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智慧与方便

达真堪布:智慧与方便

达真堪布

密法中的双身佛像,男性代表方便,女性代表智慧,表示智慧和方便双运的意思。在行菩萨道时,我们既要有般若智慧,也要有善巧方便。佛法里讲"性空妙有",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有方便,这是妙有;有智慧,这是性空。性空离不开妙有,妙有离不开性空;相离不开空,空离不开相。在菩提心的基础上有种种的善巧方便,但是都离不开诸法空性的实相;只有证悟了空性的圆满智慧,才能幻化出种种善巧方便。

佛菩萨引导众生趋向佛道,有种种方便示现。示现的时候一定要与众生相应,不相应就度化不了众生。佛的相有两种:一种是寂静的,一种是忿怒的。这些都是为表法。在表面上、形式上都可以有这些相,该忿怒的时候忿怒,该寂静的时候寂静,但是内心里没有忿怒也没有寂静。佛有时候示现神通、神变,也是为了救度众生。尤其是那些鬼神,不讲神通,根本救度不了,因为跟他们不相应。佛让文殊菩萨度化王宫里的人,文殊菩萨跟他们一起吃喝玩乐,慢慢就救度他们了。如果佛、菩萨总是一种心思、一个表情,对有些众生可以,但是救度不了其他根器的众生。佛菩萨在示现种种方便的时候,都有圆满的智慧的摄持;也正因为佛菩萨具足了圆满的智慧,才示现出相应的种种方便。智慧和方便是一体的。

当我们真有智慧的时候,一切都是修行的方便;当我们能把一切都变成修行的方便的时候,我们才是真有智慧了。那个时候处处是好处,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没有任何违缘和障碍,都是助缘。没有矛盾和冲突,都是大乘佛法。那个时候,修行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活本身就是修行。

我们现在修持密法,一定要转变世俗观念。把生活当中的起心动念都变成学修佛法的方便,这就是智慧。真正明心见性、证得圆满的智慧了,那个时候一切都是方便。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不放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了一切众生,不放弃一个众生,这才是大慈大悲、大彻大悟。有智慧、有方便的人,一切都是圆满。

节选自《佛法是种活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无嘴说法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无嘴说法

有一学僧道念,出家数十年,到处参访,皆未能开悟,一日,请示石楼禅师道:未识自己的本性,乞禅师方便指示。石楼:石楼无嘴巴。道念:学僧至诚,洗耳恭听。石楼:你听了什么?道念:学僧自知罪业深重。石楼:老僧...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卷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卷

[第11部第16册二卷]乾隆大藏经 第0011部~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卷唐三藏法师玄奘、沙门义净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

远离邪淫对你一生的正面帮助

远离邪淫对你一生的正面帮助

远离邪YIN对你一生的正面帮助 生活中,有些人喜欢看一些色情的电影、小说和图片,有些人把它当做是一种消遣放松的方式,有些人认为都成年人了,看这些东西,又不是杀人放火抢劫偷盗等触犯法律的行为,他们当...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恶人的恶报,天理昭彰,因果不爽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恶人的恶报,天理昭彰,因果不爽

恶人的恶报,天理昭彰,因果不爽明代荆溪(现代的江苏省宜兴县)有二位青年,一位家境很清寒,一位家境很富裕,二人极为友善。贫苦青年的妻子,容貌十分秀丽,因此引起富家子的垂涎,时常设法引诱。有一年,贫家的...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三十五节 宝箧镜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三十五节 宝箧镜

第三十五节 宝箧镜昔有一人,贫穷困乏,多负人债,无以可偿,即便逃避。至空旷处,值箧,满中珍宝。有一明镜,着珍宝上,以盖覆之。贫人见已,心大欢喜,即便发之。见镜中人,便生惊怖,叉手语言:我谓空箧,都无...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山穷水尽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山穷水尽

山穷水尽明朝时,有一位小沙弥,他住在普陀山的寺庙里。有一天,他心血来潮,就想到郊外走走。他远眺普陀山的最高峰,心想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感应奇迹很多,就想那最高的山峰说不定有道场或修行人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