跟过去,听到里面正在念本年科举考试即将中榜的名单。念到第六名时,一名官吏禀告说:此人做了恶事,已被削去,应该由谁来代替?神说:曹某不与寓所中的妇人发生私情,贞节可嘉,就由他来代替。等到考试结果揭晓,果然是第六名。

【按】好色之人,若有女子投怀送抱,必定丧德败行,因此削福减禄,无异于灾星临门。积德之士,若有女子前来私会,必定不为所动,因此蒙神嘉许,正是福星高照。所以说祸与福都是由自己造成的。

刘尧举(《广仁录》)

龙舒有一个人叫刘尧举,租了一条船前往省城参加乡试,路上总想调戏船夫的女儿,船夫随时都提防着他。刘尧举进入考场后,船夫认为考场里重门紧闭,棘枝插墙,完成答卷前考生不得离开,因此不再担心,到街上去了很久。谁知试题都是刘尧举曾经练习过的,很快就考完出来,乘机与船夫的女儿私通。刘尧举的父母在家中,梦到一个黄衣人拿着考中的名单,向他们报喜说刘尧举考了第一名。他们正要看名单时,忽然被一个人夺去,说:刘某最近作了一件欺心事,已经被取消考试资格了。刘尧举的父母醒后,说起这个梦都很担忧。不久在考场阅卷时,刘尧举因为考试违规被取消资格,主考人员都为他的文章感到惋惜。回家后,父母把梦到的情形向他询问,刘尧举隐瞒实情不敢告诉父母。他在下一次的乡试中才考中举人,但终其一生都没能中进士。

【按】为了船上一次匆匆的欢娱,竟然用一个省元(乡试考取全省第一)来换,还有谁像他这样愚蠢呢!

凤阳某生(其友面述)

凤阳县有一个秀才,家里的小池塘里种着荷花,多年都没有开花。康熙己酉年(1669),他要到句曲参加录遗考试,家里的池塘忽然开了一支并蒂莲。他的父母都很高兴,认为这是在秋天举行的乡试中上榜的吉兆,决定第二天早上在池边摆酒观赏。当天晚上,秀才夫妇二人欢聚,家中有婢女走过,秀才想调戏她,见妻子没有阻止,就私自占有了这个婢女。第二天早上再去看荷花时,却已经被折掉了,经过询问,恰好是这个婢女折的,秀才的父母非常惆怅。折花的这天晚上,秀才梦到自己去拜见文昌帝君,见自己的名字已登上天榜,忽然被帝君勾掉。他哭着拜倒在帝君面前请求原谅,连续三次都被斥退。醒后他自知不妙,心情沉重地上了路。府学的录遗名额通常都是三个,当时去句曲参加录遗考试的秀才也只有三人,唯独他没有通过。其后的三次大收,同样都没能通过,最后只好哭着回家。

【按】假使他的妻子坚决不允许他占有婢女,丈夫肯定会认为她是出于嫉妒,谁知冥冥之中却保全了他科举的功名。春秋时期,叔向的母亲因为听从儿子的劝告,为不受嫉妒的恶名,没有阻止娶叔虎的母亲,后来羊舌氏家族因此遇难,其事详见《左传》。对于妻子的妒忌怎么能一概而论呢?

【注】清朝科举制度规定,各级学府的生员(俗称秀才)需要参加科考、录科,取中后可获参加乡试的资格。其他落选者则可参加名为录遗的补考,取中亦可参加乡试。大收是获得乡试资格的最后机会。

直隶两士(《戒淫汇说》)

明朝有一位书生,在南京参加科举考试,寓所的对面是一位指挥使的官邸。指挥使的女儿见到这位书生后,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一等考试结束,就派婢女传信,约他在晚上相会。这位书生怕损伤阴德,就拒绝了。但与他同住的一个朋友平时比较轻浮,就冒充书生前去赴约。婢女在夜色中分辨不清,把他领进指挥使女儿的房中,两人睡在一起,忘了关门。恰好指挥使早上回来,突然进门看到,不禁大怒,挥剑杀了两人,然后去官府自首。第二天正是发榜的日子,这位留在寓所没去赴约的书生名列榜首。

【按】一个登上举人录,一个登上冤鬼录,两个人的荣辱苦乐有天渊之别。仅仅一念之差,却在一夜之间酿成如此截然不同的后果,真是太令人敬畏了!

