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保福清豁禅师悟道因缘

保福清豁禅师悟道因缘

漳州保福院清豁禅师,泉州睡龙道溥禅师之法嗣,福州人。少而聪敏,礼福州鼓山神晏兴圣国师落发受戒。

后与冲煦长老结伴礼谒福州大章山契如庵主。在山间,他们遇见契如庵主正在采集栗子,因为以前没有见过,所以不认识。

清豁禅师上前问讯道:道者!如庵主在何所?

契如庵主道:从甚么处来?

清豁禅师道:山下来。

契如庵主道:因甚么得到这里?

清豁禅师道:这里是甚么处所?

契如庵主作揖道:那不吃茶去?

清豁、冲煦二师方省站在眼前的就是契如庵主,于是一起至庵所。二人坐在契如庵主的左右,听他高谈阔论,不知不觉到了晚上。这时,清豁禅师向外一看,只见豺狼虎豹都纷纷来至庵前,它们都很驯服地绕庵转悠着。

清豁禅师因作诗赞曰:

行不等闲行,谁知去住情。

一餐犹未饱,万户勿聊生。

非道应难伏,空拳莫与争。

龙吟云起处,闲啸两三声。

清豁禅师经契如庵主点拨,虽得个信处,然犹有疑滞,不能完全自肯。于是,他又前往泉州礼睡龙山道溥弘教禅师。

初礼睡龙,睡龙禅师便问:豁阇黎见何尊宿来,还悟也未?

清豁禅师道:清豁尝访大章,得个信处。

睡龙禅师于是上堂集众,召唤清豁禅师,说道:豁阇黎出来,对众烧香说悟处,老僧与汝证明。

清豁禅师于是出众,拈香道:香已拈了,悟即不悟。

睡龙禅师一听,非常高兴,遂予印可,并接纳为入室弟子。

清豁禅师后住漳州保福院接众。

曾有僧问:家贫遭劫时如何?师曰:不能尽底去。曰:为甚么不能尽底去?师曰:贼是家亲。曰:既是家亲,为甚么翻成家贼?师曰:内既无应,外不能为。曰:忽然捉败时如何?师曰:内外绝消息。曰:捉败后功归何所?师曰:赏亦未曾闻。曰:恁么则劳而无功也。师曰:功即不无,成而不处。曰:既是成功,为甚么不处?师曰:不见道,太平本是将军致,不使将军见太平。

这则公案谈到了修禅用功的极细微处。常言道,外贼易防,家贼难防。修行人见地若不到位,必遭家贼。这家贼来自何处?来自对修行本身的执着,来自有对治心,换言之,只要心中尚存凡圣、垢净、烦恼菩提、生死涅槃等二边见,没有不遭家贼的。因此,要尽一切执着对待,做到内外无消息,无为用功,不生功用想,方有相应分。

清豁禅师示寂前,有遗偈云:

世人休说路行难,鸟道羊肠咫尺间。

珍重苧(zhu)溪溪畔水,汝归沧海我归山。

说完偈子,便离开旧所,前往贵湖结庵待灭。一日,清豁禅师谓门人道:吾灭后将遗骸施诸虫蚁,勿置坟塔。说完便入湖头山,宴坐于磐石上,俨然而逝。门人禀其遗命,留尸七日,竟无虫蚁来食,于是便荼毗,散于林野。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范仲淹的儿子一生只信奉两个字

范仲淹的儿子一生只信奉两个字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范纯仁,字尧夫,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次子,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他一生为人谦逊温和,正直宽恕。从来不...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惠光国王十善化民(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惠光国王十善化民(图文)

久远以前,有一位施陀尼弥国王,统治着广大的领土与众多臣民;虽有诸多后妃美眷,但仍膝下无子。国王为此忧愁不已,担心王位无人继承,便举行盛大隆重的祝祷仪式,祈求上天恩赐贵子。不久,须梨波罗满王后有了身孕...

守心

守心

守嘴不惹祸,守心不出错。见人少说话,见事少掺和。修好自己的心,立好自己的德。做好自己的事,干好自己的活。来源:华人佛教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

第十卷 第三十章 圆通本根四 地火水风空识

第十卷 第三十章 圆通本根四 地火水风空识

楞严经白话解 第十卷 第三十章 圆通本根四 地火水风空识内容提要:乌刍瑟摩谛观暖触流通无碍。持地菩萨持平心地离一切尘。月光童子谛观水性悟得通达。琉璃光法王子观风无依悟得菩提。虚空藏菩萨观空无边妙力圆...

爱财如命

爱财如命

(一)佛陀在舍卫城教化的时候,有一天,慢步走到都提家中,不巧,都提有事出去了。都提家里养了一只白狗,食有美味,卧有床具,备受宠爱。这时候,白狗正蜷缩在床上,见佛陀进来,便跳下床大声狂吠。佛陀怜悯地对...

第二十三回  上高峰巴蛇吞象  入幻境神将击人

第二十三回 上高峰巴蛇吞象 入幻境神将击人

话说妙善大师等一行三众,走到那座最高峰的山脚下,只当它是雪莲峰,找到了一条路径,驱动白象,要往山上走时。不料那头白象,在一路上过来,都是驯顺异常的,今天却不知为了何故?却自只管强住了,一步也不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