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轮回面前众生平等祸福都是自作自受

轮回面前众生平等(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我们相信轮回的现象,接受轮回的思想,轮回对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什么价值,对生命有什么意义呢?

当我们确信有轮回受生的状况,人生就有了延续,而不仅是短暂的百年岁月;有了轮回,生命充满无穷无尽的生机。

人生在轮回里,这一期生命结束了,下一期生命又开始,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绵延不断,希望无限。

好比燃烧薪木,一根木柴燃尽了,再加上一根,一根一根地添加上去,虽然木材各不相同,但是火焰不停地延续下去,就能薪尽火传。

又好比点燃油灯,一盏油尽灯枯,再点上一盏,就能灯灯相续,为人间照破黑暗。

我们的身体在六道轮回里,张三李四,天上人间,形躯虽然有种种差异,但是生命之火却燃烧不熄,智慧之灯却永不止灭。

轮回使我们的生命与宇宙大化一样,亘古今而常存,历万劫而弥新。

汽车大王福特先生认为,轮回为人生意义之所在。有了轮回,前人的经验与智慧、历史的文化遗产,可以传递给后代子孙。假如我们不能将一生的经验转接到未来的话,工作只是徒劳无益的;如果文化宝藏不能留传给后代子孙的话,历史的生命有限的。

有人说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但是法网恢恢有时难免疏而有漏。佛教以为,唯有在因果轮回之前,才能达到人人自由平等的境界。不管达官贵族、平民百姓,都不能免于生死轮回。杜牧诗说:“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轻饶。”

时间岁月是世间最公平的判官,生老病死是一视同仁的裁决者。而因果轮回并不是由阎王小鬼所操纵,也不是上帝造物者所能支配,而是由各个有情颠倒妄作的不同,招感各种的异熟报识(业识),根据有情自作的业识,而产生千差万别的苦乐果报。因此佛经上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坏,因缘际遇时,果报还自受。”五趣六道的轮回,不管贤愚智劣、贫富贵贱,都是自己过去所作、今生所感。

因此天才如六岁神童王乃庆,数学天分之高,大学教授、社会专家也难望项背。他的过人天分并不是今生所成,而是过去生中累积所成,一般人称之为夙慧,其实就是一种轮回。

轮回使我们从神权的控制之中超脱出来,主宰轮回的是我们自身的业力,上帝天神既无法赐福给我们,也不能降祸给我们,一切的祸福都是我们自作自受。因此从轮回的观点来看,有情众生是个完全自由平等的个体,幸福快乐的人生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不幸悲惨的命运也是我们自己所造成。造物者不能为我们一手遮天、掩蔽一切的罪孽,天神也无法剥夺我们既有的功德幸福。在因果轮回之前,没有投机侥幸可言,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的造物者。

人生要像车轮的转动一样,永远向前,生生不已,才能保持永恒鲜明的生命。罪业就像车轮的回旋,假以时日的忏悔改过,终有去除的一天。轮回给众生带来无限的希望,寒冬虽长,春暖花开的日子总会到来。

轮回不是口舌逞强、相信与否的问题,我们纵然顽固不信仰轮回,但是放眼宇宙的现象,自然界、人世间、物理界甚至你我都在轮回的圈圈里流转。如何理性地去认识轮回,跳出轮回,超越三界,转生死轮回为诸佛菩萨的菩提法轮,才是智慧之举。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太神奇!六字大明咒

太神奇!六字大明咒

一日清晨早起,突然左边小腿抽筋,肌肉反向一边,剧痛难忍!如果是在以前的话,我的天哪,疼痛难忍,双手抱住腿疼的地方,使劲揉搓直到,酸疼停止,才罢手。但是学佛之后,发现六字大明咒有神奇!于是一直怀记在心...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苦乐部 第九章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苦乐部 第九章

苦乐部 第九章如婆沙论说。鬼中苦者。即彼无威德鬼。恒常饥渴。累年不闻浆水之名。岂得逢斯甘露。设值大河。欲饮即变为炬火。纵得入口即腹烂燋。然如斯之类。岂不苦哉。第二鬼中乐者。即彼有威德中。富足丰美。衣...

虐待猫的因果报应

虐待猫的因果报应

在我的记忆当中,有只猫的记忆在我心中难以抹去,那年家中养的一只大母猫,一窝竟然下了七个崽。那时农村家家有猫,猫崽一时过剩,没人要,妈妈不忍心抛弃它们,就都养着。偏偏又来了一只小黄猫,赖在我家不走。我...

中国名人故事:顾横波的故事

中国名人故事:顾横波的故事

明末清初鼎鼎大名的秦淮八艳中,顾横波1619年-1664年)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她曾堂皇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同时,她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据说先有一位与她私订终身的才子由于她...

达真堪布:经商盈利影响修行吗?

达真堪布:经商盈利影响修行吗?

达真堪布:经商盈利影响修行吗? 对每一个顾客都真心相待,价格较低,这种经商盈利,影响修行吗? 答:你真这样做,不会影响修行。其实做生意也有罪过,但是你发心正确了,内心清净了,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发心...

第七回  须弥山迦叶寻莲  兴林国宝后受病

第七回 须弥山迦叶寻莲 兴林国宝后受病

话说迦叶准备了一切,带了五十名从人,各各乘著骆驼,马上出发,取道向须弥山而来。一路上不是广漠沙碛,便是幽壑深林,十分不易行走。日间赶路,夜间就在旷野搭了蓬帐休息,常常数十里之内不见人烟羊犬,就是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