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和功德的有什么共同点?

​  功德和福德是学佛修行过程中的高频词,我们常听到以下说法:

“随喜您的发心,功德无量!”

“您孩子真懂事,您真有福报!”

“累劫善根、福德、因缘的积累,才能在今生值遇佛法,要珍惜!”可见功德和福德都是值得希求的。但两者间的差别我们却往往分辨不太清楚。

学佛修行重在明了因果,所谓“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在这一点上,梁武帝和达摩祖师间的对话,便是给我们的警示。

梁武帝:“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

达摩祖师:“并无功德。”

梁武帝:“何以无功德?”

达摩祖师:“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景德传灯录》

相传梁武帝曾四度舍身出家,受过具足戒,一生造寺、写经、度僧无数,但达摩祖师却用“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十二个字,便将其所修概括完毕。可见,不明福德和功德之差别,稀里糊涂修行,做再多与佛法有关的事,也难得真实利益。

六祖惠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中,对何为功德,作了具体、深入地阐释: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可见“功德”,须是见性平等、离相无我、成就法身的内在修养。而如梁武帝那般,仅于外在行布施供养等善事,内心却执人我之相、希求回报,仅有“福德”,却无“功德”。

  福德和功德的共同点,都有“德”。“德”通“得”,有“得到”之意。“福德”得到的是“福报”,而“功德”得到的是“功”,具体差别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福德:以贪执、分别、希求回报的有漏之心行善,对所做好事,念念不忘。

功德:因修戒、定、慧三无漏学,灭除贪、嗔、痴烦恼。以“三轮体空”的见地行善事,做再多,内心却毫不执著。

所谓“三轮体空”,譬如行布施时,观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皆为空性。知无实在的能施之我,无希求福报之心;无能施之人,对受者不起慢心;所施之物,本性为空,不起贪著之心。

福德:外在的福报,可以自己享用,也可与人分享。比如将自己的吃穿住用做布施或供养,令他人也受用,得到利益。

功德:是戒定慧的内在修养,谁修谁得,无法转赠他人。若功德能转赠,那么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何必苦口婆心劝说我们修行,只需将功德直接送给我们,速成佛道,他们岂不更轻松?

福德:果报仍在三界内,不能了生脱死,出离轮回。所谓“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不修戒定慧,贪嗔痴烦恼增盛,甚至有可能在三恶道中,享用所积福德。

功德:能究竟远离忧痛苦恼,超越六道轮回,乃至十法界,圆成佛果。

可见,福德和功德之中,功德才是最胜的真实利益。福德当然也重要,但若不能成为解脱轮回,成就菩提的增上缘,终究还是转头成空。愿大家都能明了其中差别,以无所得的清净平等之心,勤修善业,早日功德圆满,成就佛道,利益无边有情。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欲海回狂白话卷一:法戒录_劝亲狎妓童者

欲海回狂白话卷一:法戒录_劝亲狎妓童者

第一卷 法戒录 劝亲狎妓童者劝亲狎妓童者(共二则,皆戒)妓女对社会造成的毒害真是太大了!使人精气枯竭,家财损耗,夫妻离异。朴实的人与之亲近就会变得淫荡,聪明的人对之爱恋就会变得痴迷。妓女迎新送旧,藏...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佛光禅师门下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归来,正在法堂里向佛光禅师述说此次在外参学的见闻种种,佛光禅师总以慰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道;'师父,这二十年来,你老人还好'?佛光禅师道;'很好.很好,讲...

【素食】吃粗粮排毒养颜

【素食】吃粗粮排毒养颜

大米和小麦都是重要的传统食粮,我们离不开它们。但如果你可以把更多谷物引入食谱,则可以为身体注入更多元的营养素。下面这些谷物食品营养丰富,而且很容易在菜市场或超市买到是你不可错过的养生食品!多吃粗粮...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二十六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二十六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二十六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大家翻开第五十页,「皆愿作佛第十」,我们看...

婚内出轨的女人,学佛后怎样了?

婚内出轨的女人,学佛后怎样了?

秋风飒飒,落叶飞舞,给人悲怆的凉意。我的心情,也曾如落叶般无处安落。漂泊太久便不知要往何处去,为了生活我不断赚钱,满脑子都是钱钱钱,赚钱买大房,买豪车,供孩子上名校。我像“拼命三娘”一样只顾往前冲,...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佛教的忠实信徒--女居士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佛教的忠实信徒--女居士

在古印度有位女居士,是佛教的忠实信徒。她虽然没有出家当比丘尼,但对佛教的教义、法术十分精通,时时修炼钻研, 是位功道高深的女居士,很有名望。一天,女居士前往拘萨罗国游历,在迦旃延婆罗门的尼庵中的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