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四章 给孤独与他的朋友们

第四章 给孤独与他的朋友们

由于给孤独已达到入流果,因此他坚定地持戒与净化心灵,并致力于提升他周遭的人。

他清净地生活在和他心境类似的人群当中,不只最亲近的家人,连雇员与仆人们也都努力行布施、持五戒,以及遵守伍波萨他(uposatha)日的规定(Jat.382),他家因而成为仁慈与善念的中心。这样的态度也扩及到他的环境、朋友和伙伴,他并未将自己的观念强加在他们身上,也未逃避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经典中记载了他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持守不饮酒戒,避免遭抢

有一次,一群沙瓦提城的酒鬼们花光了钱,讨论如何才能喝到更多美酒。其中一人想到迷昏富有的给孤独,然后趁他不省人事时抢劫他。

他们知道他总是走一条固定的路线去找国王,因此在途中设置了一个酒铺。当给孤独前来时,便邀请他一起喝酒。但他自忖:「佛陀的虔诚信徒怎么能喝酒呢?」因此拒绝邀请,继续前往王宫。

然而,这群邪恶的酒鬼们试图在回程时再次诱惑他。这次他当面戳破他们的诡计,说他们连自己酿的酒都不喝,那杯酒还是和上回一样原封不动,他们是否计划迷昏他,然后再抢劫呢?眼见诡计被揭穿,他们赶紧落荒而逃(Jat.53)。

给孤独知道如何区分自己的不饮酒戒与别人的行为。例如,他有个朋友贪好醇酒,但给孤独仍和他维持友谊。有一次,这个嗜酒者因某个伙计的疏忽,而蒙受商业上的重大损失。给孤独完全感同身受,并像对待其他落难的朋友般,无差别地对待他。他自己竖立了一个好榜样,但不会将自己的方式强加在别人身上,或因别人的缺失而指责他们(Jat.47)。

与「不幸鸟」的友谊

有一次,当给孤独身处盗匪出没的地区时,他宁可累一点连夜赶路,也不愿冒着被攻击的危险留在那里(Jat.103)。他完全信守佛陀的忠告,宁可选择逃跑来避开危险,也不逞匹夫之勇(见MN 2)。

给孤独还透过其他方式避免被抢。他有个朋友的名字有点晦气,名为迦罗伽尼(Kalakanni),意思是「不幸鸟」,他们从小就是朋友。当这朋友需要钱时,给孤独大方地帮助他,并安排他到自己家中工作。他的其他朋友们为此批评他这家伙有个不吉利的名字,且又来自较低的阶级。但给孤独不以为然:「名字算什么?智者不在意迷信之事。」

当给孤独出外经商旅行时,便委托这朋友代理家务。有些盗贼听说他不在,计划闯空门。当他们包围房子时,机警的「不幸鸟」敲锣打鼓制造噪音,听起来就如正在进行庆典一般。这使得盗贼误以为屋主并未离开,因而抛下手上的器械匆匆离开。当给孤独听闻此事时,他对朋友们说:「瞧!那个『不幸鸟』帮了我一个大忙,如果我听你们的话,我现在已经被抢了。」(Jat.83, 121)

度化外道友人学佛

给孤独多数的朋友都是笃信宗教者,但其中有些人信仰当时印度的六师外道①。有一天,给孤独建议一大群朋友去听佛陀说法。他们高兴地前往,并受佛陀开示的激励,宣誓成为佛弟子。从那时起,他们就经常访问寺院,布施、持戒,并遵守伍波萨他(uposatha)日的规定。但当佛陀离开沙瓦提国(Savatthi)时,他们就舍弃佛法,再次跟随过去常接触的其他沙门②。

