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在超越的境​界中礼拜佛菩萨

达真堪布:在超越的境界中礼拜佛菩萨

身口意三种顶礼中,有信心和恭敬心很重要。若是没有信心和恭敬心,无论是赞叹等语顶礼,还是磕大头、磕小头等身顶礼,都不是表里如一的。

什么叫恭敬心?知道佛菩萨有很多无漏的功德,对这些功德生起欢喜心,并且自己也想得到这些功德;知道自己有很多的缺点和毛病,因而有一种强烈的惭愧心,并且有想改掉的决心。这样的心态叫恭敬心,也叫信心。

若是没有恭敬心,表面上所做的这些都是属于世间的、普通的礼仪而已,根本不是佛法里讲的顶礼。若是有恭敬心和信心,你赞叹佛菩萨,做大礼拜小礼拜,都是表里如一的,才有真正的力量,才有功德。

我们用身口意三门来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正法、僧众,也就是佛法僧三宝。顶礼的时候可以这样观想:佛陀、正法、僧众无处不在,尽虚空遍法界。在一个微尘当中有整个微尘数的佛法僧三宝,在此对境面前做礼拜。这时在每一个佛法僧面前都有一个自己,这样用身口意三门来做礼拜,这才是真正的佛法。

如果你的前上方只有孤孤单单的一尊佛,佛前只有孤孤单单的一个你在磕头:一个、两个、三个……一天能磕几个头啊?你心里还妄念纷飞,这样磕头做礼拜太可怜了!这完全是属于世间的,根本没有超越,谈不上真正的修行。

怎样才是超越?刚才我讲的那个境界才是超越的,才是真正的佛法。就要这样顶礼。时间上也是,应该是恒时做礼拜,这才是究竟的。

三宝的所依也是菩提心的根本,我们对三宝的所依——佛像、佛塔、佛经等也要以身口意三门做顶礼。

还有传授菩萨戒的堪布、阿阇黎以及正在精进修持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他们都值得恭敬顶礼,我们一个不落,一一向其做礼拜。大乘行者就是心里只有菩提心,行为上只有菩萨道的人。

因为我们知道菩提心的功德和利益,我们心里头太想获得菩提心了,因此对佛法僧三宝、三宝的所依、堪布阿阇黎等这些大乘行者以及正在传授菩提心、正在修习菩提心者,我一一礼拜,一一赞叹,一一供养。也许有些修习菩提心者还是凡夫,但他们最终一定会生起菩提心,一定会获得菩提果,所以也值得我们恭敬顶礼。这样的顶礼才是究竟的、圆满的。

这时,佛菩萨、上师三宝发光普照整个法界,所有有情众生都获得了加持,获得了成就,都成佛了,都在发光,外器世界也都变成了清净刹土。你看,这样就进入密宗的境界了,也就是最究竟的境界了。我们做礼拜以后,也可以在这样的境界中安住一会儿,再作回向。

——摘自《入菩萨行论》13

南无阿弥陀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怎样煮真正的养生粥

怎样煮真正的养生粥

长时间保温,损失B族维生素问题:粥店大部分粥是用白粥调配出来的。熬好很多白粥,然后放在锅里保温,随时等待顾客的到来,再把白粥和相应的材料混合在一起。在保温状态下放了几个小时的粥,维生素的损失肯定是比...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道在平常日用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道在平常日用

禅的体验从解悟到证悟,必须透过日常生活的深化、广化,坚固之、纯熟之,才能达到大彻大悟,任运腾腾,腾腾任运,杀活自在;即使如惠能大师之根器,也须隐遁一十六年,始入世弘法。更有长达二三十年者,可见落实于...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四章 给孤独与他的朋友们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四章 给孤独与他的朋友们

第四章 给孤独与他的朋友们由于给孤独已达到入流果,因此他坚定地持戒与净化心灵,并致力于提升他周遭的人。他清净地生活在和他心境类似的人群当中,不只最亲近的家人,连雇员与仆人们也都努力行布施、持五戒,以...

佛教故事:与少女邂逅

佛教故事:与少女邂逅

春去春又来(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Again)少年僧的故事 -- 与少女邂逅在山路上奔跑的少年僧,身影像小兽一样敏捷。因为是每天都往返的路,...

佛教故事:玄奘法师传第十二卷

佛教故事:玄奘法师传第十二卷

玄奘法师传第十二卷过了一些时候,奘师觐见新设,请派遣使臣,并给邬落马匹,好到印度去求经。新设说道:弟子所管辖的地区中,有一缚喝国,北临缚刍河,人多称其为小王舍城,圣迹极多,法师不妨前往观礼一番,然后...

修持药师佛与十二药叉神将方法

修持药师佛与十二药叉神将方法

修持药师佛与十二药叉神将方法:  本经就要圆满结束,再告诉大家一个修持的手印,由诸位自己去修了。  现在我们先念一段经文,十二神将的名字,记住啊!  十二药叉神将的奥秘  尔时众中,有十二药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