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一千个欲望与战胜一个欲望,何去何从?

最近笔者读了一本好书,讲到如果一个人能控制自己的心境,摒弃那些不该有的贪欲,那么就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也就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也就变了。”世间万物最难填的是欲壑,最难控的是人心。心境的控制最难一点就是摒弃欲望,学会静心。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才有更多可能获得快乐和幸福。

世界不会让一个心静的人喧嚣,生活也不会让一个心静的人徘徊。在我们追求名利之前先要学会静心,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自己成为名利的主人,而非欲望的奴隶。

(一)过度的欲望

年复一年你看破了多少,日复一日你放下了多少,千方百计你得到了多少,临命终时你带走了多少?

想想人生这份考卷:不论你坐在教室里为考试而努力,还是在格子间努力完成工作,抑或是在家庭里为家人付出,我们都致力于在考卷上填上满意的答案。看着自己每一次体检报告上血糖高、血脂高,除了觉悟不高哪哪儿都高。人到了生命的终点,无非就是一张报告。

我们经常看不到自己已拥有的,不管得到多少还是会觉得缺点什么。没钱的觉得缺钱;有钱的觉得缺地位;有地位的觉得缺时间;有时间的又觉得缺感情……反正知足的人比较少。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心里缺少快乐和宁静?因为我们无法控制我们的欲望。不管多少,只要好的,我们都想要,结果终其一生都在补缺,补到最后黄粱一梦啥也得不到。

(二)战胜一个欲望

欲望是人性本有的想达到某种目的想法,人有了欲望就采取种种行动,满足了开心,不满足就失落。

欲望是一个既不容易被满足也不容易被战胜的东西,就像盐水越喝越渴。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是应该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去战胜一个欲望?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来打扰,有时候我们会顺从心意来满足这些欲望,但很快又会有新的欲望产生。为什么我们不想想克制,甚至战胜欲望呢?

人若一味贪求,就会忽略生命中已拥有的美好,甚至因为索求无度而失去现已拥有的,要知道欲望就像黑洞,遥无止境。

(三)佛弟子应脚踏实地修行,不沽名钓誉

末法时期,佛教界混乱丛生。很多人为了自身的名誉和地位,披上法袍就冒称法王、尊者、仁波切。弟子们见其地位高,便一哄而上,拿出金银珠宝尽情供养。更有甚者,某些上师打着佛教某教派的传承旗号,移花接木乱开示,为了敛财甚至巧立名目说假话诳惑众生,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说穿了,全都是凡夫想法欲望使然!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名利的大门,但失却了自觉觉他之菩提心行。他们忘记了当年那个人头虫身的三藏法师,因为贪欲作祟,因果报应变成了大虫,在粪池里痛苦辗转。

“杀人一命,果报一期;坏人性慧,累劫千生。”上师把众生引导偏邪了,修的就是徒劳行和黑业行,因缘成熟,必然万劫不复。

南无羌佛在《了义经》说:“渡生福慧生。以何得福慧? 渡生自生福,福慧无所得,圆满是佛觉。以何为渡生? 大悲渡生。施以何法? 佛陀正法。”

若以佛陀正法度化众生,大悲菩提心行落实在生活中,我们自然得到福慧,福报增长,智慧增益。

既然学佛了,就应该知道追求了生脱死这个目标,摒弃贪婪、嗔恨和愚痴。思量一件事时,反省一下,我这么想对众生有益吗?若无益,则止住念头。做一件事前,想一想,这件事对众生有益吗?若无益则不做。说一句话前,想一想,我这句话对众生有益吗?若无益则不说。久而久之,我们自然就高尚起来,步向解脱的圣道。我们的身口意三业都向佛菩萨学习,离成就还会远吗?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四章 正宗分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四章 正宗分

第四章 正宗分在第二章中已将序分的证信序和发起序诠解,从本章起讲正宗分。一、说净土因果:1、长者发问: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闻得佛国土...

红烧狮子头

红烧狮子头

【材 料】:马铃薯1个、生香菇4朵、素碎肉60公克、素虾仁30公克、豌豆夹20公克、姜1小块、豆腐2块、笋1/2支、大白菜1/2个、素火腿30公克【调 料】:面粉1碗、太白粉5大匙、盐、味素各1大匙...

女友变心挽回办法

女友变心挽回办法

在感情生活当中,很多人可能都遇到过女朋友变心这种糟心的事情,其实恋爱的这种感觉只是人体当中的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有些人过得比较快,可能会很快就不爱了,有些人则是自己的爱很充足但是却被生活的波折给磨灭...

学佛应具备的三点

学佛应具备的三点

一、亲近善知识众生的烦恼习气都很重,突不破,无法照见五蕴皆空。因此,需要有经验、有智慧的人来引导。善知识能启发你内在的觉性,带领我们一步一步走向觉悟,尤其在阅读经典方面,若无师父的教导,就容易以自己...

我们要一起多恭闻佛陀说法,这样我们才会增长福慧

我们要一起多恭闻佛陀说法,这样我们才会增长福慧

生起烦恼时,放不下赶不走,而她的烦恼化解了,什么秘方?我家阿姨平时最喜欢做饭,亲朋好友都对她做的美味饭菜赞不绝口,如果要做几十人的饭菜她也完全胜任。她虽然还没有皈依学佛,平时却也乐善好施,帮助贫困,...

陈兵:佛教人生观

陈兵:佛教人生观

陈兵:佛教人生观 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何在?什么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对此类问题的解答,谓之人生观。只要是个智力成熟、精神正常的人,便不会没有他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对自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