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善于领导统御的手长者

第一百零二.善于领导统御的手长者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阿罗鞞伽罗国,住在阿迦罗瓦寺。

当地有一位富豪仕绅,名字叫「手」,大家都称他手长者。这天,有五百位仕绅跟着手长者来礼见佛陀。大家向佛陀问讯顶礼后,顺序坐定。

佛陀对手长者说:

「手长者!跟随你的人真多啊!你是怎么摄服他们的?」

「世尊!我是依您所教导的四摄法做到的。

世尊!如果这个人喜欢人家布施,我就以布施来摄服他,

如果这个人喜欢听好话,我就以美言来摄服他,

如果这个人重于利益,我就和他分享利益来摄服他,

如果这个人重于同事之乐,我就透过和他共事来摄服他。

世尊!因为这样,所以虽然我比人家富有,但大家跟我关系密切,没有人希望我变穷。」

「太好了,手长者!这真的是摄服大众的要领。任何过去未来能够摄服大众的领导者,都是运用了这四摄法,现在的领导者也一样。」

经过这段开场白后,佛陀开始为大家说法,并且劝导、鼓励大家修学向道。之后,手长者带领大众,再次地礼敬佛陀后离去。

手长者离开后不久,佛陀向比丘们赞叹手长者,说手长者有七种难得的长处,也就是成就了信、戒、惭、愧、多闻、舍、慧。

此后的某一天,有一位比丘到手长者家乞食,就将那天所听到佛陀对他的赞叹,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手长者。结果,手长者却赶紧问这位比丘:

「尊者!佛陀这样说时,有没有其它在家人在场?」

「道友!那时并没有在家人在场。」

「尊者!那就好。」

「道友!如果有在家人在场,又有什么关系?」

「尊者!如果有在家人在场,万一对世尊的赞叹不服气,那他心中一定会起反感而受苦。反之,一定会对我更加恭敬顺从。不论哪一种情形,我都不乐意见到,所以我会这样关切。尊者!但愿您今天能留下来,接受我的饮食供养吧!」

这位比丘接受长者的饮食供养后,依例为长者说法,并且劝导、鼓励长者修学向道,然后才回去。

回去后,这位比丘向佛陀报告整个经过,佛陀听了后赞叹道:

「太好了!比丘!那位善男子少欲,自己有优点却不希望别人知道。就这一点,我要赞叹手长者有第八种难得的长处,那就是少欲。」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增支部第八集第二三经》、《增支部第八集第二四经》、《中阿含第四○手长者经》。

二、阿罗鞞伽罗国,又作阿罗毘国,为位于波罗奈国之西,憍萨罗国之南,为临恒河的一个小国,国中有阿迦罗瓦寺。比丘戒律中有关挖地、砍树的规定,即发生在阿迦罗瓦寺。(参考《佛光大辞典》〈阿罗毘国〉)

三、四摄,就是四个领导统御的方法。在《阿含经》中论及四摄的,约有六个经,南传《四部》的情形也差不多,看来四摄法在早期圣典中的分量是不太多的。就《阿含经》来说,其中也只有《中阿含第四○手长者经》与《增壹阿含第四八品第三经》两经,有比较明确的说明,其余《杂阿含第六六七经》、《杂阿含第六六九经》、《中阿含第一三五善生经》、《长阿含第九众集经》等经,都只提到而已。后来的大乘佛教,似乎对四摄法的运用比较重视,这或许与大乘菩萨,重于慈悲度众的性格有关吧!

四、领导统御,本为近代军中带兵管理学的论题,后来得到一般企业与组织的重视而普及。不论在军中,亦或在一般组织,领导统御的一致趋势,是讲求所谓的「服务领导」,也就是以提供服务来取代权威指使,这和二千多年前佛陀所说的四摄法,精神上竟是这么的一致。

五、在手长者的八个优点中,信,应当是指对佛、法、僧的「净信」。这是一种以理智思辨与实践体证为基础的坚定信念,或近于舍利弗的「深信」。而惭与愧,被分列为两点,这与我们现代并用的习惯不同。早期的用法,「惭」者重于自己比不上圣贤,而「愧」则重于自己尚未能远离恶行,这两种不足的自觉,可以引发人类向善、向上,乃至于向解脱的力道,这是人类道德力量最重要的基础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温暖之家:第四章 人性堕落的问题

佛教故事:温暖之家:第四章 人性堕落的问题

第四章人性堕落的问题一、如何防止孩子步入歧途现代的父母都忙于工作,而没有时间与孩子相处。他们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就日夜努力赚钱,供孩子享受过舒服的生活,他们以为这就是爱孩子的表现。无论是学习上的必需...

做灶台要怎么选择日子 跟搬家择吉相似 灶台位置

做灶台要怎么选择日子 跟搬家择吉相似 灶台位置

做灶台要怎么选择日子?这估计是很大人心中的困惑,而且还有些人会想:做灶台这么一件小事,怎么还要选择日子?事实上,做灶台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件小事,可是对古代的人们来说,那可以算的上是一件大事...

宽运法师:佛陀不愿意回答的十四个问题

宽运法师:佛陀不愿意回答的十四个问题

佛教,就是让我们取智、取善、取涅槃,因为佛教有十四种无记的方法,怕我们在这里面拘泥,不能抽离。当时,有一位叫鬘童子的人,也是有着十四个问题,来请教佛陀。这些问题就是:1.世界恒常存在吗?2.世界不恒...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黑痣菩萨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黑痣菩萨

黑痣菩萨有位年轻人虽然辛勤工作,却总是三餐不继。一天,他经过某个村庄,看到一头母牛刚生下小牛。他心想:如果买下小牛,把它养大再卖掉,就有经营生意的本钱了。恰巧牛主人正担心母牛养育小牛会消耗很多体力,...

22.转法轮

22.转法轮

22.转法轮马胜正在鹿野苑修习着苦行。一天,他坐禅之后,看到远处有个沙门朝他而来。当这人走近时,他才发觉原来是悉达多,于是便立即跑去告诉其他四人。拔提说:“悉达多半途弃道。他吃饭、喝乳、又和村童共聚...

陈坚教授:乘着“宗派佛教”的翅膀

陈坚教授:乘着“宗派佛教”的翅膀

陈坚教授:乘着“宗派佛教”的翅膀陈坚有一首由德国诗人海涅(1791—1856)作词、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1809—1847)谱曲的在世界范围内至今广为流传的歌,叫《乘着歌声的翅膀》(Auf F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