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应具备的三点

一、亲近善知识

众生的烦恼习气都很重,突不破,无法照见五蕴皆空。因此,需要有经验、有智慧的人来引导。善知识能启发你内在的觉性,带领我们一步一步走向觉悟,尤其在阅读经典方面,若无师父的教导,就容易以自己的观念,将佛经义理扭曲,这是很危险的。譬如打开《大乘起信论》,其中“三细六粗”,三种细的?六种粗的?《往生论》。《十四讲表》自己看,好像是这样?又好像不是!所以,要多多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就是我们的法身父母。然而由于现今工商社会非常繁忙,若无法长期跟在师父身边修学,不妨多听录音带,反复的听,熏习久了,渐渐也能有所体会,这也是现在工商业社会弘法的变通方法之一,能不受时空限制,让大家接触与听闻佛法。

二、要有好的环境

一棵树的成长,除了有种子之外,还要土地。阳光、空气、水等的灌溉与培育,也就是说,先天的条件还需配合后天的环境,像参加各种法会,以大家共修的力量来互相提携、讨论与研究,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三、要能自觉

佛法就是真理,即佛陀在菩提树下所发现证悟到的,佛陀发现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因此在四十九年说法之中,不断教育弟子们如何自觉。

“觉”就是一种自我反省的工夫,随着你反省的深度,就越能体会到佛法的真实。内在净化到某种程度,本性的作用一发挥出来,般若智慧获得开采,那就是能转凡成圣,与诸佛“同一鼻孔出气”。

当然,自觉也要有条件,根器够的人,一句话即见本性,根器不够的人,那就要好好地亲近善知识,亲近三宝,多听开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索达吉堪布:人生的痛苦是怎么造成的?快乐又从何而来?

索达吉堪布:人生的痛苦是怎么造成的?快乐又从何而来?

索达吉堪布:人生的痛苦是怎么造成的?快乐又从何而来? 问:人生的痛苦是怎么造成的?快乐又从何而来? 索达吉堪布:其实我们现在的很多痛苦,有些是根本不存在、内心臆造而出现的,比如说本来不需要的东西,...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窦禹钧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窦禹钧

窦禹钧凡是读过旧书三字经的人,都知道三字经中有这样的四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虽然这仅是寥寥四语,但窦燕山的事迹,证明因果报应确实不虚,足以劝世励俗。现在就把窦燕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窦...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为何杀羊屠夫死后能生天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为何杀羊屠夫死后能生天

为何杀羊屠夫死后能生天佛在世时,有一位国王叫阿阇世王。某日,一位以杀生为业的屠夫前往见国王,并请王答应他一个请求,王问他有何愿望,他说:国王您每遇节日需要屠杀畜生时,请全部赐给我包办。王说:杀生的事...

明如居士:太上感应篇浅释之改悔而转祸为福的例子

明如居士:太上感应篇浅释之改悔而转祸为福的例子

【指鬘忏悔得果】指鬘曾经随外道老师学法,因为被外道老师念咒加持,他生起恶心,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取人手指要做指鬘,当他正要杀母凑足一千数目的时候,佛显示神变教化他,使他从迷梦中惊醒。见到佛的金色身相...

须提罗王的双眼

须提罗王的双眼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城中行化的时候,每天从远方赶来听他说法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在街道、在广场、在精舍,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这些善男信女们,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扶老携幼一起聆听佛陀讲经说法。有一天,一位瞎了眼睛...

诵念大悲咒逢凶化吉

诵念大悲咒逢凶化吉

清朝末年,有个珠宝商人叫崇德,虔诚敬拜观世音菩萨,每天早晚诵念大悲咒,从不间断。有一次到外地采购珠宝完毕,回返途中,误住黑店,店主是大盗,专干谋财害命的勾当。店主得知他是珠宝商人,到了三更后,手持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