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明心见性,明哪般心?见哪般性?

钱穆先生:明心见性,明哪般心?见哪般性?

禅宗故事里有一件很有名的公案说:

百丈怀海大师侍马祖行次,见一群野鸭飞过。祖曰:“是什么?”师曰:“野鸭子。”祖曰:“甚处去也?”师曰:“飞过去也。”祖遂回头,将师鼻一,负痛失声。祖曰:“又道飞过去也!”师于言下有省。(《五灯会元》卷三)

这一段故事,正好说明六祖意思。看见一群野鸭飞过,是所知见。禅宗祖师只许你有此“知见”,不许你有此“所知见”,而即住着在此“所知见”上。知见了一群野鸭飞过,不许说是一群野鸭飞过,也不许想有一群野鸭飞过。此是一种纯粹知见,非“无知见”与“不知见”,即此是“佛知见”。此是心本体,亦即是佛性。

禅宗要你“明心见性”,是明如此般的心,见如此般的性。今说我看见一群野鸭飞过,此是前念生。野鸭飞过,我心也不存,此是后念灭。此念灭了,才能生别念,此所谓“无所住而生其心”。

现在是要你“前念不生,后念不灭”。你看见一群野鸭飞过,只此一见,便成一相。但你不再说我看见一群野鸭飞过,是“离一切相”。明白到这里,即易明白得明一切法而无念、无相、无住、无着的真境界与真体段。

再言之,你看见一群野鸭飞过是“慧”,你不再说看见一群野鸭飞过是“定”。否则你此一刻看见一群野鸭飞过,野鸭是飞过了,而仍在你念里存着,你心里老存着此一群野鸭飞过,会阻碍你下一念之新生。

所以要受马祖鼻子。因你如是般随外迁流,失了“定”,亦将失了“慧”。六祖的“即心即佛”义,大体是如此。

所以说“烦恼是菩提”。你若偏要说我看见一群野鸭飞过,但飞哪里去了呢?此问题即要成烦恼。所以只让你有知见,却不要在知见上着相、生念。见一群野鸭飞过,无所谓,那即是菩提了。

烦恼与菩提,同是此一知见,同是此一心,所异在有相与无相,着与不着。所以六祖最先在黄梅东禅寺作偈题壁即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行由品》)

——钱穆先生《中国思想史》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大师教你看风水 好的住宅风水是这样的 你家有没有

大师教你看风水 好的住宅风水是这样的 你家有没有

古人对于风水是很看重的,因为人体的气息和大自然的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建筑物的气息也是和大自然密不可分的,谁家都想拥有好的风水,因为好的风水可以带来好的运气。那怎么看风水呢?今天风水大师就告诉你好的住宅...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23.真正的好朋友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23.真正的好朋友

23.真正的好朋友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还没出家时,家中富有又有地位,结交很多朋友。其中有一位名叫陀然的梵志,与他成为莫逆之交,感情有如兄弟。目犍连出家以后,他和陀然几乎没有连络,虽然偶尔也想起老友,但因...

冰心起名字

冰心起名字

第一篇文章发表之后,刘放园表兄鼓励冰心,说她能写,让她再写,同时还不断地寄《新潮》、《新青年》、《改造》等十几种新出的杂志给她看。鲁迅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小说《狂人日记》,给冰心很大的震动。这时...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45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45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45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菩萨,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十八句: 【垂训以格人非。】 这句话是讲为天下的大众...

达真堪布:自观为佛的时候要具足哪三个条件?

达真堪布:自观为佛的时候要具足哪三个条件?

达真堪布:自观为佛的时候要具足哪三个条件? 在金刚萨垛除障法里,念完百字明以后,上师金刚萨垛佛化成光融入自己的体内,自己瞬间也变成金刚萨垛佛。此处把自己观成佛,要具足什么样的条件呢?答:观想上师金刚...

66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不同在那里?

66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不同在那里?

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不同在那里?  居士能够说皈依吗?居士可以讲经吗?居士可以化缘吗?居士可以主持寺院吗?居士能为信徒念经拜忏超度吗?居士能够参与和干涉出家人的事务吗?  以上六个问题常有人问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