几个月后,当佛陀回来沙瓦提国时,给孤独再次带朋友们来看他。这次佛陀不只开示法的义理层面,也警告这些见异思迁者,在这世上没有比佛、法、僧三宝更好,或更能全面对治痛苦的皈依对象。这个机会在世上非常难得,任何错失它者都将非常遗憾。而那些真诚皈依三宝者,则将远离地狱道,并会达到三种善趣:转生上善人间、天界或涅槃。

佛陀请这些商人好好考虑自己的优先选项,认清信仰三宝并非可有可无的乐趣,在环境不方便时,便能若无其事地抛开它。他对他们说,轻易转向的错误皈依是无益的,那无法提供真正的救护,只能达到表面症状的缓解而已。

当他们的心能接受佛陀的说法时,他转而对他们解释诸佛的不共法苦、集、灭、道等四圣谛。当开示结束时,他们都达到入流果。给孤独的成就也成为朋友们之福(Jat.1)。

译注

①六师外道:是指佛世时活跃于印度的异端思想家。他们是:(一)富兰那.咖沙巴:主张「道德否定论」,认为人所有的善、恶行为,皆不受果报。(二)末伽梨.瞿舍梨子:主张「宿命论」,认为人人都受命运所支配,经过八百四十万大劫后,自然能获得解脱。(三)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主张「唯物论」,认为人是由四种元素所构成,死后一切都不存在。(四)婆浮陀.迦旃那:主张「七元素说」,认为人是由七种元素所构成,倾向于唯物论,否定道德。(五)珊阇耶.毗罗荼子:主张「怀疑论」,对任何形而上学的问题,从不作明确的回答。(六)尼乾陀.若提子:是耆那教的教主,主张严格的苦行,以消灭过去的业,净化灵魂。

②沙门(samana):意译为「净志」、「勤息」,是出家者的总称,通于内、外二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如何选择、依止善知识?

达真堪布:如何选择、依止善知识?

达真堪布:如何选择、依止善知识? 问:想精进修行,依止善知识,该如何选择有缘分的善知识,有什么标准或者因缘?答:显宗有显宗的善知识的标准,密宗有密宗的善知识的标准,大乘有大乘善知识的标准,小乘有小乘...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9.屠夫之子的宿世因缘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9.屠夫之子的宿世因缘

19.屠夫之子的宿世因缘有一个富裕的屠夫与妻子共同过着美好的生活,后来,妻子生下一个相貌庄严的男孩,非常逗人喜爱。男孩长大后,既孝顺又能干。当父亲表示希望他能继承父业作屠夫时,他推辞说:「父亲,我自...

茶道之中也能悟出治国大道

茶道之中也能悟出治国大道

相传在战国末期有韩国闵王征战沙场,杀生无数。在大事已经成为定局之后,闵王也开始忏悔自己之前杀伐掳掠所造下的罪孽,从而信奉佛教。而古史记载,当时的闵王为了展示自己的虔诚,甚至有过剃度两万人的行为举止。...

素食馆得“素”出特色

素食馆得“素”出特色

吃腻了大鱼大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素食,厦门的素食店也越开越多。陈先生的素食店开张两年,经营得还挺红火。据了解,目前我市有10多家素食店。在厦大附近就聚着3家。有的店除了做素食以外,还提供套餐,有...

佛教故事:法音集:方便教化

佛教故事:法音集:方便教化

方便教化众生有种种根性和好乐,而佛法亦有种种教化的不同,若执定方来医变症。势必难收效果。有一种顽强根性的众生,在外表看来似难感化,若遇明眼人大善知识识得其有善根潜伏著,不妨使用强硬的手段来方便教化,...

索达吉堪布:衣服上印有佛像、经文、咒语,不能穿!

索达吉堪布:衣服上印有佛像、经文、咒语,不能穿!

索达吉堪布:衣服上印有佛像、经文、咒语,不能穿! 问:在一些寺院的旅游景点,常有卖印《心经》的T恤,这些衣服可以穿吗?索达吉堪布答:不可以,有非常大的过失!衣服是用来遮体取暖的,而佛菩萨及经咒是要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