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故事:须摩供缕授记作佛

须摩供缕授记作佛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城中有一位裁缝师,名为须摩。须摩家贫如洗,生活非常困苦,只靠着替人缝制衣服维持简单的生计。

这样子的生活不知过了多久,一天,须摩突然心生感慨:「我这辈子会这么贫穷,都是因为过去不行布施的结果。这样的日子实在太苦了,如果我这一生不努力广修供养,来世只会更加穷困潦倒!」一想到此,须摩打从心底下定决心要更加努力,即使所拥有的东西微薄不已,也都要尽己所能布施供养,以累积福德。

因此,须摩拿着家中仅剩的钱财,到城中买了一些缕线,正巧,在回家的路上,远远地就看到仪容庄严的佛陀,带领诸大比丘来到城中乞食。须摩心生欢喜,两步并作一步地来到佛陀面前,将手中新买的缕线,以最至诚的心供养给佛陀。慈悲的佛陀接过缕线后,随即在大众前,用这捆线缝补自己衣服上的破洞。此情此景,令须摩感动莫名,于是欢喜地顶礼佛陀,并说了一首偈子:

「所施虽微少,值大良福田,奉施世尊已,

誓愿后成佛。过度群萌类,其数不可量,

大威德世尊,当证知此事。」

佛陀为须摩授记,说道:「你因一心至诚供养的功德,来世当得作佛,号为十綖,度脱无量众生。」

须摩听到佛陀的授记,信心更加坚定,并在佛前发下大愿:「愿此供养功德,于未来世中,为盲冥众生,作其眼目;无依靠者,为作归依;无救护者,为作救护;无解脱者,为作解脱;无安隐者,为作安隐;未入涅盘者,令得涅盘」。

佛陀面露微笑,霎时五道光芒自佛陀口中绽放,祥光右绕佛身三匝,最后回归于顶门之中。此时阿难请示佛陀:「是什么因缘,让世尊露颜微笑?」佛陀于是将须摩供养缕线,将来必当成佛的因缘告诉大众,诸大比丘听完,心生欢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一》

省思

佛法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一切法皆离不开因缘果报。富贵之人因过去世布施供养之因,今生方得富贵之果,若欲脱离贫困,应当勤行布施,广积福德。再者,福田当中又以三宝为最胜福田,若能以至诚心、清净心供养三宝,尽管所施之物微薄,当下即是最大功德、最大福报。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地藏菩萨感应录:高速路上出车祸 毫发无损显奇迹

地藏菩萨感应录:高速路上出车祸 毫发无损显奇迹

【广东深圳】黄常旺2007-10-27我的夫君之前对我学佛拜佛是很反对的,为了恒顺他,只要他在家,我都不敢去看佛教的经书、光碟。虽然这样,地藏菩萨一样慈悲加持他,使他的事业各方面都转顺利了(见我所写...

如何随时随地念佛——慧净上人

如何随时随地念佛——慧净上人

如何随时随地念佛——慧净上人【(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最没有忌讳,最方便,你在大雄宝殿、念佛堂、客厅可以念佛,在卧室、在洗澡间、在卫生间也可以念佛,所以最方便、最没有忌讳。】最好是早上起来就念佛,...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五   为僧不守戒流为表面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五 为僧不守戒流为表面

为僧者,若不奉守佛法戒律教规,所修之行必为有过之行,流于表面,则无真正成就。佛陀有云:不奉守佛教戒法的比丘,虽然不贪求情爱之欲,却贪求利养。此意即指为僧者不守戒法,则将贪求世法之益,而无修行之心,自...

佛的十个名号: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佛的十个名号: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佛说十号经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阿难白言。 云何如来。佛告苾刍。我昔因地为菩萨时历修众行。为求无上正等正觉。今得菩提涅槃一切真实。以八圣道正见所证。名为如来。如过...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7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7)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7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7)

党援之众,无竞大义。群迷之中,无辩正论。意思是跟这些只会跟着国王起哄而不是真正追求佛法大义的糊涂人没什么好辩论的。说完,如意大师就去世了。世亲法师成名后,请求继位的国王再次召集辩论,顺利击败对手,为...

辐轮王率众供养如来

辐轮王率众供养如来

辐轮王率众供养如来 辐轮王率众供养如来 有一大菩萨名叫寂慧问佛说:“世尊,其他诸佛刹土清净离垢,远离一切污浊,具种种功德庄严。唯有圆满功德、具安乐之大菩萨,而无声闻之名。何以释迦如来教化之婆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