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参政李邴居士悟道因缘

参政李邴居士悟道因缘

参政李邴居士,大慧宗杲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汉老,济州任城县(今山东济宁)人,北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中进士,先后任起居舍人、给事中、翰林学士等职。高宗即位后,先后又拜兵部侍郎、尚书左丞、参知政事等职。后归老泉州,闲居十七余年,醉心祖道,专修默照禅。

李邴居士后来听说大慧宗杲禅师将默照禅斥为邪禅,既感到疑惑,同时又感到愤怒。当时宗杲禅师住在泉南长乐庵接众。于是他便前往参礼。

一日,宗杲禅师升座示众(为大众开示法要),先举赵州和尚庭前柏树子公案,然后提唱道:庭前柏树子,今日重新举。打破赵州关,特地寻言语。敢问大众:既是打破赵州关,为甚么却特地寻言语?良久,宗杲禅师便自下转语道:当初只道茆长短,烧了方知地不平。

李邴居士听了,当下便契悟,于是礼谢宗杲禅师,说道:无老师后语,几蹉过!

李邴居士悟道后,还经常写信,向宗杲禅师求咨决,如有书云:

某近扣筹室(丈室),承击发蒙滞,忽有省入。顾惟根识暗钝,平生学解尽落情见,一取一舍,如衣坏絮,行草棘中,适自缠绕。今一笑顿释所疑,欣幸可量!非大宗匠,委曲垂慈,何以致此?自到城中,著衣吃饭,抱子弄孙,色色仍旧。既无拘执之情,亦不作奇特之想。其余夙习旧障,亦稍轻微。临行叮咛之语,不敢忘也。重念始得入门,而大法未明,应机接物,触事未能无碍,更望有以提诲,使卒有所至,庶无玷于法席矣!

又书曰:某比蒙诲答,备悉深旨。某自验者三:一、事无逆顺,随缘即应,不留胸中。二、宿习浓厚,不加排遗,自尔轻微。三、古人公案,旧所茫然,时复瞥地(暂见,刹那有省)。此非自昧者。前书大法未明之语,盖恐得少为足,当广而充之,岂别求胜解耶?净胜现流,理则不无,敢不铭佩!

为了表达对宗杲禅师的感念,李邴居士曾经请人画了一幅宗杲禅师的肖像,终身供奉。李邴居士后卒于泉州,春秋六十二岁。有《草堂集》一百卷行世。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甘露丸详细说明及制作过程详解

甘露丸详细说明及制作过程详解

您好!首先随喜您供养昌列寺僧团的善行功德,祝您法喜充满,在三宝的加持下精进修行,诸事圆满吉祥。您收到的是昌列寺金刚萨埵法会甘露丸,在制作这批甘露丸时,寺院用了从印度迎请回来的释迦牟尼佛舍利,所以非常...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时候跟佛菩萨有求必应,感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时候跟佛菩萨有求必应,感

第十五,「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者。偈言: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昙鸾法师括弧裡头他说的,「永离身心苦恼,受乐无间断也」,这是《往生论》裡头这两句偈的意思。到极乐世界,身的痛苦没有了,我们这边受身苦,...

这三类人最适合唯心净土的修行

这三类人最适合唯心净土的修行

在唯心净土的思想理念之中,对于众生的根性的定义是用千差万别来形容的,门徒在唯心净土宗派教义影响之下的修行过程中,他们的发心其实也是各不相同的。当然,若以佛教最传统的大乘的菩萨精神来衡量佛教各大宗派的...

黄念祖:介绍角虎集

黄念祖:介绍角虎集

黄念祖:介绍角虎集 受皈依、受五戒、受菩萨戒,那是自己的本师,还有一种是受比丘戒,这是我们的本师。佛法最主张、最注重师承,师承教导,如传灯。释迦牟尼佛的法,这个智慧的光明、这个智慧的灯,要一代一代...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51.慧藏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51.慧藏

51.慧藏第十三次雨季安居后,佛字母回到舍卫城。缚悉底和罗睺罗都跟着他。这是缚悉底首次来祗园精舍。发现这里幽美的环境十分适合于修行,他实有点儿惊喜。祗园精舍凉快清新,气氛友善。每人都热诚的跟缚悉底微...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婆罗门品·第二十六品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婆罗门品·第二十六品

婆罗门品第二十六品佛陀的荣耀太阳在白天光芒万丈,月亮在夜晚明亮,(剎帝利)武士着武装时辉耀,婆罗门在禅定时神采飞扬,但阿拉汉(佛陀)则不分日夜,光明普照。(偈 387)有一年七月的月圆日,波斯匿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