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不可去的三种地方

凡修学佛法者,身必须处于适宜的环境中,不能去那些对自己修行不利的地方,否则,将影响自己修行,有损于自己的功德。

那么,哪些地方不可去呢?

一、不可去处有三种

1、怨仇争处不可去

对于怨仇争斗的地方不得去围观,因为我们初学佛者未生起利他之功德,没有调解的能力,围观时不但会生起嗔心,而且还会被牵连进去,对自他都没益处。

平时生活中,对自己有误解或不好看法的人尽量敬而远之,以免彼此增加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2、众人聚处不可去

这里的众人聚处是指没有正知正见愦闹的人群等,并非众多道友一起精进闻思修行的地方。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说应该处在适合的环境,通过闻思得到正见。

所以,除了成就后去弘法利生外,应尽量避免去众人聚集的地方。

3、玩乐之处不可去

玩乐之处是指诸如去打麻将、下棋、跳舞、看录像等游玩的地方,这些地方容易助长贪嗔痴,却难以增上智慧。

当然,这些看似容易,做起来却难,故我们应当努力。

二、不可宣说有三种

01、不宣偶尔出离心

因为一个人的出离心若不是建立在正知正见上,那就只是一个凡夫刹那易变的心念。

尤其在平时遇到逆境违缘时所生的出离心,是非常不稳固的。有时刚见到一位师父,马上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想要出家,但还没过几天就又后悔了——凡夫的心就是这样,心态不可靠。


02、不宣自己狡诈行

有两种解释:一是在别人面前要以诚实忠厚来对人对事,不能像世间人那样狡诈,整天以欺骗维生,然后还洋洋自得,四处夸扬自己的丑事,以狡诈为自豪;另一种是自己本来是个老实人,但把偶尔的一些错事跟别人老老实实地说了,但这类事情往往说不清楚,别人也会据此断定你很不可靠,这样,引起别人的误解,对自己没有利益。

03、不宣自己之善行

不要对别人宣说自己的善行:拜了多少部经,在哪个静处修行了多久,念了多少咒等等。这样很容易毁灭这些善根的功德。

但有些大德为了弟子们更加精进,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宣说自己的一些善行,这是一种摄受的方便,菩萨唯利他人之善巧,不属此类所遮。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原则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原则

每个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年龄、工作性质、活动强度以及饮食习惯制定自己的食谱,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了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尤其是肥胖患者,要控制一日的总热量,使体重保持在正常标准范围内,...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超高难度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超高难度

学生的指导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音乐大师。上课第一天,他便给学生一份难度颇高的乐谱。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教授没说什么,只是叮嘱他回去好好练习。学生练习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

不修行,命中的福禄、寿命都成定数!

不修行,命中的福禄、寿命都成定数!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施饿鬼食咒

施饿鬼食咒

施饿鬼食咒施饿鬼食咒原文:唵 乌 资 札 比 札 阿 辛 玻 梭 哈施饿鬼食咒注音:唵ong乌wū资zi札zha比bi札zha阿a辛xīn玻bo梭suo哈ha施饿鬼食咒的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

内心平和

内心平和

内心的明朗平和,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如果内心没有片刻的静定,情绪上的起落特别大。一下子悲,一下子喜,一下子得意洋洋,一下子满腹抱怨,身体也就会一直处于焦躁不安的状态当中,得不到休养。Photo by...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三下 十二、受三皈依的感化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三下 十二、受三皈依的感化

三下 十二 受三皈依的感化从前,韩国有个小孩子,每天听妈妈在佛前念三皈依,久而久之他也学会念了;一天,他问妈妈:念三皈依有什么好处? 妈妈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做坏事,学做好人。这个小孩子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