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做善事的两个关键

钟茂森:做善事的两个关键

『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远心』,你看做善事,这两个心是关键。在末法时代,就是我们现前这个时代,真的做善事的人太少,干恶事的人很多,善人少恶人多。所以你要去做善事,别人可能看你很奇怪,吃饱了没事,干这个事?他对你不理解。不仅不理解,甚至他可能会排挤你、会嘲笑你、会讽刺你,更有甚者会毁谤你、侮辱你、陷害你、障碍你,不让你的善事成功。你这个时候是不是就退心了?不行,要有忍耐心。

忍耐这就是佛法里讲的忍辱,忍辱本来就是忍耐的意思。凡事都能忍耐,修菩萨道关键在於忍,《金刚经》里讲的,一切菩萨得成於忍,忍才能使功德圆满。在中国为什么说忍辱,把辱加上去?这是因为中国的读书人,士人,「士可杀不可辱」,他身命可以给你杀害,但是他不能忍耻辱,很有气节。所以佛法传到中国来之后,在「忍」后面加上个「辱」,你看耻辱都能忍,那没有什么不能忍的,一切都能忍,是这么来的。忍辱,忍耐心。另外还要有永远心,做善事要始终保持著善意,自始至终保持我的纯净纯善之心,不会因为各种逆缘而退心,这叫做永远心。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三集) 2007/6/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215-0003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7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7)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7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7)

党援之众,无竞大义。群迷之中,无辩正论。意思是跟这些只会跟着国王起哄而不是真正追求佛法大义的糊涂人没什么好辩论的。说完,如意大师就去世了。世亲法师成名后,请求继位的国王再次召集辩论,顺利击败对手,为...

【佛教问答】要把佛法学好首先要做好人,我们要把人做好,最重要的是放下什么?

【佛教问答】要把佛法学好首先要做好人,我们要把人做好,最重要的是放下什么?

作为一个人来说,不管从什么角度,要把佛法学好,首先得做好人。如果人没有做好,没有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善良一面的本质啊,应该从善去罪的话,谈学佛法是一个空谈。但是我们要把人做好,到底要做些什么呢?我以前...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老木匠的房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老木匠的房

老木匠房曾经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他的老板自己年纪大了, 不想再做盖木房子的手艺了, 他知道这样收入会少些, 但还是决定退休。想和老伴过过清闲的退休日子, 享受晚年的生活。虽然他也会惦记这段时...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二十三回 上高峰巴蛇吞象 入幻境神将击人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二十三回 上高峰巴蛇吞象 入幻境神将击人

第二十三回 上高峰巴蛇吞象 入幻境神将击人话说妙善大师等一行三众,走到那座最高峰的山脚下,只当它是雪莲峰,找到了一条路径,驱动白象,要往山上走时。不料那头白象,在一路上过来,都是驯顺异常的,今天却不...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104)“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104)“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药师佛全身是蓝色的,如同琉璃,但有些人认为琉璃是白色、黄色或其它颜色。然而,此处的琉璃并非具体的物质。虽然典籍中并没有确...

太上感应篇图说128:干求不遂便生咒恨

太上感应篇图说128:干求不遂便生咒恨

经文:干求不遂,便生咒恨。【原文】欲壑思填满,全然不识羞。方才称莫逆,转瞬便成仇。蜜口逞奸计,狼心肆诈谋。何如立志节,闭户不交游。注:干求,如求升迁、求财物、求宥免、求情面之类。不知愧耻,仰面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