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对一个人下判断,短暂的相处不能让你了解一个人

且慢下手:别急着对一个人下判断,短暂的相处不能让你了解一个人

大多数的同仁都很兴奋,因为单位里调来一位元新主管,据说是个能人,专门被派来整顿业务。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新主管却毫无作为,每天彬彬有礼进办公室,便躲在里面难得出门。

那些本来紧张得要死的坏分子,现在反而更猖獗了。

他哪里是个能人嘛!根本是个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骗!

四个月过去,一直不被看好的新主管却发威了:

坏分子一律开除,能人则获得晋升。下手之快,断事之准,与此前表现保守的他,简直象是换了个人。

年终聚餐时,新主管在酒过三巡之后致词:

相信大家对我新到任期间的表现,和后来的大刀阔斧,一定感到不解,现在听我说个故事,各位就明白了。

我有位朋友,买了栋带着大院的房子,他一搬进去,就将那院子全面整顿,杂草树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

某日原先的屋主往访,进门大吃一惊地问:“那最名贵的牡丹哪里去了?”

我这位朋友才发现,他竟然把牡丹当草给铲了。

后来他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更是杂乱,他却是按兵不动。

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里成了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

直到暮秋,它才真正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进而大力铲除,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

说到这儿,主管举起杯来敬在座的每一位。

如果这办公室是个花园,你们就都是其间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头开花结果,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才认得出啊!

---------------------

别急着对一个人下判断,短暂的相处不能让你了解一个人,一个错误的判断可能就会让你失去一个好帮手,好朋友。

省思:我们往往会被我们一些固有的认知障碍我们的思维,有时候会凭一时的所知所察,便认定一个人、一件事、物的好与坏。这也就是我们的一个知所之障。

正如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在《世法哲言》第七十七条:

认旧知而为理,睹新见乃为邪,是为所知障犯。恒持所知障,必当渡愚痴,怎入聪明耶,更况智慧乎。

凡是把自己已经拥有的旧知识作为唯一正确的道理、作为真理,而不再吸收新的知识,并且把新来的知识、鉴地视为邪见,即以自己的旧知识为标准,将任何新来的、不符合自己已有知识的东西都拒之门外,并打为歪门邪道的人,这种人就犯了所知障,也就是说,他所知道的知识已经成为他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一个人有了所知障以后,必定会渡入愚痴的境界,甚至可以说已经是一个愚痴的人了,而不可能成为一个聪明人,更不可能说他有智慧。因为聪明是指世间的学说,智慧则是指更高一层的一种无为境界的学说。为什么一个人不应当犯所知障呢? 比如一个人聪明得不得了,一生下地就看书,那么一天读一本书,假使你活上一百岁,一生也只有三万六千本书的知识。但我们这个世界上,难道只有三万六千本书的知识吗? 如果除了三万六千本书的知识以外,还有更多的知识来了,不符合你三万六千本书本上的知识的,你都打为歪门邪道,难道你已经掌握了真理吗? 其实世界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如果仅凭三万六千本书的知识便以为认识了宇宙,实在是荒唐可笑的。所以说,任何人都不应该犯所知障,不应该把所已经懂得的知识拿来作为防护的武器,抵御新来的知识。应该是见到什么知识都学习,最后为实践所鉴定,才能得出以前学到的是真理还是现在才见到了真理,只有这样,人才会聪明,乃至于进入智慧的境界,这是绝对不可更变的真谛。

通过这条,了解到我们不管对人对事对物,都不能以片面的知识与理解来断定人事物的真假对错。应以开放的胸怀,眼光,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一切人事物。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可以利用零散时间闻法吗?

达真堪布:可以利用零散时间闻法吗?

达真堪布:可以利用零散时间闻法吗? 问:我们学修了“闻法方式”,知道了要按照正确的方式来闻法。但是,我们在走路的时候、做家务的时候,以及其他零散的时间里,无法完全按照这些方式来闻法,那么是不是不允许...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招福茶馆的老先生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招福茶馆的老先生

招福茶馆的老先生我们淼镇附近有几个产茶区,来镇上购茶的人也比较多。购茶的人一般有三个去处,一个是镇上的茶叶市场,另一个是镇上的乡镇企业淼镇茶厂,还有一个地方就是招福茶馆。戒嗔没有去过外地,只是听戒烟...

索达吉堪布:太忙怎么行善积功累德-

索达吉堪布:太忙怎么行善积功累德-

索达吉堪布:太忙怎么行善积功累德? 问:是不是要做很多善事才能积累功德,如果太忙没有机会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如果我们没有很多积累功德的机会,但只要能做到经常对众生起慈悲心,对上师三宝起信心和恭敬...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四十五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四十五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四十五集)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经》,请大家看第六品。上次讲到第十九愿、第二十愿,还没讲完,还差一点点,我们先把这段经文...

钟茂森:佛说阿弥陀经大意(第一集)

钟茂森:佛说阿弥陀经大意(第一集)

钟茂森:佛说阿弥陀经大意(第一集) 尊敬的各位菩萨、各位大德,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净土宗的《佛说阿弥陀经》,这部经原文将近有两千字。最近我的爷爷,我把他接到身边一起住,我护持他念佛...

佛教故事: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百兽之王见义勇为 赶走绑匪解救女童

佛教故事: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百兽之王见义勇为 赶走绑匪解救女童

百兽之王见义勇为,赶走绑匪解救女童野生动物专家威廉斯认为,这3头狮子见义勇为的行为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可能是小女孩被鞭打时发出的哭声救了她一命。她的呜咽声可能被狮子们误听成了狮子幼崽的叫声,这就是狮子...