南昌兄弟(《感应篇广疏》)

南昌有兄弟二人,是一对双胞胎,他们的相貌、声音连父母也难以分辨,就用衣服颜色来区别。长大后,两人同时娶妻,同时考取秀才,其它各方面的境遇也都一样。一次兄弟二人参加科举考试,住在同一个旅店。邻居有个女子挑逗兄弟中的哥哥,被哥哥拒绝了,还警告弟弟不要与这个女子来往。弟弟嘴上答应,私下却冒充哥哥前去与她相会,并约好考中以后来娶她。等到发榜,哥哥考中了,而弟弟却不幸落榜。这个女子因为兄弟俩长得一样,还以为考中的人正是来与她私会的男子,不禁喜出望外,给他钱带在路上用。第二年春天,哥哥又中了进士。这个女子听到后,暗地里准备行装,以为一定会来隆重地迎娶她,可是一直杳无音信,由于伤心和怨恨而死去了。后来哥哥健康长寿,子孙荣盛。弟弟却很早就死去,也没留下后代。

【按】一个人命相的好坏,都是由前世的内心善恶造成的。前世如果行善,在母胎中自然会有富贵的相貌,出生时也会遇到良辰吉日。如果前世造恶,则正好相反。所以命相之说包含了很深的道理,不可不信。不过,虽说命相都有定数,可是人的内心却是不断改变的。从根本上说,一切祸福都是由内心所造,并非取决于命相,所以命相之说也不可全信。从南昌双胞胎兄弟的不同结局,便可以悟出这个道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 3

星云法师: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 3

各位同学:我今天第三次来和各位讲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的问题,记得三年前学院招考新生的时候,曾经出过一个作文题目:‘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当时有些青年连题目都不懂,就是懂的人也把握不到要紧的地方,可...

索达吉堪布:如何看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索达吉堪布:如何看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索达吉堪布:如何看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问:我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四学生,正准备考哲学专业的研究生。现在很多人赞同因果,也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看到现实中有道德的人并不幸福,没有道德的人反而挺快...

星云法师:参禅念佛想求神通就有毛病了

星云法师:参禅念佛想求神通就有毛病了

星云大师参禅念佛会有什么毛病呢?你想求神通就有毛病了,各位护法信徒们,学佛老老实实的,千万不能求神通,神通对你们不利呀!门口有人骂你,你听不到,你还是安心在这里听我讲经,假如你有天耳通,听到那个人在...

欲海回狂白话卷二:受持篇_九想观

欲海回狂白话卷二:受持篇_九想观

第二卷 受持篇 九想观九想观(此观修成后,才了解死后的种种凄惨境况,这是用人生最后死亡的状况灭除淫念的方便法门。)人只要想到死后的情形,欲火就会顿时熄灭,化为清凉。世俗之人听到死便觉不快,以为不吉利...

工作时的几次梦

工作时的几次梦

工作时的几次梦99年前后几年,是奶奶的坎坷岁月,真是人到老来百事哀:她先是摔伤了手臂,后面又摔倒,跌伤了腿,起居非常不便。后来又接连生了几场病,且都濒于危境。98年我毕业到外地工作后,家中频频传来奶...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我执”为根,生诸烦恼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我执”为根,生诸烦恼

我执为根,生诸烦恼我们常说:我的房子、我的车子、我的地盘、我的尊严、我的权位、我的利益、我的时间、我的健康、我的爸妈、我的老婆、我的所有什么东西上面都要附加上我的这个标签。殊不知,一旦形成这种惯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