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名人轶事:康熙皇帝与佛家的渊源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一个皇帝,8岁继承皇位,在位共61年。他也是一位与佛家有渊源的皇帝。

康熙的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是信佛的,史料记载,孝庄文皇后参禅中有境相现前,康熙帝的父王顺治帝也是信佛的,所以对于康熙来说,从小就受到佛学的影响。

康熙皇帝笃信观音菩萨,所以他在位时有意将普陀山建为中国佛教第一圣地,他曾数次下江南,虽未亲临普陀山,但他与普陀山,与观音菩萨的因缘都是非常深的。康熙每次南巡,都给普陀山带去福音。

相传他第二次南巡时,有一天从会稽山朝拜大禹后返还,他乘坐的小舟经过一座桥时,看见一位老妇人,头插一朵红花,独自驾着小舟来到他的御舟前,神态自若,毫无避让之意。见到这一奇怪的现象,康熙便令定海总兵黄大来上龙舟询问舟山情况。黄大来向皇上详细讲述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百废待兴的事项。晚上,康熙细想白天所遇到的老妇人,和黄大来所启奏的普陀山废状,感到奇怪,突然间省悟这奇异的老妇人定是观音菩萨显身。于是决定重建普陀山普济寺大圆通殿。圣令一传出,八方信众纷纷解囊,共襄盛举。

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皇帝染恙。普陀山僧人在普济寺藏经楼上设供康熙长生牌位,祈求圣上万寿无疆。康熙病好后,非常高兴,以至后来他六十大寿,将臣下花巨资制作的寿礼五彩珠宝锦绣万寿龙幛,赐到了普陀山悬挂。普陀山息耒院大殿,也由此改称万寿殿。

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三月,御驾杭州。普陀山法雨寺住持性统法师等因为建造寺院短缺琉璃瓦而苦恼,于是便启奏皇上发善心布施,康熙当即布施黄金千两,又恩准将金陵明朝故宫旧殿的琉璃瓦和顶梁结构拆运到普陀,盖建前、后两寺大殿。并赐额普济群灵,改名宝陀寺为普济禅寺。又赐题天花法雨和法雨寺额。1703年二月,康熙第四次南巡时,又遣侍卫进香普陀,赐普济寺御书心经一卷,币金二百两。在以后的几年里,康熙又两次南巡,相继多次赐碑文、题额、币金、佛像、宝印予普陀山。

作为一代皇帝,康熙帝有能力供养菩萨,有能力布施,他也大发菩提心,一直在供养着普陀山的寺院,一直在为兴建寺院,弘扬佛法做着自己能做的事。无论是供养亦或是布施,都是为自己为子孙后代积福德,所以康熙皇帝在位时建立了多民族统一,领土最大的国家,政治上采取了很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措施,发展了社会经济,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康乾盛世,盛世局面长达115年,从他自己到儿子雍正,再到孙子乾隆。康熙皇帝,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他利益百姓,这跟佛法中讲的利益一切众生是一致的,所以他是学佛,并能很好的用佛的一位有善根,也有慧根的皇帝。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学佛,真能带给我快乐吗?

学佛,真能带给我快乐吗?

人生在世难免有种种烦恼,于是,人们在遇到烦恼时,常常通过各种办法排解烦恼,听听音乐,看看电影,逛街购物,外出旅游,找人聊天,打牌玩游戏,乃至泡酒吧,跳广场舞,所有动作都只为解除内心的寂寞烦恼,然而,...

[拉珍文集] 想因果,想众生 ——写给一些为人师表者

[拉珍文集] 想因果,想众生 ——写给一些为人师表者

想因果,想众生 ——写给一些为人师表者拉珍时常听到有人说:“某某某升任仁波且了,要当上师了,要赶快去恭喜他!”我总是默然。前日,有人又对我说:“你怎么不恭喜某某某升仁波且呢?你对他有心结吗?”我说:...

钱穆先生:明心见性,明哪般心?见哪般性?

钱穆先生:明心见性,明哪般心?见哪般性?

钱穆先生:明心见性,明哪般心?见哪般性?禅宗故事里有一件很有名的公案说:百丈怀海大师侍马祖行次,见一群野鸭飞过。祖曰:“是什么?”师曰:“野鸭子。”祖曰:“甚处去也?”师曰:“飞过去也。”祖遂回头,...

人气女星小燕子赵薇:素食生活找到人生答案

人气女星小燕子赵薇:素食生活找到人生答案

赵薇说:很多人都是因为痛苦才亲近佛法,我当初也是一样。因为周围的人没法给你最好的解答,你只能自己去找。 佛法博大精深,只要你进到佛法里找,都可以找到答案,佛教里有辩经,但凡夫俗子没法辩赢,因为那是一...

毛凌云:持斋愈病 六

毛凌云:持斋愈病 六

持斋愈病 六风湿速愈 程愿西居士之姊,民国廿一年夏手患风湿,遍请内外科医治,至八月底仍均无效。夙知茹素可以疗疾,即焚香虔祷于供奉之观音菩萨座前,发愿自九月一日起,持斋至十九日大士出家纪念日止,以求速...

宋代孝子:朱寿昌

宋代孝子:朱寿昌

朱寿昌,字康叔,宋天长同仁乡秦栏人,《宋史》载有他弃官千里寻母之事。他是流传甚广的古代“二十四孝”中的一位。朱寿昌的父亲朱巽是宋仁宗年间的工部侍郎,寿昌庶出,其母刘氏是朱巽之妾。朱寿昌幼时,刘氏被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