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帝释变迦兰陀竹林缘

帝释变迦兰陀竹林缘

王舍城中住着一位长者,名为瞿沙,虽然拥有无可算计的财富,却因崇奉外道而不信佛法。当时,目连尊者以神通力观察长者,发现他将因邪知邪见而堕入恶道之中受苦,于是心生悲悯,希望以种种方便度化瞿沙长者。

首先,目连尊者请帝释天主将佛陀所在的迦兰陀竹林,变化成拥有各式奇珍异宝及华丽幡盖装饰的巍峨宫殿。宫殿四周悬挂着宝铃,时时飘扬着清亮悦耳的铃声,地上则满布来自天上的美艳花朵。宫中亦备有数不尽的美味佳肴、珍馐百味供养佛陀及僧众。此外,伊罗钵龙王还亲自为佛陀执持幡盖,其他龙王也为比丘们执持各式幡盖;佛的两侧还站着美丽的天女,每位天女都手持精致的扇子为佛搧风。不仅如此,有数不清的护法天神以精湛的歌舞伎乐来供养佛陀。

瞿沙长者经过精舍时,见到如此庄严殊胜的景象,打从心底赞叹,对于受到众人景仰的佛陀,亦生起虔诚的恭敬与信心。于是瞿沙长者来到佛前,祈请世尊慈悲接受应供,佛陀即默然应允。

长者返家后,立即准备了美味可口的斋饭,等待佛陀的到来。不久,佛陀即带领众比丘至长者家中应供,并为其开示种种法要。长者闻佛所说,当下心开意解,即证须陀洹果。

有比丘见到迦兰陀竹林种种不可思议的奇妙变化,以及天、人、龙、鬼神等以香花、幡盖、饮食、伎乐等无上庄严供养,觉得甚是稀有难得,于是向佛请示:「世尊,请问您以何种因缘,才感得如此殊胜的果报?」

佛陀慈悲地为大众开示:「久远劫以前,有佛名为『满愿』。一日,满愿佛带领弟子,四处游行随机教化众生。当他们来到梵摩王国时,国王立刻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并且恭敬地顶礼佛足,祈请佛陀能接受供养。斋僧结束,满愿佛不但为国王开示,并为其授记:『国王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广度众生。』当时的梵摩王就是我,因为供养佛陀及僧众的功德,所以无量世中不堕恶道受苦,天上人间常享快乐,乃至今日成佛,仍有人天供养。」诸比丘闻佛所说,皆信守教诲,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二》

省思

所谓布施供养福无边,供养三宝更是无上的大福田。一念至诚供养三宝,不仅在因地上种下护持佛法、续佛慧命的菩提种子,当下也是在对治我慢、悭贪的习气,福报不可思议。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阿三与寡妇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阿三与寡妇

阿三与寡妇从前有个寡妇,家道贫寒,只生一子,母子相依为命。这年,家中缺粮,靠挖野菜度日。一日,路过蕃茹地,想到六岁儿子两天没进一粒米,见四周无人,便掘了二块蕃茄用围身布兰包好,正待走开,只见光棍阿三...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精神上的得意与轻松,试问还有何物能够取代?当我们在得与失之间徘徊的时候,只要还有选择的权利,那么,我们就应当以自己的心灵是否能得到安宁为原则。只要我们能在得...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经营自己难得的三天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经营自己难得的三天

人生到底有多少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我看人的一生无一例外地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经营好这三天,就经营好了一生。昨天的日子很长,说不清有多少天,但不管有多少天,也不管是受到挫折,还是取得辉...

佛教故事:正法眼藏第三卷之下

佛教故事:正法眼藏第三卷之下

径山大慧禅师宗杲集并著语后学普善庵沙门慧悦校刻风穴和尚示众云夫参学眼目直须大用现前勿自拘于小节设使言前荐得犹是滞壳迷封纵然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汝等诸人应是从前学解明昧两岐如今为汝一时扫却直须个个如师...

放生功德:放生的八大利益

放生功德:放生的八大利益

(一)放生是功德最大的有为善法现在是五浊恶世,一般人福报浅薄、业障深重,比如身体多病、寿命短促、灾难很多,修持佛法有相当的困难,有没有一种方法摆脱这种困境?有!那就是放生。在一切有为善法当中,功德最...

属猴女结婚择吉 关注属相才会更顺利

属猴女结婚择吉 关注属相才会更顺利

很多新人在结婚之前,都会挑选相对比较吉祥的仪式来举办自己的婚礼。但是在挑选节日的时候,很多人往往更加关注新娘和新郎的生辰八字以及居住方位等信息,却很少关注到属相信息,其实属相对于择吉的影响也是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