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为富不仁却能富贵善终—且看三世因果

为何为富不仁却能富贵善终---且看三世因果

  清顺治年间,顺义县有一富户姓贡,家中财产颇丰,中年时有了儿子贡庆有,贡家一佣人也生了个儿子叫李福。在佣人的请求下,贡家允许李福陪同贡庆有跟随同一位老先生读书。

两个孩子十四岁时,李福在一天夜里梦中看见天门大开,有两位神人降临院落中,一神人指着贡庆有说:“他怎么样?”另一神人说:“他是全福之人,十七岁中秀才,十九岁中举人,官位二品,一世荣华富贵。”又指着问李福一生将怎样,神人说:“他是苦命人,一生功名无份。”说完两位神人就升天而去,天门关闭。李福醒来后很纳闷,将此梦告诉了父母朋友。李福始终留心着贡庆有的境遇,在十七岁那年,贡庆有果真中了秀才,而李福这时已经不读书了,开始在家种地。贡庆有为人既刻薄又暴戾,可谓作恶多端,可他自中秀才后,仕途顺畅,后来真的官至二品,做官后更是贪赃枉法,残害百姓。李福认为贡庆有这样一个恶人必得恶报,但贡庆有一直活到七十多岁,财势俱全,人丁兴旺,而且还预知了自己的死期。

很多人以做恶后没立时遭报应,从而对因果报应之理产生疑惑。李福就是这样,他心中也颇为不平,想到阴间看个究竟。就在贡庆有去世的当天,李福也死了来到地府。李福发现贡庆有在阴间居然还受到了礼遇,于是更加愤愤不平,随即将自己的疑惑诉于冥王,冥王命判官打开一簿子看,只见上面记录着贡庆有的生死善恶。冥王说:“他前世做了很多大善事,这世做恶将以前积的德损耗了不少,但还有很多,下一世还将享福,不过没这一世大了。至于他作恶的事,那是还没到要报应的时候。”并告诉李福,说李福前世因为没行善积德,所以这世本应该受苦,但因为这世一心行善积德了,所以衣食无缺,已经不错了,等到再转生就享福了。冥王特意允许李福跟随贡庆有转生,只见贡庆有转生到了一富贵之家中,李福自己则转生到了一中等人家。贡庆有长大后当了县令,仍旧残害百姓,贪赃枉法,陷害良善,他曾酷刑逼供挖去了人的双眼,在另一案子中还剁去了人的双腿。七十岁时暴病而亡。

  李福这一世依旧行善积德,而且开始努力修行,在贡庆有死后,他已经可以元神出窍去阴间一看究竟了。只见贡庆有在阴间受到了审判,簿子记录着贡庆有的福德已经全部享受殆尽,他在当官时挖人双目,剁人双脚这些事已经没有什么福德可以抵偿,必须以身还债,于是被罚转生到一贫苦人家,双目失明,双脚残废,整日在大街上乞讨,苦不堪言。

李福看见了贡庆有这三世果报,更加发奋的修行,希望自己可以早日超脱轮回之苦。由此可见,人的荣华富贵来之不易,都是用辛辛苦苦积的德换来的,如果不知修身行善积德,作恶越大会损德越多,德损没了报应之时也就来临了。天理是绝对公正的,人做了恶怎么可能不偿还呢?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可是真实不虚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素食】用佛学因果来阐述吃素的意义

【佛教素食】用佛学因果来阐述吃素的意义

现代人流行吃素,其最大的理由是吃素可以健康。或许有宗教信仰的人,其理由是慈悲众生,少杀生造业。健康是人人所追求的,现在以佛法和中医的角度,初步探讨生病的原因。有缘者如明了因果后,不造因,也就不必...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传奇 第二章:早慧神童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传奇 第二章:早慧神童

第二章:早慧神童却说耆婆本想拜鸠摩罗炎为师学习佛教,不料鸠摩罗炎竟然跪下向她求婚。耆婆惊慌失措倒退数步道:国师,我有言在先,此生我已献身佛教,誓不嫁人,你快快起身吧,不要逼我!鸠摩罗炎道:公主啊,你...

问茶哪得香如许 唯有赵州禅机来

问茶哪得香如许 唯有赵州禅机来

 河北省向有燕赵大地之称,它所在地域是古老而悠久的。从五千年仰韶文化时期,先商祖先在这里繁衍,这里就成了历史的文明之区。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给后人留下了多少怀古凭吊的遗产;农耕工织,为人类的进步写下...

净土法门法语:风水随着人心转,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

净土法门法语:风水随着人心转,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

1、风水不重要,“境随心转”,要明白这个道理。古人有所谓:天下风水好的地方都被这些和尚、道士占去了。我们听这个话如何感想?圣贤书多读了几部,看法就不一样。大乘教里头佛常常告诉我们,“境随心转”这句话...

女人容易被纠缠的八字 已婚男必看 还不看好你家的媳妇

女人容易被纠缠的八字 已婚男必看 还不看好你家的媳妇

男人都喜欢漂亮的女人,即使是结了婚之后看到美女还是不忘多瞟几眼,这是人的本性,换做女人看到帅气的男人也会多看两眼的。但是有些女人明明长得不怎么好看,却也会招惹来很多的烂桃花。下面就来列一些女人容易被...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五下 九、佛教的南传与北传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五下 九、佛教的南传与北传

五下 九 佛教的南传与北传极力提倡佛教的阿育王,为了要把佛教传播於世界各地,他选派了很多宣教师,组织传教团,分别到世界各国去弘扬佛法。传教团到处,备受当地各阶层人士的欢迎。其中传教最有成绩的,要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